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二10月月考免费试卷(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
A.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B. 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C. 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具体科学是研究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的科学
D. 哲学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分,各门具体科学则没有这种区分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古人看来,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后汉书·五行志》述:在上天所显示的各种异象中,以日食最为严重,即所谓“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上述观点属于( )
A. 客观唯心主义 B.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C. 主观唯心主义 D.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将其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相区别。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是
A. 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B.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C. 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拔苗助长”,事与愿违;“疱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两则寓言故事在哲学上启示我们
A. 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B. 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C.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D. 积极改造规律,造福人类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这一观点( )
①承认了世界是运动的
②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③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
④ 认为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
A. 具体的物质形态
B. 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
C. 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D. 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对于“一切皆流,无物常驻”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 相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 物质是意识的来源
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的讲座后,一些听众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我们也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差别”。这句话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 实践具有普遍有效性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针对WiFi依赖无线电波传输,设备效率不高,且存在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德国物理学家哈拉尔德·哈斯提出了一种叫“LiFi”的新型网络信号传输方式,利用丰富、廉价的光线来无线传输数字信息,获得了更快更安全的传输效果。飞利浦近日宣布,在房地产公司正式应用LiFi网络技术。这表明
①认识产生于人们实践的需要
②人们观念中的存在通过实践可以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真理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④人类的实践活动能突破社会条件的制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真理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这说明( )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真理难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重复性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①2016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
②2016年7月20日,王华接到国内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③2016年7月15日,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完成了时速400公里以上的交会试验
④刘云山强调要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B. 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是因为( )
A. 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B. 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C. 它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
D. 它的全部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经过实践的检验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观点与漫画中公鸡的论调相一致的是

A.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B.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C. 存在就是被感知 D. 天不变,道亦不变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下列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存在性
B.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人的意识同样不依赖于物质,可以独立存在
C.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D.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电脑、手机迅速普及下长大的一代人,普遍出现了汉字书写障碍问题。有识之士指出:如果不在学校的每一个阶段加强汉字书写方面的教育,传统汉字所承载的中国语言文化就会离我们渐行渐远。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如下观点( )
①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世界是物质的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上海科学家与国际同行合作,发现黑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来者不拒,而是非常挑剔。大部分的吸积流在进入黑洞的势力范围后,在往黑洞下落的过程中损失掉了,这些损失的气体以外流形式逃出了黑洞的俘获。但这一理论证明只有获得观测事实,才能给15年来争议不断的科学猜想画上句号。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③对真理的追求只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拉松是一种磨砺意志和耐力的锻炼方式,也一直被人们看作是健身的好办法;但随着对马拉松危害的研究逐渐深入,许多健康专家都认为该项运动使大脑长时间处于相对缺氧的状态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并不是一项值得全民普及的运动项目。这说明
①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导致真理具有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朝同一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明了( )
A. 真理里面包含着谬误的因素
B. 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 真理与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D. 真理是有条件的,具有相对性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对这两句歌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前一句体现了整体的决定作用,后一句体现了整体对部分的影响
B. 前一句体现了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后一句体现了整体的决定作用
C. 前一句体现了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后一句体现了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
D. 作为部分的“家”不如作为整体的“家”重要
24.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每一次重大灾难发生后,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都能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地投入到积极救灾的斗争中去。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面对地质灾害我们应如何做。
25. 详细信息
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理念的升华,不仅是对问题的重视,更是对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26.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百年来,我们在求生压力的驱使下,不断向自然环境开战,毀林开荒、围湖造田、填海造地。在创造着更多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 “大象的退却”等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后果;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废气、废渣、废水不当处置甚至随意排放,人类在收获工业革命成果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蒙受着巨大伤 害。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将提出更高要求,然而,雾霾在特定时段肆意弥漫,土壤、水体污染事件屡见报端,让不少人深切体会到松间明月、石上清泉般的惬意环境已然成 为一种奢侈,青山绿水似手离我们越来越远。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环境的恶化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