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考试语文考试(北京市东城区)

1.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般认为,“创造性”概念起源于西方基督教文化。最早的西方创造性观念是《圣经》中的创世记述。在基督教传统中,创造性专属于神。人没有能力创造新东西。根据《旧约》中关于神的创世记述,圣奥古斯丁发展出一种为后世所有基督教神学家所遵从的教义,即神不是从一种业已存在的质料中而是从无中创造了世界。从无中创造是专属于神的特权,根据已有材料产生作品的人类艺术家远远不能与神性创造者相提并论。
现代的“创造性”概念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从那时起,创造开始被视为源于个人的能力,而不是神。但这一转变是逐渐进行的,直到启蒙运动时期才变得明显起来。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艺术家和诗人的成就开始受到更广泛的赞美,人们将“神性”与但丁和米开朗琪罗等人联系起来。但是说诗人(更不要说艺术家)在创造,这种讲法仍然罕见和异常。17世纪时,波兰诗人兼诗歌理论家沙比斯基开始谈到诗人的“创新”,可以说是第一次使用“创新”一词的人,不过,他还是把创造性视为诗歌独享的特权,认为其他艺术都只是在模仿和复制。关于我们现在所谓的“创造性”,西方思想中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18世纪。诗歌、音乐和视觉艺术第一次被归于美的艺术,美的艺术成为一门新学科,浪漫主义运动将艺术家的位置擢升到其他所有人之上。艺术家不再受理性或规则的指导,而是由感受与情绪、直觉与想象来支配。艺术家产生新颖的、原创性的东西,达到最高成就的艺术家是一位天才。然而,在18世纪的法国,创造性的观念遇到阻力。人们认为人类的心灵不能创作,它所产生出来的东西都带有其原型的烙印。
到了19世纪,“创造性”的概念才有了前所未有的彻底转变。从无中生有的要求被放弃了。创造性变成了新事物的制作,而不是从无中做出东西来。虽然并非每一种新颖性都称得上是创造性,但创造性最终是靠新颖性加以界定的。创造性进入了艺术语言,不仅如此,它也成为艺术的专有属性。“创造者”变得与“艺术家”同义,就如同过去“创造者”和“上帝”是同义词一样。到了20世纪,“创造性”一词开始被用于艺术以外的其他人类活动领域。
创造性概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这个概念反映了人类关于认识中的规则与自由的看法,更因为它是不断发展的、因时而异的和与文化相关的。时下,培养创造力的书籍和手册铺天盖地,研究创新机制、创新方法是最时髦、最来钱的课题之一,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国策。如此强调“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现象,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它的种子在中世纪晚期现代性形成之初就已经埋下了。现代性的倡导者们竭力主张现代优于古代,强调抛弃传统,以把人类提升得更高。
(摘编自《文汇报》张卜天《“创造性”概念的历史》)
【1】与“创造性”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创造性”概念起源于西方基督教文化,这种文化认为神能从无中生有。
B. 到了17世纪,与“创造性”类似的词语才在欧洲出现,且仅适用于艺术。
C. 18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运动大大提升了“创造性”在艺术领域的影响力。
D. 到了20世纪,人们才开始承认人类的一切活动领域都是有“创造性”的。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介绍了“创造性”一词出现的文化背景,为揭示人们在认识层面艰难摆脱“从无中生有”的束缚作铺垫。
B. 第二段主要讲“创新”一词出现时的特定背景和特定含义,让读者感受到当时人们对艺术家的关注与敬重。
C. 第三段紧承第二段,虽略写“创造性”适用对象的延展,但仍让人感觉到人们更新观念的迟缓,为后文作铺垫。
D. 第四段介绍了“创造性”在当下的特点和意义,肯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国策,但也流露出一些焦虑。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18世纪的法国,创造性的观念遇到阻力,其深层的原因还是人们认为“创造”就要“无中生有”。
B. “创造性”概念是不断发展的、因时而异的和与文化相关的,就是这些特点让它的意义非同寻常。
C. 随着历史向前推进,“创造性’’这一词语的适用范围由小变大,以至于能适用于人类的所有活动。
D. “创造性”一词的演化历史,总体上体现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变化,也体现着对自身地位的提升。
2. 详细信息
移动阅读
《2011年中国人移动阅读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国人共进行了9亿分钟(相当于17个世纪)、6亿次移动阅读。上班路上成为移动阅读的高峰期,其次人们也喜欢在床上、沙发上、洗手间、下班路上阅读。
移动阅读是什么?移动阅读是指人们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如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阅读的内容包括数字化的书籍、报刊杂志,也包括博客微博、视频等。
谈到移动阅读,不得不提手机报。自从2004年7月中国首份手机报诞生以来,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它多方的优势满足了信息时代受众在“碎片化时间”中阅读的习惯,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得到认可和追捧。
但是,基于2.5G网络的手机报只能看做是移动阅读的“前世”。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阅读必将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阅读内容单一的手机报,在电纸书、智能平板、PSP等具有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上阅读成为潮流所向。这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使得随时随地可读、海量信息聚集、声像图文并茂成为可能。移动阅读时代到来了。
移动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目前,移动阅读可以分为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和阅读客户端两大类。电纸书可以阅读PDF、TXT等大部分格式的电子书,一些电子阅读器的电子墨水技术使得辐射能耗低、不伤眼睛、效果逼真,阅读时好像玻璃下压着一本纸质书一样。而阅读客户端是通过阅读应用软件向读者推送电子书,用户可以下载或在线阅读。
