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初一下半期期中语文在线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河南省洛阳市东方第二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湖泊/淡泊 荫蔽/荫庇 金锭/皮开肉绽
B.拗断/拗口 搓捻/熟稔 浑厚/混水摸鱼
C.晕车/黄晕 逃窜/蹿红 侍候/伺机而动
D.贫瘠/脊梁 伫立/贮藏 救济/人才济济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奥秘 必需品 翻来复去 截然不同
B.诀别 订书机 谈笑风生 晃然大悟
C.分岐 入场券 饱经沧桑 风流倜傥
D.脉搏 明信片 川流不息 委曲求全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治理雾霾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特效药,不可能一招制敌,一蹴而就。
B.“一带一路”把40多亿人联结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C.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D.中国的园林讲究生机勃勃,追求形神兼备、气韵流畅,要有活泼的韵致。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生命也不可重复,你只有一个人生。
②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我不相信他会对其他生命负责。
③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你。
④所以一个人根本的责任就是要对你唯一一次的人生负责。
A. ②③①④ B. ③①④② C. ③②①④ D. ①③④②
5.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课文默写。
(1)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
(3)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菊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描写出江面开阔、江水浩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子认为,求“仁”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6.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下列小题。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 (1) ;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2) 。
【2】《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7.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缺乏新意是传统节日不受年轻人青睐的原因之一。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中国人,什么时候都有吃的,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似乎一下子失去了以往的魅力。在传统节日保护方面,我们应该有与时俱进的观念。我们如果不重视自己的文化,不形成独特的纪念风格,不赋予其新时期新内涵,一些好的、民族的、传统的东西就会慢慢消失,直至消亡。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内容。
(2)你所在的七(1)班准备以班委会的名义邀请校团委张老师,于11月20日下午2:00在学校礼堂开一场关于“传统节日中的中华文化”的讲座。如果派你去邀请,你该怎么说?
8.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那青涩,夏的味道
①妖娆的江南夏风微拂,水游动影,绿意成垄,千顷的绿荷在风中摇摆,万顷的茶山叶叶飘香,只听那水浪拍打着堤岸,小桥、人家、幽巷、瓦屋、犁田被丝丝葱绿簇拥着,这古镇流韵,篱笆藤叶,百花的清香,熟果的清馨,轻轻的晕染了江南水乡。那一抹燥热的暖风轻轻吹过树梢,吹熟了一季的绿果,这蛙唱鱼腾,幽水荡舟,荷叶与那芦絮摇舞。霎时,一缕暖阳穿过树林,河水欢唱淌过农庄,流过乡野,流过你的身旁……我看见了,在那不远处田埂的枝头上,青青果子在摇曳,那青涩的味道弥漫着乡村,紫架上的青葡挂满了长廊,一股子芳香飘散融在空气里,这心底便泛起柔柔的暖波,随着夏的味道渐渐渲染。
②走在翠夏的葱茏里,嗅闻那清馨花香的味道,细听雨露敲叶,观那青青垂舞,荷韵弥漫,绿柳轻拂着河水,花蕊里慢慢溢出芬芳的味道,透着荷叶的清凉,一塘的夏水泛绿波。鸭儿成群在水中嬉戏,蝉儿爬上枝头动情弹唱,小城浸满了栀子花树,朵朵花儿争相开放,香气飘散弥漫了小城,如一缕沁心的香风来袭。
③我爱这夏天翠绿青涩的味道,我喜欢爬上浓荫的树窝里黏知了,在绿叶间赏花蕊,听蝉音蛙吟,览一场青虫缠青叶,叶叶拥吻,树树相抱,任凭那鸟儿在头顶盘旋,歌吟着夏日的绿树浓匝,溪流欢跳,聆听那远处的河水奔流,一路欢颜,演奏着动情的音乐。
④我喜欢夏日里迷情的雨丝飞舞,那雨后的清馨散开,青色弥漫着山冈,看那田间水车翻转,滋润了禾苗,绘绿了大山,浇灌了瓜田,将秀丽的江南洗得一尘不染,我喜欢这般热烈,这般浪漫。
⑤我踏上夏日的旅途,寻那迷人的风景,那青叶在山的深处疯长,在庭院的深处缠绵,那玫瑰,蔷薇,丁香,栀子花开的正艳,一阵雨荷飘艳如此动情,染醉了我的心房。
⑥拥进夏日午后的堤埂,那绿色在季节的河流里蔓延,一塘的水草浮萍流过身旁,乡里人摇舟划橹荡绿水,鱼儿跃出了水面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暖风多情吻醉了水乡,这热风旋转充满夏的激情,骄阳中,那乡里人又哼起了动情的小曲。
⑦走进夏日绿色的大山,绿雾缭绕,山道青青,亭阁小榭,郁郁葱葱,山花开满了草丛,雀鸟欢歌,绿色含黛飘舞在山巅,茂密的森林景色怡然,一片夏日勃勃生机。山泉从幽谷里喷泻而出,轻轻地流入小溪,滑入深潭,跳动在轻柔的绿波上,弹奏着夏天的音符,在这大山里演奏着动情的天籁。
⑧站在峰之巅放飞思绪,让我如此纵情,如此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不远处,寺庙里鼓乐齐鸣,无数个虔诚的香客在这里朝拜诵经,翁亭中三五骚客品茶议事,闲谈天下趣闻,尽情描摹着山灵水秀,奇林怪石,曲径通幽,竹海诗韵,翡翠奇峰,远古诗文……这个夏天赋予了大自然那一抹顽强的绿,那绿铺天盖地瞬间浸染了江南的秀山圣水,让人欣喜不已。
⑨我喜欢那青涩里飘散着的一抹,如此动情,如此火热,如此激荡,如此夏天的味道……
【1】文章第①段主要从哪几种感官的角度来写景的?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滋润了禾苗,绘绿了大山,浇灌了瓜田,将秀丽的江南洗得一尘不染,我喜欢这般热烈,这般浪漫。
【3】文章第③④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分别用文中一句话概括。
【4】作者为什么喜欢夏日青涩的味道?
