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初二下期期末语文专题训练(安徽省濉溪县)

1.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挥手自兹去,______。(李白《送友人》)
②蒹葭采采,______。(《诗经·蒹葭》)
③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苏拭《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④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货子·咏梅》)
⑥水击三千里,______,去以六月息者矣。(庄子《北冥有鱼》)
(2)理解性默写
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同样是白居易的诗歌,《卖炭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观刈麦》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心理如出一辙。
2. 详细信息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决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枝叶黑绿,树体高大,矫健又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①______出来的。它qiú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②______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③______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强悍( ) qiú( )劲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吸取”“强化”“搏斗”分别填入①②③处的横线上。
3.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____A__已经转为正式党员。她工作非常努力,尽管个人生活非常不幸,但她并没有落在其他先进工人的后面。工人们信任这个寡言少语的女工:她当选为工厂委员会的委员。____B__为他的终身伴侣成为一个布尔什维克感到自豪,这减轻了他的痛苦。
选文中的A是______,B是______。
4.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综合性学习。
初二年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辑古诗)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同学们收录了一类古诗,请你用一个四字短语给这本诗集命名。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诗集名称:《______》
(2)(赏诗句)在“赏诗会”上同学们纷纷赏析了自己喜欢的诗句,你也来试一下吧。
请赏析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写诗句)这次所辑的这类古诗还不够,请你再写上一句你所吟诵过的这类诗歌。
(要求:必须符合这次所辑录诗歌的主题,必须是完整的上下句。
5.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壶门瀑布》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②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雰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③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④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1】选段③中的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2】选文写了两次看壶口瀑布,其中详写了第二次,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次?
【3】选段④中连续五次使用“跌”字,三次使用“碎”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4】从壶口瀑布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迪呢?
6.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文章《聪明人为何总是孤独的》,回答下列小题。
①现代观点认为,我们与社会交往越多,幸福感就越强。然而,心理学家却发现了一种与此理论相背离的现象。他们发现,聪明的人往往不太合群,过多的朋友和过于广泛的社交活动会让他们感觉很痛苦。
②聪明的人大多不喜欢社交。
③在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对18~28岁的成年人进行了长期调查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研究数据,他们发现对大部分调查对象来说,与朋友的社会交往越频繁,他们对生活满意的程度也越高。但是,对于那些极端聪明的人,社会交往越频繁,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实际上越低。 专家认为,能将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运用自如的高智商聪明人,不太可能花那么多时间在社交上,他们的聪明才智大多集中在一些更长远的目标上,社交有时对他们来说,是浪费时间。
④聪明人往往专注于自己内心的世界。
⑤心理学家认为,对外倾性性格的人来说,人际关系会带给他们满足感,相反,没有人群他们就不快乐。这种好热闹的做法,实际上是在寻求补充心理能量。而那些性格内向的人,在人群中会感到紧张,社交活动会过多地消耗他们的能量,因此,社交的价值感对他们而言是完全不同的。尽管断言聪明人总是不合群有些偏颇,但可以解释的是,聪明的人属于内在自我比较复杂的人,他们的脑力活跃,变化性显著,总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他们的能量需求是向内而不是向外的。一个自我世界很丰富的人,可能很难从外界相同的人身上找到情感联接,尤其是对只专注于自己的一个领域的人而言。对他们来说,最幸福的事就是跟一个平等的人在一起说话,然而,要找到同他们自己一样的人并不容易。
⑥聪明的人更加享受孤独。
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新加坡管理大学的进化心理学家共同提出,现代社会的快乐根源仍是“草原理论”,也就是说,与人类祖先一样,现代人也需要群居才能真正快乐,与朋友交往越多生活满意度越高。不过,这个因素受到智商的影响,“比较聪明”的人可能更容易适应相对孤独的现代生活,摆脱“祖传的”群居生治。对智商超群的天才来说,过多的社交活动会造成困扰,让他们无法专心追求“伟大目标”。
(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第10期)
【1】文章第⑤段加点的词“他们”,指什么人?
【2】下面句子中,“往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他们发现,聪明的人往往不太合群,过多的朋友和过于广泛的社交活动会让他们感觉很痛苦。
【3】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阅读第⑦段,说说“草原理论”为什么不适合聪明的人?
【5】通读全文,如何理解文章标题“聪明人为什么总是孤独的”呢?
7.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同,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同语。
(1)悉如外人(______) (2)便要还家(______)
(3)男有分,女有归(______) (44)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理解填空,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填空。
(甲)文中渔人出去后再寻桃花源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中阐述大同社会理想核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试着概括两文作者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共同特征。
8. 作文 详细信息
作文
因为成长,今天的麦穂是饱满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今天的花蕊是芬芳的,明天就会傲然绽放。
亲爱的同学们,你觉得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情呢?对于成长你有着哪些体验与感悟呢?请以“成长的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要求:(1)除诗歌外,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