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初三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考题同步训练(河北省保定市)

1. 详细信息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3)深山大川印下了行经者的足迹。宋濂“行深山巨谷中”时,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东阳马生序》),但恶劣的环境未能阻挡他求学的步伐;吴均“从流飘荡”于富春江上时,极目远眺,只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此种风停烟散,天山一色,清新而壮阔的景象令他流连忘返。
2. 详细信息
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沙漠中的绿洲能让长途跋涉的旅者得到难得的休憩(______)。
(2)透过古老的窗棂(______),听一曲悠扬古筝,细品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深邃悠远,一丝雅气油然而生。
(3)读书犹如徜徉于__________(hào hàn)的大海,置身其间,知学无止境。
(4)他想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一个时薪高一点的工作,以缓解经济_________(jié jū)的状态。
3. 详细信息
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1)图片一、图片二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答: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2)图片三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片四中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详细信息
下面是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乡村振兴之路”活动中调查“村民认为家乡变化最大的方面”的统计数据,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5.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各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出猎的壮观场面,表现出词人踌躇满志的英雄气概。
B. 由“为报倾城随太守”可知,词人是为了报答太守而随其出城打猎的,侧面表现了太守的仗义和词人的知恩图报的品质。
C. 本词先写出城射猎,继而由射猎过渡到演武,最后写挽弓“射天狼”,一个“狂生”形象跃然纸上。
D. 本词融写景、叙事、言志、用典于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词人的胸襟见识。
【2】下阕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有罪,亡归。及沛公①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身长大,肥白如瓠②,时王陵见而怪其美士,乃言沛公,故勿斩。遂从西入武关,至咸阳。沛公立为汉王,入汉中,还定三秦。陈馀击走常山王张耳,耳归汉,汉乃以张苍为常山守。从淮阴候击赵,苍得陈馀。赵地已平,汉王以苍为代相,备边寇。已而徙为赵相,相赵王耳。耳卒,相赵王教。复徙相代王。燕王臧荼反,高祖往击之。苍以代相从攻臧荼有功,以六年中封为北平候,食邑千二百户。
①沛公:刘邦,后文中的“汉王”“高祖”是其不同时期的称呼。②瓠(hù):葫芦的一种,其籽为白色。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好书律历 好:_____________
(2)及沛公略地过阳武 及:___________
(3)从淮阴侯击赵 从:____________
(4)耳卒,相赵王敖 卒: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与“高祖往击之”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叔向贺贫》)
B.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
D.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从西入武关,至咸阳。
(2)已而徙为赵相,相赵王耳。
【4】结合文段中张苍的经历,说说张苍免于斩刑后的历任职位。
【5】“苍坐法当斩”,后来为什么又免于死罪,且最终“封为北平侯,食邑千二百户”呢?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7.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地名要让人记得住乡愁
扶青
①地名是“城市的脸,市民的眼”,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永载着市民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洋地名入侵,看起来很“潮”,实则东施效颦,经不起推敲。有媒体曾随机选取全国12座城市240个小区,发现1/5的小区在命名的时候,都含有外国的信息。明明是中国的建筑,与异城风情毫不相干,却硬要冠上什么加州水岸、普罗旺斯等洋名,用意何在呢?其实取洋名的风气大部分是从小区兴起的,一提到浪漫,言必称“巴黎”,想宣称时尚,就缀上“纽约”,甚至建筑本身也大搞欧美风,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应该说,这里面存在商业炒作的成分,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借鉴、可使用的元素很多,一些开发商滥用洋地名,实则是缺乏文化自信、价值观混乱的表现。
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取地名的方式值得反思。比如地名雷同、缺乏特色,很多城市都有解放路、人民路、花园路,甚至用一、二、三、四这样的数字简单命名。这样的方式也许便于管理,但未免有些千篇一律。相形之下,许多保有历史含义的命名,譬如北京的王府井、南京的乌衣巷、重庆的打铜街等,不仅识别度高,也别有韵味。还有就是,一些地方存在随意改名的现象,特别是随着行政区域的调整,为了表示是新地名,或者为了扩大影响,故意将专名更换。有统计称,近30年时间里大约有6万个乡镇名字和40万个村名被弃用。这样的方式,对个人和社会而言都有割断历史的危险,等到以后想要恢复古地名,大众往往又不知其所以然了。其反映的是,一些地方没有意识到地名是历史的宝贵遗产,从内心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体认。
③地名并非一个枯燥的名称,而是代表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刻度,存在历史、文化、社会、民族等多方面的意义。比如,提起荆州,人们会想起三国故事;谈及西安案板街,就会让人梦回唐朝;说起绍兴,人们马上指出是鲁迅故乡。这说明,地名从来不是空荡荡的概念,它和当地气候风俗、经济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让人们有了身份认同感,当我们问起“你是哪里人”时,不仅是在询问地城籍贯,更是在询问一种情感归属。现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强,地城归属感看似削弱了,然而对家乡有认同感的人,依然会大大方方地说出自己的籍贯。这正是文化基因的力量。从维系市、县、乡、村的感情,到建立对某省人的认同,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这其中蕴含着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具体在地名上,也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一个地名不仅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还要让人记得住乡愁、挂得住乡情。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地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市民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是“城市的脸,市民的眼”。
