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至2019年高一下册期中考试历史在线测验完整版(广东省佛山一中、珠海一中、金山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时期,建立国储粮制度的齐国对鲁国发动了商战,连续多年大量进口鲁国的丝织品绨,鲁国民众基本放弃了其他生产。然后齐国阻断其粮食进口通道,迫使其屈服,这说明
A. 农业具有战略价值
B. 商战决定争霸成效
C. 自然经济保障国家安全
D. 贸易战争有损国际秩序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这一制度有利于
A. 推广精耕细作
B. 推动社会转型
C. 抑制土地兼并
D. 改变地租形式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家庭人口

项目

数量(单位:钱)

5人

收入

粮食

8500

支出

赋役

2989

日常开支

7950



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A. 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 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 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 小农经济具有局限性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为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安徽休宁某地土地占有关系统计表。

土地规模

户数

所占土地比例

1亩以下

69

2.4%

1—10亩

122

43.6%

10—20亩

36

42.4%

20亩以上

6

12.6%

合计

233

100%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A. 自耕农经济盛行
B.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C. 租佃关系普遍化
D.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夷坚志》是记载宋人洪迈所经历的社会生活、宗教文化、伦理道德、民情风俗的一部作品,为后世提供了宋代社会丰富的历史资料。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在此书中的是
A. 曲辕犁的推广使用
B. 商人入市籍不得为官的制度发生转变
C. 用煤作为燃料冶铁
D. 出现粉彩瓷器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质疑:“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其研究结论是:“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下列最能支撑这一“研究结论”的史实是
A. 战国时期私商大量出现
B. 唐代柜坊和飞钱的问世
C. 宋代商业突破市坊限制
D. 明清商帮的兴起和发展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晚明大变局》一书提到:“近来人们常说‘晚清大变局’,殊不知晚明也有大变局——它不是中国内部悄悄发生的,而是有世界背景的。”这里的“晚明大变局”主要表现在
A. 坊市制度逐渐趋向瓦解
B. 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C. 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D.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 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 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 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该材料可证明
A. 日本与欧洲勾结共同掠夺中国
B. 明朝与日本贸易情况复杂多样
C.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其合理性
D. 明朝海禁导致日本海盗的盛行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 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 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1879年的《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江浙的农妇纺布一周可挣28美分,纺织女工一周可挣60美分;农民种地一月挣1.5美元,码头搬运工一月挣4~5美元。这一状况
A. 说明近代工业发展迅速
B. 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
C. 导致殖民侵略日渐加剧
D.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
A. 生产技术和新的思想文化
B. 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
C. 资本主义和新的工业企业
D. 经济体制和新的政治制度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4年7月3日视察武汉汉阳铁厂时拍摄的老相处。拍摄该照片的目的是

A. 表达对环境污染的忧虑
B. 展现近代化运动的成就
C. 鼓舞清军对日作战的信心
D. 对中体西用思想进行反思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某学者统计的1895—1911年间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企业形式

设厂数

资本(万元)

资本所占比重

官办

37

1007.8

9.2%

官办招商集股

6

356.4

3.2%

官督商办

2

73.8

0.7%

官商合办

30

1139.9

10.5%

商办

416

8277.7

76.4%

合计

491

10855.6

100%



A.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C. 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产生
D. 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情况。它说明当时中国

项目

1920年

1936年

机器制造品

12.9%

20.5%

手工制造品

32.2%

25.5%

农产品

45.4%

45.9%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近代工业化进程有所发展
C. 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 民族工业产品在数量上超过了进口品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公元前81年汉朝围绕“盐铁专营”问题,桑弘羊力辨群儒;一千年后,宋朝“延和殿廷辨”围绕“国有专营”问题,王安石力辨司马光;再一千年后,国民政府围绕“日产国有”问题,宋子文力辨经济部官员。可谓“千年辨一回”。辩论围绕的基本问题是
A. 是自然经济还是商品经济
B. “集权回归”与“放权让利”
C. 是中央主导还是地方主导
D. 工业化发展与农业化发展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子文于1945年建立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资产主要来自于接受敌伪产业,后来靠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收购原料和免于政府收购等政策垄断了棉纺织业的进出口贸易。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 国民政府执行自由宽松的金融贸易政策
B. 日资企业退出给民营工业腾出经营空间
C. 官僚资本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控制和垄断
D. 民族工业萎缩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减弱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宣布美国来华投资企业“应课征之税捐与本国人民同”,“将来亦不致颁布足以阻碍获得合理利润之新税则”。国民政府的这些规定
A. 抑制了美国对华的商品倾销
B. 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 巩固了官僚资本的主导地位
D. 推动中国积极融人世界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 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 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 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到1901年,全国20余所新式教育机构的分布为:广州5所,天津4所,上海3所,福州、南京、北京、武昌、台北各2所,珲春、烟台、旅顺、乌鲁木齐各1所。影响新式教育机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近代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B. 洋务运动人才需求突出
C. 清政府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进行文化侵略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是( )
A.荷兰、意大利 B.葡萄牙、英国
C.西班牙、意大利 D.意大利、法国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当时一些欧洲人把武夷茶称为“中国茶”。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时间

