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半年期末语文题免费试卷(2019-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qiè)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jiǒng)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cāng)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jìn)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qióng)浆?
C.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chōng)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zhù)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D.于是病人只好用冻伤了的双腿踉踉跄跄(qiàng)地又走了若干公里,一直走到夜宿的营地。他和他们一起睡到第二天早晨。清早起来,他们朝外一看,外面是狂吼怒号(háo)的暴风雪。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瑕及此。
B.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C.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D.他站在一边不走了,嘴里念念有词,不停地抱怨着他们所受的种种苦难——有的是真的,有的是他的幻觉。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B.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C.父亲老实厚道卑躬屈膝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D.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女排在世锦赛的表现,得到了广大球迷的信赖和很多技术专家的肯定。
B.在看了吴敬梓描写范进中举的丑态后,令人捧腹。
C.我们奉劝这位美国政客纠正错误,停止散播“政治病毒”,多做有利于中美合作而不是破坏合作的事。
D.磁湖的渔歌,西塞山的鹭影,东方山的钟声,都让我听得如痴如醉。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B.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
C.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D.“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了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说过。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是张中行。叶圣陶先生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B.“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指平民、老百姓;“待到重阳日”中的“重阳日”是指重阳节又称菊花节。
C.《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
D.《黄河颂》《驿路梨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分别是光未然、彭荆风、普希金。
7.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邓稼先》中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②“浩浩乎!平沙无果,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③也不知道称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④(a)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b)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c)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称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d)“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
⑤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强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⑥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⑦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选文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B.说明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同时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
C.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直接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令人恐惧。
D.结尾处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说明了邓稼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赞扬了他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
【2】第④段的顺序已经打乱,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b a d c B.b a c d C.d c b a D.d b a c
【3】选文中表现出的邓稼先品质,错误的一项是( )
A.随和腼腆 真诚坦白 B.身先士卒 不怕牺牲
C.精忠报国 舍生忘死 D.毫无私心 无私奉献
【4】与选文体现出的主人公的情感最不相似的古诗句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8.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合欢树》,完成下面小题。
合欢树
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跨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儿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盒,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B.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C.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比获奖更重要。
D.“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2】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对此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很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形成对比。
B.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儿子小时候因为母亲太过于表现自己而并不爱母亲,待母亲去世后才幡然醒悟。
C.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
D.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
【3】对本文的语言特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淡雅朴素,娓娓道来 B.闲话家常,一一道来
C.深切隽永,感情真挚 D.华丽辞藻,生动形象
9.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棹数小舟 棹:划船
B.不亦颠乎 颠:通“癫”,疯狂
C.渐激渐深 激:猛烈
D.转转不已 已:停止
【2】对文中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会是突然上涨的河水带着前往的呢?
B.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翻译: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钱款重修寺庙,并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后没有找到。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翻译:照他(老河兵)说的那样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
D.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怎么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C.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D.纷纷坠叶飘香砌。寒声碎,夜寂静。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月华如练,年年今夜,长是人千里。(《御街行》范仲淹)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古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高明所以覆物也,博厚所以载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高明配地,博厚配天,悠久无疆。(《中庸》)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蚊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C.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D.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中高妈劝祥子把钱存入银行或放债,祥子没有接受建议。虎妞让祥子买车“吃车份”、做小买卖的生意,他不屑一顾。