历史上,人们常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藏书多,存放时可堆砌至屋顶,运书时让牛也出汗。然而在移动阅读时代,书房将不再“汗牛充栋”,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存储成千上万本书籍,并把他们放入口袋中随身携带,这种方式使得阅读“飘”了起来。
同时,阅读器或阅读软件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深度。读到精彩处,兴起时,轻点按钮,用微博等移动社交工具和他人分享阅读心得。这样,通过小小的阅读终端,便能以书会友。
《新民晚报》总编辑、上海市记协副主席陈保平在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演讲时说:“移动阅读将成为未来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CNNIC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另据易观国际报告,手机阅读已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高频率使用的应用之一,每天阅读一次及以上的用户占比45%。
然而,海量信息是把双刃剑,带来丰富选择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移动阅读让人们买的书越来越多,加上阅读器上从一本书切换到另一本书的功能很方便,使得读者更难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并且,在公交、地铁等嘈杂的环境中阅读,知识的吸收难免会大打折扣。因此陈保平也提出:这种碎片化的“浅阅读”是否会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有负面影响,这也是人类每次拥抱新技术的同时,值得警醒的地方。
【1】下列表述不能支持“移动阅读被称为‘碎片化阅读’”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A. 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业余时间呈“碎片化”形态,在这样的时间里很难长时间地连续阅读。
B. 人们通过移动阅读很难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甚至难以读完一篇并不长的文章。
C. 人们通过这种阅读所接受的信息完全是零碎的,而零碎的信息对人的教益是断章取义的、不完整的,有害无益。
D. 这种阅读是浅阅读,阅读的结果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正所谓开“卷”未必有益。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技术的移动阅读会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B. “移动阅读”随着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的趋势给人们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更大的阅读量,必将替代传统阅读。
C. 一些电子阅读器因为采用了电子墨水技术,使这类移动阅读没有辐射,不伤眼睛,效果逼真而被广泛应用。
D. “移动阅读”是人们利用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最早得到认可和追捧。
【3】移动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请归纳。
3.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元青花瓷的创烧成功是传统制瓷业由素瓷向彩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给景德镇的制瓷工业带来空前的繁荣,为景德镇成为中国瓷都奠定了基础。
青花瓷青白相间的色彩体系蕴含了一种传统审美的意趣。在古代,受道家朴素主义色彩观的影响,素色契合了大众的心理,而青花瓷是一个从素色到彩色过渡的瓷器品种,它以青白二色的协调处理让这一过渡变得温和而不至于过激。在青白之间,有一种宁静之感:白色的纯洁如皑皑白雪,给人无限遐思;而青色则让人的灵魂超逸。这种审美意趣,使青花瓷的色彩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简净雅逸之气。青花中的白色不是苍白,这种色彩是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成,所以这种白色有一种白里泛青如玉般莹润的色泽;青花中的青色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加入铬、锰、铜等元素调配而成的,蓝得深邃、沉静。
历史上,有不少优秀的青花瓷作品通过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将青花雅逸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是乾隆官窑摹古创新的珍品器物。它在参照传统抱月瓶器型制作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创新,整体造型端庄隽秀,束口圆腹,张弛有度。瓶口为蒜头式样,上绘青花缠枝莲纹;腹部前后台面以青花卷草纹饰钩边,并将豆青釉填于其中。主体画面大量留白,打破了官窑青花“布局繁密”的陈规,彰显了画面的肃穆之感。从整体来看,它在青白相间的色彩空间里展现了艺术家独有的东方神韵,青花画面透出的那种淡淡的禅意,使人顿感幽雅清逸的仙风道骨之美。
(取材于应海燕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元代之前,中国的传统制瓷业以烧制素瓷为主
B. 青花瓷的青白二色协调温和,具有简净雅逸之美
C. 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表现青花瓷之美
D. 官窑青花瓷的主体画面布局繁密,彰显肃穆之感
【2】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契合: “契”读作qiè 意思是“符合”
B. 皑皑白雪:“皑”读作ái 意思是“洁白”
C. 无限遐思:“遐”读作xiá 意思是“空闲”
D. 隽秀: “隽”读作juàn 意思是“清秀”