1684年

1689年

1701年

售价(荷兰盾/磅)

80

7.75

2.32



A.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C.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D. 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原因才发生暂时的波动。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16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2倍到2倍半。这一变化
A. 引起国力变化,巩固西葡霸主地位
B. 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际贸易交流
C. 促使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势力衰落
D. 推高金银价格,抑制商品经济发展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航海条例》到1815年颁行的“谷物法”都体现了这一政策。但到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了。这说明当时英国
A. 积极应对国际竞争,完善自由市场制度
B. 废弃重商主义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盛行
C. 保护新贵族的利益,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D. 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完成《国富论》一书。书中主张政治中立,不随便干预经济活动,使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如此才能有效率。这种主张
①突出了市场的经济地位  ②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③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④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到1850年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
A.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B. 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
C. 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D. 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多少世纪以来,把某些休闲活动保留给地位高的人,已成为西方社会结构中的一个要素,例如18世纪的农民不跳小步舞,不玩惠斯特牌游戏。19世纪末期以后,休闲越来越成为人们沟通的桥梁、交往的纽带。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工业革命的推动
B. 自由主义的传播
C. 世界市场的形成
D. 社会主义的兴起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后期,英国的银行家们更关注于世界范围的投资,到一战前,英国投资几乎占全世界总投资额的一半。1865年~1914年的英国投资中,本土投资只占30%,其他70%的资金投在国外。这一状况
A. 扩大了英国的海外市场
B. 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权
C. 削弱了英国的竞争对手
D. 制约了英国的技术更新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1年,苏俄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作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当时“退一步,进两步”是指
A. 放弃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
B. 全面放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
C. 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向社会主义过渡
D. 实行工业国有化,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12条规定:“根据‘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劳动是苏联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光荣的事情。在苏联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这一规定
A. 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
B. 保障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反映了苏联人民热爱劳动
D. 体现了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3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一幅苏联海报。列宁身旁左右是农民和工人,举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在他背后,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海报的主题可能是庆祝

A. 苏维埃政权巩固
B. 社会主义工业化迅速发展
C. 农业集体化完成
D. 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就
32.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18世纪中外金与银的比价表(比价提示:如1580年的中国,1两黄金=5.5两白银,即当时中国5.5两白银可兑换1两黄金)

年代

中国

英国

西班牙

1580

1:5.5

1:11.7

1:12.12

1635

1:10

1:13

1:13.13

1637

1:13

1:13.5

1:13.13—15.45



——钱江《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
依据材料说明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中国金银比价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

3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全球化1.0版的本质是资本主义世界化。从资本走出国门,到处落地、到处开花、到处殖民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成熟和定型,都属于全球化的1.0版。20世纪70年代末,全球化进入2.0版,是资本主义世界化的升级版,新自由资本主义全球化是为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攫取剩余价值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全球化服务的。
——摘编自陈曙光《“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
请回答:
(1)概述全球化1.0版的形成过程。
(2)简析中国在全球化1.0版的形成过程中地位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34.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謇(1853—1926年)出身于江苏海门农家,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甚至还修了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
——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
材料二 亨利·福特(1863—1947年)出身于美国密歇根州农民家庭,恰逢美国19世纪末的大发展时期,辞职创办汽车公司,走大众化、重视速度和效率的路线。但此时汽车还只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福特以失败告终。1903年,第二家亨利·福特公司开业,他驾驶的福特汽车能在40秒内跑完1英里,但投资人抛弃了他,并将公司名字改成凯迪拉克。第三家福特公司,以流水线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了一战后美国平民消费需求,T型车一举成功,亨利·福特由此成为美国企业家的代表,也成为“从贫民到富翁”的美国梦的代表。
——根据《亨利·福特自传》等整理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人命运不同的社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