B.祥子开始是“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而后来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这是由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C.《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采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康塞尔手刃了一条凶恶的鳄鱼;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临绝种的虎鲨,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D.《海底两万里》中人物从太平洋出发,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13.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关于《三国演义》,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吕布追赶曹操时,曹操以手遮脸,轻松逃脱;马超紧迫曹操时,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两处描写显示了吕布与马超的不同个性。
B.《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是曹操故意想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胸怀大志,而刘备又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这个情节反映了两个人不同的性格。
C.诸葛亮与周瑜两位军事天才团结协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与这次战役有关。
D.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就是关羽。
14.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原文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②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④____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⑤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⑥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⑦_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15.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请从下列词语“天使 战士 大树 使命 初心”这几个词语中任意选取(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并且情境要求合情合理。(不超过40字)
16.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阅读《习.平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的主旨讲话》节选,按要求做题。
习.平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的主旨讲话
这次疫情突如其来,给世界各国带来严重冲击,夺走数十万人的宝贵生命。在此,我提议,我们为在疫情中的不幸罹难者默哀,向他们的亲人表示慰问。
——面对疫情,中国和非洲经受了严峻考验。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努力,付出巨大代价,控制住国内疫情,但仍面临反弹压力。非洲各国政府和人民众志成城,非洲联盟全力协调,采取有力举措,有效缓解了疫情,成果___________。
——面对疫情,中国和非洲相互声援、并肩战斗。在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刻,非洲送来宝贵支持,我们___________。非洲疫情暴发后,中国率先驰援,同非洲人民坚定站在一起。
——面对疫情,中非双方更加团结,友好互信更加巩固。我愿重申,中方珍视中非传统友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加强中非团结合作的决心绝不会动摇。
(1)文中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四字短语(或成语)。
(2)读了上面的文字后,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一段话。(不超过40字)
17.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作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①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②,随从入蜀。自葭萌③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基精,忠推锋④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⑤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追谥刚侯。
(选自《三国志·蜀书六》,有删改)
(注)①假:临时的,代理的。②委质;归顺,归附。③萌:指葭萌关之战。④推锋:手持兵器冲锋。⑤关、马:指关羽、马超。当时关羽镇守在外。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益州既定
(2)素非关、马之伦也
(3)遂与羽等齐位
(4)是岁,先主为汉中王
【2】翻译句子。
(1)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
(2)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3】文中的黄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8.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只墨水瓶改装的煤油灯
吴佳骏
①小时候,我在村里学堂读书。学堂坐落在一个土丘上,周围除生长看三棵枣树和两株柳树外,看不见更多植物。木条的窗棂,灰尘密布。屋顶的瓦,长满荒草。这是一个缺少色彩的、黯淡的世界。
②但那一抹朝阳般的色彩,被装在一只墨水瓶里,放在老师的讲桌上。它照亮了我的眼睛,温暖了我的童车,每天上课,我的注意力都会被这只瓶子吸引。我喜欢看老师批改作业时的样子,三根指头拈住笔柄,将笔尖朝墨水瓶中沾沾,再在瓶口刮刮,潇洒地在作业本上划下“√”或“×”。老师,自然成了我的偶像——他不但可以判断知识的对错,还能判断心灵的美丑,甚至预测一个人的未来,从老师身上,我看清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③我知道,要成为老师那样的人,不容易。老师是喝过大量墨水的人,文化人都是墨水浸泡出来的。姐姐说,谁墨水喝得越多,文化就越高,人就越聪明。姐姐的话,坚定了我在苦难中的信念——拥有一瓶墨水,学做一个文化人。但我不敢将这个想法告诉父母,他们能养活我们姐弟,并送我们中的一个进学堂,已属不易。
④那是一个黄昏,放学后,教室里空荡荡的。躲在教室门后的我,似一只等待的觅食的老鼠,心跳鼓点般起伏。颤抖着双手,拿走了讲桌上那只墨水瓶。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那瓶墨水转化成我的血液,我成了一位老师。
⑤没想到,我偷回来的这只墨水瓶,会给姐姐精神上制造一场灾难。姐姐比我更加珍视那只瓶子,每晚睡觉前,都要将其捧在手心,端详半天,仿佛她那苍白的青春琴弦上,跳出几个明快的音符。这只墨水瓶,也激活了姐姐炽热的梦想。很多时候,她坐在桌前,望着墨水瓶发呆,还会从我的书包里,抽出一本书来,一边翻阅,一边在纸上写写面画。我知道,姐姐是在用那支简陋的墨水笔描绘她多彩的人生。
⑥父亲看出了姐姐的心思,每天早晨,故意提高嗓门说:“兰兰,你去送弟弟上学吧。”姐姐听父亲这么一说,顿时神采飞扬,宛如一只蝴蝶看见了菜花。但姐姐同样是懂父亲的,即使在送我去上学的路上,她也背个箩筐,割草或捡柴。任何时候,她都没忘记帮助父母支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每次,她只将我送至学堂对面,对自己无法拥有的东西,她从来只存敬畏和仰望。一次不经意地回头,我看见姐姐在目送我走向学堂时,脸上压抑的忧伤。
⑦迫于生活,姐姐嫁给了邻村的一个穷木匠。那只墨水瓶安静地留在我家桌子上。姐姐的出嫁,让我们这个家笼罩上阴影。在学堂、在家里,我满脑子都是姐姐的影子,父亲常站在姐姐离去的路口发愣。一想起姐姐,母亲就忍不住掉泪。姐姐为我们这个家,付出得太多了。
⑧许是为姐姐祈祷,亦或是想重新点燃我们生活的希望,母亲把那只墨水瓶改装成了一盏煤油灯。入夜,母亲将灯芯挑得长长的,桔黄色的火焰,仿佛姐姐如花的笑靥。温暖重又弥漫我们的屋子。父亲伴着灯光,编箩筐;母亲坐在灯下,纳鞋垫;我趴在灯旁,看书写字。
⑨长夜漫漫,灯火煌煌。我独自坐在深夜,把一本本书翻得破损不堪。疲劳时,只要一想到姐姐,想到父母的辛劳,我内心的倔强,又春草般苏醒了。我终于从那盏煤油灯下,走了出来。多年后,我师范毕业,站上了讲台。当看到讲台下孩子们渴求的眼神时,我在想——他们将会把我视作下一个自己吗?
⑩再次见到姐姐时,她已经是一个母亲了。生活的贫困让皱纹过早地爬上了她的脸庞。那一刻,我的心里涌起一股酸楚,姐姐却生活得平静、安详。身后的箩筐一次次压弯她的脊背,姐姐就一次挺起腰板。她不再对一只墨水瓶抱有幻想,在经历过风雨之后的她看来,喝清水也能增加血液的浓度,让人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姐姐正用自己的双手捧起属于她的那盏灯——她的孩子,这足以让她活得有希望和信念,就像母亲改装的那只煤油灯,虽然光源微弱,却足以照亮一个世界。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本文围绕“墨水瓶”讲述的事情。
“我”渴慕并偷得墨水瓶→(1)→(2)→母亲将墨水瓶改装成煤油灯→(3)→(4)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
父亲伴着灯光,编箩筐;母亲坐在灯下,纳鞋垫;我趴在灯旁,看书写字。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⑤段画线句“没想到,我偷回来的这只墨水瓶,会给姐姐精神上制造一场灾难”的理解。
【4】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写出一处即可)
19. 作文 详细信息
根据要求作文。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读懂了母爱的情思,“我爱这土地”是艾青读懂了苦难的告白,“是爱,是暖,是希望”是林徽因读懂了人间四月天的体验,“先忧后乐”是范仲淹读懂了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牛顿读懂了苹果落地的思考……一人一情,一景一物,一事一理,都需要用慧眼去读,用心灵去悟。
请以“我读懂了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立意自定;(3)不许抄袭、套写;(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