4.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陈庭学记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川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跨马行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杨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余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余甚自愧。方余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余齿已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余,余将不一愧而已也。
(作者:宋濂)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嗜奇之士恨焉 恨:痛恨
B. 于是其诗益工 工:擅长
C. 会余于京师 会:适逢
D. 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 逮:及至
【2】选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诸葛武侯之所居 赋咏歌呼之所
B. 则以告余 农人告余以春及
C. 非材有文者 荆州之民附操者
D. 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 吾尝跂而望矣
【3】请选出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
A. 则以告余 竖子不足与谋
B. 成都,川蜀之要地 刘备,天下枭雄
C. 会余于京师 而今安在哉
D. 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其难至如此 通往四川的道路就是这样难以到达。
B. 既览必发为诗 既经游览,就必定写诗抒发感受。
C. 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
D. 余将不一愧而已也 我将不仅仅因为庭学曾经游历川蜀这一点而惭愧了。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本文为送别陈庭学作序,并未开门见山,而是远远地从“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落笔,构思精妙。
B. 文中作者看似对蜀地山水大加赞赏,实则意在表明自己未趁年轻游览蜀地,生平游历不广的遗憾之意。
C. 从此文来看,作者对陈庭学诗歌创作中存在的某些偏差似乎有所认识,并希望有所提醒和纠正。
D. 本文体现了一个长者对后辈语重心长的启发,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和盛气凌人的口吻,而是娓娓道来,恳切诚挚。
【6】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跨 马 行 篁 竹 间 山 高 者 累 旬 日 不 见 其 巅 际 临 上 而 俯 视 绝 壑 万 仞 杳 莫 测 其 所 穷 肝 胆 为 之 掉 栗 水 行 则 江 石 悍 利 波 恶 涡 诡 舟 一 失 势 尺 寸 辄 糜 碎 土 沉 下 饱 鱼 鳖
【7】请结合文本,谈谈作者是如何看待文学创作与游历山水之间的关系的。
5.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①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②,曲尽河星稀③。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④。
【注解】①斛斯山人:复姓斛斯的隐士。 ②松风:古琴曲,即《风入松曲》,此处也有歌声随风而入松林的意思。 ③河星稀:银河中星光稀微,指夜已深。 ④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心,不谋虚名蝇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首两句中的“暮”和“归”两字表明,直到天色已晚,诗人这才踏上归途。
B. 三四句意思是说,诗人看到青翠的山岭被夜色笼罩,油然而生苍茫寥廓之感。
C. “美酒聊共挥”一句描绘出宾主欢言笑谈、畅饮畅聊的欢乐的场景。
D. 最后几句意思是说,主客在欢言挥酒、长歌曲尽之下,不知不觉就到夜深了。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就体裁而言,“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格律诗的特点。
B.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两句中,“入”和“拂”两字赋景物以人的情态。
C.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运用了白描手法,显示出诗人与主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D.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探访友人的琐事人情,但却依然表现出李白诗歌朗俊豪爽的风格。
【3】从全诗来看,令诗人“陶然”的原因有哪些?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6.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甲: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乙:(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4)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6)雁过也,正伤心,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7.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梅花一进院,见人都穿着孝衣,就直奔了灵堂,跪在夏天礼的灵床前哭得呼天抢地,谁都拉不起来。麻巧在院子里说:“活着多给端一碗热饭,也抵得死了这么哭!”四婶赶忙捂她的嘴,说:“你三叔没个女儿,有媳妇这么哭也就够了。”就又对旁边人说:“不要拉,让她哭吧,难得今日这般伤心。”大家就不再劝梅花。
梅花的哭声拉得特别长,哭得人人都掉眼泪。哭着哭着,人们听梅花的哭声中的话有些不对,她哭的是:“爹呀,你咋这么早就走啦,你死的不是时候呀,你儿刚刚出了事你就走啦?!啊,啊啊,这个家完了,全完了,害你儿的人你咋不死啊,爹啊!”
上善就对夏天义说:“二叔,梅花咋哭得不对啦?”夏天义说:“哭话有啥正经的,派出所那边有啥消息?”上善说:“现场他们去过了,也找了些人作了了解,别的情况我还不知道。梅花刚才哭说谁害雷庆,谁害雷庆了?”夏天义就说:“我也觉怪怪的,她是跟雷庆出车的,她回来了,雷庆咋没回来?”