9.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和树
①记得母亲最爱说的话就是,人呀,活成树就好了。母亲总爱拿树说人论事,在母亲的眼里,树是那么神奇,神奇到我们都应该当神灵般供奉着。
②我家茅坑边有棵杨树,打我记事起就很粗很高大了。它浑身似乎憋着使不完的劲儿,猛长,身上的皮儿都爆裂开了。我想,是它心里的热情太高长得太快、太快了,以至于皮儿赶不上里面的生长速度。
③一次,母亲拍着杨树说话了。“这树呀,它肯定在寻思:把我栽到哪儿是人的事,长得好坏是我自个儿的事。人呀,都像树就好了。”见我满脸不解,母亲又说了:“你看,又不是栽在大门口,没人看没人理,还长得这么粗。这要是人,还不得憋屈死了?你不懂,大了就懂了。”茅坑边的一棵臭树,也值得夸赞?我还是不解。
④院子里有两棵树,也不知是谁在两棵树间绷了根粗铁丝,铁丝上穿满一节一节的竹筒,是用来晾晒衣服被褥的。母亲也经常说到院子里这两棵树,说时满脸都是敬畏。“树就是皮实,铁丝勒得那么深,树汁流过就流过,继续长——皮实到摆脱不了铁丝越来越深的伤害照样长。搁在人身上,还不得破罐子破摔了?”
⑤记得看《士兵突击》那会儿,媒体对许三多好评如潮,说他身上有可贵的精神,那就是不放弃。母亲的评论很简单很明了,“像咱屋的树,不记疤只顾自家长”。
⑥母亲常指着门口那棵歪脖子树说我,在轻轻的数落声中,我童年的斑斑劣迹就穿越岁月清晰起来。
⑦小时候,我一放学,就如百米赛跑般飞到家门口,书包一扔,从台阶往上一跳攀住了树枝,而后挪离台阶,就荡起秋千。当然是和对门的胖妞比赛了,她家的树本身就没我家的高大,站在地上,一抬手,就攀住树枝,荡起来自然没气势。
⑧时间一长,被母亲发现,自然挨骂了,可我还是不放过那棵树,照旧荡,越荡越高。母亲也就无可奈何了,“这孩子!……”懒得再搭理我。时间长了,先是那一枝斜下来,后来,整棵树看起来也歪了。
⑨1990年高考失利,我曾经一度很颓废,整天窝在家里羞于出门。母亲再次说起门口的树:“树的性子多强,压弯了,就弯长了;弄断了,从旁边再长。树不知道它遇上啥,遇上啥它都要长。”
⑩母亲还说起邻家婆婆,说她凄惶的境遇,说她就是像树一样的人。儿子不到30岁死了,儿媳改嫁了,撇下不到2岁的孙子;孙子好不容易拉扯到了18岁,争气得要去上大学了,出去玩玩放松一下,下水,就再也没有上来。多少年了,邻家婆婆现在精神不也很好?她是想通了,命里注定没人陪她,就得自家好好活。这人呀,谁不知道自家会碰上啥事情,碰上了,就得熬过去……
⑪母亲总爱拿树说事,慢慢地,我也学会了看着树思考。在母亲已经去世的今天,我依旧喜欢用树的方式诠释人世。
⑫如果说,叶是树的子女,年年岁岁,成千上万的叶儿,一季飘落,归于尘土。岁岁年年,叶儿绿了,又枯了……一世的别离,我们尚且难以忍受,树的心里,怎能不填满了伤痛?
⑬母亲离去了,纵然我的心里悲伤万分,也得好好生活下去。因为举目四望,到处可见树的身影,每一棵树下,都站着我的母亲……
【1】请说说第⑦、⑧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请根据句后括号的提示,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⑴小时候,我一放学,就如百米赛跑般飞到家门口,书包一扔,从台阶往上一跳攀住了树枝,而后挪离台阶,就荡起秋千。(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⑵如果说,叶是树的子女,年年岁岁,成千上万的叶儿,一季飘落,归于尘土。(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3】结合本文内容,说出你对第⒀段划线句子深层含义的理解。
因为举目四望,到处可见树的身影,每一棵树下,都站着我的母亲……
10.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论语》十二章选段,回答问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吾日三省/吾身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择其/善者而从之
【2】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字。
⑴传不习乎
⑵不逾矩
⑶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⑷三军可夺帅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⑵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选择其中一章,联系生活实际谈其现实意义。
11.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人取“子规啼”入诗,有什么用意?
【2】诗中写到“明月”,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2. 作文 详细信息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可能都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成长的烦恼、失败的教训,也可能对童年发生的趣事记忆犹新,请以《成长中的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联系自己生活,抒写真情实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等。
13. 作文 详细信息
请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要求:(1)联系自己生活,抒写真情实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