初二下期期末历史在线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2019-2020年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如下图,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语汇出现的频率高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国家政治经济的主题。据统计,以下为1949—1952年各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52年的是( )
A. 严重、困难、开国大典
B. 美帝国主义、中国人民志愿军、土改完成
C. 解放军、西藏和平解放、合作社
D. 改造、“大跃进”、经济建设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C.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
D.1957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都散伙了”是指
A.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土地改革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小李在检索某历史人物时,输入了“千里跃进大别山”“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关键词,他要查找的是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邓.小平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C.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决策是党在下列哪一次会议上提出和制定的: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建构立体的历史时空认知体系对我们学习历史十分重要。新中国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 以下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
B.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C.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
D.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这座城市是
A. 汕头 B. 深圳 C. 珠海 D. 厦门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观察下边示意图并进行判断,描述正确的是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
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
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
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袁隆平获得的称号
A. 海洋维权的模范
B. 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
C. 激励青年勇攀科学高峰的典范
D. 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A.发展重工业 B.“两个一百年”目标
C.“一国两制” D.实行“一五”计划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 )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78年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能够支撑这一结论的有( )
①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②确定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③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B.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共“十六大”——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不包括( )
A.分配制度“大锅饭” B.经营承包责任制
C.企业经营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D.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四个全面”是指(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全面实施“一带一路”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④全面从严治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保持了持续的稳定和繁荣。这主要说明(  )
A. 必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一国两制”方针成功实践
C. 坚持“九二共识”不可动摇
D. 经济特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衣着单调 B.食物丰富讲究营养均衡
C.自驾出游流行 D.上网淘宝购物
20.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根据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图片材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将图片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标志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的是__________。
②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是_________。
③反映国家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力的是________。
(2)任选以上一个政治制度,写出制度名称并简述其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作用。
(3)请你结合亲历者的口述和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亲历者的口述

反映的
历史事件

时间

历史意义

谢邦定:“国旗升到杆顶的那一刻,广场上30万群众再一次沸腾了,震撼人心的呐喊声甚至盖过了隆隆的礼炮声。紧接着毛主席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告,全场又是雷鸣般的欢呼声!”

1949年
10月1日

马国范:“我开了几十年的车,以前开的都是外国车,想不到能开上我们自己造的汽车!昨晚一宿都没睡好觉,就盼着这一天哪!”

1953~1957年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中国人民可以放心了,没有人再会来轰炸我们了,我们可以和平地生活、学习、建设。中国是世界几大核工业国之一。”

20世纪60年代

打破了西方大国核垄断,增强了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国际地位。

张丽华:“直到单位传达精神时,我才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后来老师听说我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过服务工作,激动地拉住我的手说:‘你太幸福了!’这种幸福感,让我兴奋了很长时间。”


十一届
三中全会




21. 综合题 详细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跨过鸭绿江!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1)这首歌与哪场战争有关?战争胜利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2)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材料三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3)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材料四

(4)从材料四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至少写出两条)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其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的什么外交政策?
材料五 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摘自习.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5)根据材料五并联系现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22. 综合题 详细信息
“三农”问题历来都是党和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决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
——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并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2)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在这一时期在农村实行了什么变革?变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6年

112091.3

12363.4

——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从材料三中你得到什么历史信息?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