B. 一些开发商为了能让小区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在为小区起名时滥用洋地名,这其实是缺乏文化自信、价值观混乱的表现。
C. 北京的王府井、南京的乌衣巷、重庆的打铜街等,不仅识别度高,也别有韵味。
D. 地名并非一个枯燥的名称,而是代表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刻度,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让人们有了身份认同感。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第③段中加点的“这正是文化基因的力量”的“这”指的是什么?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8. 详细信息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各题。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理想主义的旗帜和人生的教科书。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揭露和批判是许多名著共同的主题。请概括《水浒传》一书揭露的内容和批判的对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照相的故事
许震
回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姑姑的一双儿女都会照相,一个在陈集公社开照相馆,一个在高集公社开门市。那时候,能开照相馆的可不是等闲之辈。相片在当时是个稀罕物,能照个全家福的绝对是小康人家。
表哥表姐到我家走亲戚的时候,常常带着照相机,借看望我父母的机会,顺便给姥娘门上的亲朋好友照个相。红布一蒙,黑里透红,站好别动,一分钟就成。表哥表姐把自己的头盖在红布里,调好照相机,然后再把头从红布里抽出来,右手扬起,左手握住气棒一类的东西,说道:“往这里看!靠左一点,向右一点,收住下巴,抬抬头,笑一笑!”随着“滋”的一声响,人像定格,照片就照好了。
我家不算大的院子仿佛成了集市,村里的男男女女常常在这个时候到我家串门,有照相的,有看照相的,有赠茶水、嗑瓜子的,也有不少借机相亲的。我父母拿出瓜子、糖果和茶水招待他们,他们喝着茶水,嗑着瓜子,聊着天,有说有笑。母亲从里帘屋内进进出出,一会儿去端糖果,一会儿去倒茶水。平时脾气暴躁的父亲见谁几乎都要打招呼,给人家敬烟,让人家进屋喝茶水或者嗑瓜子,跟人家说中午或者晚上别走了,有现成的肴盅,坐下来一些喝酒。这些来的村人,有的摆摆手,说一声。“大爷爷,您快去忙吧,我们照个相就走!”
家里所有供村人享用的糖果和瓜子,包括烟酒,都是平时我父母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们自己不吃不喝,也不让我们这些儿女吃喝。母亲私下对父亲说:“你和孩子对这些烟呀酒呀糖果瓜子呀,连个牙印都没有沾过,省了一年的东西都让这些串门的和外甥外甥女吃了,我心疼得很呀!”父亲却说:“咱家四五个跟牛犊子一样的男孩子眼看着一个个长起来了,有人能进咱家的门就是咱家的福气。”
能给儿子个个讨上媳妇,是我父母最大的心愿。可在1979年,我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老人家至死也没有看到儿子个个找到媳妇,更没有与后来都有老婆孩子的儿子们照上一张全家福。
因为对照相有着神圣和美好的记忆,我军校一毕业,就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款傻瓜相机。拿到相机,我如获至宝,轻易不示人,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从箱子里翻出来,一遍又一遍地把玩。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多。后来,认识妻子后,我才买了第一盒胶卷,正式把这款傻瓜相机挎在肩上,记录起我的生活。它几乎成了我外出时形影不离的朋友,在“咔嚓咔嚓”声中,记录了妻子与我从相识、相知到相恋,再到结婚生子的一个个美妙的瞬间。
在这款相机拍摄的所有照片中,有一张照片令我印象最深刻,它是拍摄于山东聊城环城湖上的一张生活照。
1998年的春夏之交,一个难得的好天气。这个上午,妻子没有班,我向单位领导请了假,带上两岁的儿子和七旬的母亲去环城湖上过周末。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我在船头划船,母亲和儿子坐在船中,妻子在船尾注视着他们。船在我的操纵下,时而急驶,时而缓游。母亲的面容慈祥,儿子的样子可爱,妻子挽起长长的秀发,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下船时,妻子立在一旁,母亲探着头、拉着儿子的手正要离船,得空的我连忙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在我看来,照片上的船仿佛是我和妻子组成的小家,母亲照看着我的儿子,而我经常漂泊在船的外面,生活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
自此之后,或许受了我的影响,妻子也爱上照相这一行,从我那台傻瓜相机开始,到2006年的数码相机,再到后来的手机相机,妻子走到哪里拍到哪里,生活在哪里拍到哪里。2018年3月,我与妻子认识二十五周年的那天,我帮她换了一台内存128GB的华为手机。妻子高兴地说:“这么大的内存够我用两年了!”
世事沧桑,时代变迁,照相的故事,见证着不同的时代,记录着不同的人生,诉说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永远的向往和追求。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8月27日,有删改)
【1】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个“照相的故事”?
【2】从描写的角度,贯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平时脾气暴躁的父亲见谁几乎都要打招呼,给人家敬烟,让人家进屋喝茶水或者嗑瓜子,跟人家说中午或者晚上别走了,有现成的肴盅,坐下来一些喝酒。
(2)母亲的面容慈祥,儿子的样子可爱,妻子挽起长长的秀发,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
【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有什么好处?
【4】“我”的父母是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10.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守望是海子心中那座面朝大海的房子,是舒婷视线里那条被雾打湿两翼的双桅船,是徐志摩康桥边那段彩如似的梦,是汪国真所向往的大漠、森林、崇山峻岭……其实守望很简单,它是一种感受。
请以“守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