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考测验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1.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日月之行,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把王湾《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 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相应的词语。
(1)山lǎng rùn(______)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zhuó luò(______),有了依靠。
(3)春天像小姑娘,huā zhī zhāo zhǎn(______)的笑着走着。
(4)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 duō bī rén(______)。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B. 班主任很善于发扬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C. 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流连忘返。
D. 网球选手李娜从小就有自命不凡的理想,这激励着她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亚洲网坛的骄傲。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
B. 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C. 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D. 多读书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5.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
人们都爱____,爱她的____,爱她的____,爱她的____。
6.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
(2)相委而去(______)
(3)元方入门不顾(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 陈元方小小年纪却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地走进屋内。
C. “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 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7.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加点字。
(1)先自度其足(______)
(2)吾忘持度(______)
(3)及反(______)
【2】文中画线部分3处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郑 人 有 欲 买 履 者 先 自 度 其 足 而 置 之 其 坐 至 之 市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8.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春(节选)
①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她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晴,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划线的A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了花的争奇斗艳,竟相开放。
B. 第①段划线的B句运用了比喻、排比的手法,写了花的色彩,突出花的艳丽。
C. 第②段中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选取了一个生活化的令人倍感亲切的比喻来表现春风的温暖轻柔。
D. 第②段最后写鸟儿的宛转的曲子和牛背上牧童的短笛是为了表现春风的味道。
【2】对“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写居民们正在做晚饭,屋顶上炊烟袅袅。
B. 写做晚饭时的炊烟与蒙蒙细雨交织在一起的景状。
C. 与“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相照应,从近处写出了细雨蒙蒙的景状。
D. 用“一层薄烟”来比喻细雨蒙蒙的状态,写春雨细密而轻盈的特点。
【3】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说一说上面文段描绘了哪些春天的图画,你最喜欢哪幅图画,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9.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梯子
①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外。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②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下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爸爸看了看九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③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来。”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不好听的。
④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泳时跳进水里去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入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边。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就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⑤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⑥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但是儿子显然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的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然而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⑦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
⑧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爸爸喊了:“一……二……三!
⑨咬紧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扑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他把掉到他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⑩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骗我?”
⑪爸爸笑出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⑫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⑬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1】请用文中的词语,填写出儿子表情变化的过程。
笑——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品味第⑧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
【3】“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为什么“比刚才还要疑惑”?
【4】请结合内容分析文章中的爸爸具有怎样的性格?
10. 作文 详细信息
请以《新同学印象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500字左右。要求:文章不得出现班级,不得出现同学的真实姓名。
11.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1】加点的“也”照应了原文的什么内容?在三味书屋后面的园子里有哪些好玩的活动?
【2】“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联系原文,说说本篇文章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