上善就到灵堂后去拉梅花,说:“甭哭啦,梅花,老人已经死了,再哭也哭不活的,你是惟一的儿媳,啥事还要你管的,你起来,我有话要问你的。”梅花就不哭了。四婶忙将孝衣帮她穿了,跟上善到了卧屋,夏天义和夏天智在里边坐着。梅花说:“二伯四叔,我爹咋就死了?”夏天智说了事情经过,梅花说:“我爹贩银元,一个糖也不见给孩子们买一颗,谁知道竟要了他的命!你们报案了没,他不能这么白白就死了?”夏天智说:“案是报了,可要想把凶手寻到,我看是难哩!到底是先等派出所破案呢,还是让阴阳先生看个日子下葬,我们等你和雷庆的,雷庆咋没回来?”梅花就又哭起来。
夏天义说:“还哭呀,总不是雷庆那里出车祸吧,你是跟了车的,你不是好好的吗?”梅花才说:“不是车祸,是早上拉了客去省城,公司路风检查队把车拦了检查;我知道公司有了检查队,可跑了几趟车却没遇到过,我只说今日总不该就碰上吧,偏偏绳从细处断,就碰上了。查出六人没有车票,问那些人为什么不买票,他们说买了没给票,检查队就说雷庆顶风违纪,当时就扣了车,让别人把那辆车开往省城,我和雷庆被带回了公司。”
夏天智夏天义和上善都吃了一惊,一时哑口无声。梅花说:“这个家是完了,这个家是完了。”夏天义粗声喘气,猛地在茶几上捶了一拳,茶几上的一只搪瓷缸子就掉下来,在地上弹了三下,滚到了梅花脚前。梅花把搪瓷缸子拾了起来。夏天智忙拉了拉夏天义的衣襟,夏天义强忍了愤怒,说:“你在车上卖票啦?你凭啥在车上卖票?车是国家的,你收了钱不给人家撕票?!家有贤妻,丈夫在外不遭横事,像你这样,雷庆不出事才怪哩!”梅花呜呜地又哭。
夏天智说:“这阵训她有什么用,屎越搅越臭的……那雷庆就不得回来啦?”夏天义说:“这都是些啥事么!天礼我不知说过多少回,他不听,落到了这一步,雷庆又是这样,这咋给人说呀!以我看,案子破不破,也不指望人家破了,即便破了,人是不能生还,事情抖出来还不嫌丢人?雷庆我估计一时也回不来,他回来不回来也罢,咱们几个拿了主意,选个日子把人埋了,葬事也不必太大,从快从简。”梅花说:“那雷庆就没人管了?”夏天义说:“我真想扇你耳光哩,啥时候了还顾及上管他,让他好好给人家检讨着,等着处分吧!”说毕,扑扑腾腾吸黑卷烟。
一根黑卷烟吸完了,夏天义说:“天智你说呢?”夏天智说:“你说得对,派出所能破了案那当然好,但我看,以他们的人力和财力不可能出远路去调查的,那咱也就不要再去追究,也不要太声张,尽快安葬,入土为安。雷庆的事除了咱这几个人和赵家富,不得再给外透口。梅花你记住了么?”梅花说:“记住了。”夏天智说:“咱现在上上下下把事情做妥,牙掉了往肚里咽,有了苦不要对人说!上善你在这儿主管着事,我去找赵家富,给赵家富说个软话,请他连夜去公司,能给雷庆说上情就说,说不上也可以了解公司处理的意见。就是要开除他、法办他,也得争取能回来埋葬他爹吧。赵家富去公司要是没顺车,就让夏雨把君亭的摩托骑上送赵家富。梅花你先拿出五千元交给上善,让上善统一安排。”梅花说:“五千元呀?!”夏天义又火了,说:“五千元你拿不出来啊?不说雷庆的工资高,光你收那些黑车票钱又有多少?到啥时候了你还是钱,钱,你没见钱把你这一家害成哈样了?!”
(节选自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
【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
【2】第三段画线的句子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多次写“哭”,联系上下文,谈谈加点的两处“哭”各体现了“梅花”怎样的心理。
①跪在夏天礼的灵床前哭得呼天抢地。
②梅花呜呜地又哭。
【4】有评论认为,贾平凹的小说《秦腔》采用了典型的“红楼笔法”,刻画人物打破了非“好人”即“坏人”的“一元模式”,你是否同意?试从选文中找一例加以分析。
8.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引起你什么感悟或思考?围绕材料按照要求拟写作文。
有人养了一只美丽的鹦鹉,它近来常常咳嗽,而且声音浑浊难听,喉咙里好像塞满了痰。这人忍无可忍,最终决走带它去治疗,不料检查结果是,鹦鹉完全健康。原来是主人因为抽烟,经常咳嗽,这只鹦鹉只是在模仿主人的声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