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2020-2021年高二上半期期末考试历史网上检测无纸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研读以上史料,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晋国内乱,有人建议逃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公元前697年 -公元前628年)趁机回国继承君位,重耳将消息告诉舅舅子犯,舅犯曰:“不可!亡人无亲,信仁以为亲。”
出自《国语·晋语》

(鲁)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30年): 臼季…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
出自《左传》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出自《论语》



A.各国贵族将仁德修养作为任官标准
B.诸侯国普遍推行了仁政的治国思想
C.孔子在前人基础上发展了仁的学说
D.战国时期各国普遍采用了孔子学说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王夫之认为:“未有马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道之可有而且无者多矣。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这一观点
A.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B.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
C.批判了君主专制的体制 D.体现了朴素的唯物思想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图书出版史上的全盛时期。书坊的刻书范围很广,大致可分成“科举应试之书”“日常参考书”“通俗文学作品”三类。书坊主也已具有明确的图书销售意识,常见促销手段有巧立书名、借用序跋、利用插画、化用评点、美化装帧等。由此可见
A.出版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印刷行业呈现出市场化的趋向
C.书坊是政府控制的官营手工业 D.政府鼓励民营手工出版业发展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诗经·小雅·北山》中记载:“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些诗句
①反映了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 ②反映贵族阶层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③体现质朴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④具有浓郁的楚国地特色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严复非常赞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即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基础,又强调“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规律对于人类社会同样起作用,“达尔文曰,物各竞存,最宜者立,动植如是,政教亦如是也。”严复举了澳洲黑人被外来民族所征服的例子,说明无论生物界还是人类,其生存的关键是物种自身的优劣,是物竞天择的规律在起作用。上述材料表明严复宣传进化论旨在
A.奋起变革,救亡图存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托古改制,变法维新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04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亲自撰写《学堂歌》(如图),并制定较为规范的诵读仪式,据此可见他

A.阐明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B.强调了发展教育的价值导向
C.摆脱了儒学正统思想的束缚 D.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为1902~1904年中国译书统计简表。据此分析,当时(  )

A.日本对华文化侵略不断加深
B.“中体西用”的思想遭到彻底否定
C.民主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D.救亡图存的路径发生重大变化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农民成就了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事业,农民做了国民革命的重要工作。”该言论
A.表明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B.肯定了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C.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供了支撑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表了一系列谈话,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史称“北方谈话":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上海等地,深刻地阐发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史称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表明邓.小平
A.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 B.十分关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C.对社会主义本原的认识逐渐成熟 D.意在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6年下半年,我国科技文艺领域出现了多次大讨论,既有戏剧界对“鬼戏"是否是封建迷信的讨论,也有对麻雀是否是“四害(老鼠、麻雀、苍蝇和蚊子)”的讨论。这些讨论
A.表明科技文艺政策亟待确立 B.践行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不利于科技文艺界内部团结 D.反映了“左”倾思想的盛行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2年,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掀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  )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B.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
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D.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欧洲中世纪,世俗工作被视作人类为救赎原罪而进行的一种惩罚,有失绅士身份。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者则支持商人和工匠的努力工作,倡导理性与勤俭,认为工作是为上帝服务,是一种基督教的天职,同神父和其他神职人员一样。上述转变反映出新教
A.全面影响欧洲民众观念习惯 B.鼓励世人对资本的追求和积累
C.肯定了中世纪神学职业独尊 D.强调世俗社会的权力高于教会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位10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
A.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 B.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
C.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 D.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度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00年,43岁的普朗克发表了他划时代的量子假说。但是他想方设法要把量子假说纳入经典物理学理论中去,这些徒劳无益的做法花费了他不少心血。这说明
A.科学研究需要大胆创新 B.量子论难以被人们所理解
C.量子论脱离传统物理学 D.量子论改变了传统时空观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司汤达创作《红与黑》时,以“红与黑”象征其创作背景:“红”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黑”则意指僧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通过自然与质朴的叙事风格鞭挞复辟王朝的黑暗与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贪婪。由此说明
A.小说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B.人们借小说逃避社会现实
C.小说体现了作者浪漫主义情怀 D.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回家的男主人》,描写了一名以为战死沙场的士兵突然回到家中的情景。这幅画用高超的艺术手法、生动的表情展现和深刻的社会问题给予整幅作品完整的灵魂。下列创作理念与之最接近的是

A.“我只画我能看见的” B.“抓住瞬间,成就永恒”
C.“不会幻想怎能作画” D.“都能看懂还要画家干嘛”
17. 详细信息
下图是1983年我国发行的一套纪念邮票——《中国古代文学家》。请你参照该套邮票,推荐我国古代其他类别人物纪念邮票的4位候选人,并简述推荐理由。
18.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高三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分成了群星闪烁、分道扬镳、西学东渐三个步骤,展开研究。
群星闪烁
材料一
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它们是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而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是知识”,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基础,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由教育而来”。
分道扬镳
材料二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西学东渐
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拉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如何发展儒家思想的?它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知识,例举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19. 详细信息
商鞅变法移风易俗,后世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
——《战国策·魏策三》
材料二 商鞅说:“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秦人务实而好利,但这种价值观仅限于个人层面。商鞅在顺应这种价值观的基础上,把它进一步提升为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并以此价值观为基本原则,完成了各项变法改革措施的制定……商鞅之法中,个人私斗是明令禁止的,并且还会受到惩罚;而在战争中勇敢杀敌并取得敌首者,则会受到厚赏。商鞅这一利禄官爵皆出于兵(战争)的政策无疑起到规范人民行为的作用,增强了国家的战斗力。
——摘自邱忠来《商鞅变法与秦文化革新》
材料三 商鞅在风俗方面的革新曾受到一些人的诟病,特别是汉代学者的批评。其中,汉初儒生贾谊的上疏最为有名:“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数。”(《汉书·贾谊传》)他认为改革后,秦国风俗日渐变坏,表现为富裕家庭中的男性成年后就各自分家,穷苦人家的儿子只能入赘到富人家,这就使得儒家所向往的几代同堂、父慈子孝的氛围不复存在。
——摘自张涛《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国民风特点。
(2)材料二中,为提升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商鞅采取了哪些举措改变旧俗的?有什么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贾谊对商鞅变法的态度是什么?并说明其持此态度的主要依据。
20. 详细信息
长期以来对戊戌政变的史料研究存在诸多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袁之为人机诈反复,深知皇上无权,且大变将兴,皇上将不能自保。故虽受皇上不次拔擢之大恩,终不肯为皇上之用。且与贼臣之逆谋,卖主以自保,而大变遂成于其手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二 我对戊戌政变此一事件有惑,且对当时的研究各说也不敢贸然认同,由此重新阅读有关档案(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并以此检视先前各说,得出自己的结论。戊戌政变是一个过程,是由相关的诸多事件组成,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政治权力关系经历了紧张、对立、决裂,最后发展到慈禧太后企图废帝。开懋勤殿,设议政官,即光绪帝企图重用康有为及其党人,引起了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政治对立。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突然回西苑,事起于御史杨崇伊的密折,而密折中最能打动慈禧太后之心的,是伊藤博文次日的觐见。戊戌政变虽未因袁世凯告密而发生,但袁世凯告密的消息到北京,大大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
完成下列任务: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戊戌政变的主要观点。
(3)从史料实证的视角,简评上述材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