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初二下半期期末历史免费试卷完整版(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D. 港澳的回归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0年10月,以朱德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如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口的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的黄继光。”该材料的错误有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 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 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 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其相关事件的内在联系是

A. 三大改造为“一五”计划奠定了制度基础
B. 土地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C. “一五”计划促进了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D. 土地改革为三大改造奠定了经济基础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4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正,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戈壁滩上,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一朵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直上蓝天。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与我国获得这一成功直接有关的人物是:
A. 邓稼先
B. 焦裕禄
C. 袁隆平
D. 詹天佑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C.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华网北京3月17日报道,习.平主席重访兰考,参观了图中的纪念馆,下列称号与纪念馆纪念的主要人物相符的是


A.铁人
B.援藏干部
C.党的好干部
D.两弹元勋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赖于生生不息的时代精神,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袁隆平等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困难时期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①救亡图存
②艰苦奋斗
③无私奉献
④国际主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今天已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不属于其内容的是( )。
A. 和平共处 B. 互不干涉内政 C. 平等互利 D. 求同存异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后,美国代表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在联合国会议大厅里跳起舞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代表们“在联合国会议大厅里跳起舞”的原因是( )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日关系正常化
C. 中美关系正常化 D. 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资产阶级自由化
C. “两个凡是”的方针
D.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将其写人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历史性会议是
A. 党的十三大
B. 党的十四大
C. 党的十五大
D. 党的十六大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题文)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请根据下面图片选择最恰当的一条标语

A. 90年磨砺利剑出科技强军换新颜
B. 90年英雄辈出长征精神永远传承
C. 90年不忘初心传承红色服务人民
D. 90年披荆斩棘本色不改为国为民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习.平主席与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现任总统特朗普会晤的照片,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年来的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后,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历史事件是( )

A. 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 B.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经历了战争年代的暴风骤雨,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1)这次会议上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的什么文献?
(2)下列图片中与这次会议决定有关的有: 。(填相关字母)

(3)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4)诗歌中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5)穿越时光隧道,如果你当时在天门广场上,你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说一说在这一刻,你有什么感想?
1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面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极端落后的工业现状,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选自《中华书局》教材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项目

公有经济

私有经济

工业总产值

100%

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材料三 1958年,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
材料四 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制订什么计划?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与哪一事件有关?
(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发生的哪一运动中的什么现象?
(4)材料四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答出一点即可)

1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邓.小平为中国经济奇迹奠定基础已经过去40年了,他允许中国农民自主生产,在南方沿海设立了经济特区,也让外国人在那里投资。这很快带来了成果——4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繁荣有很多方面让人难以置信。
——德国2018《时代》周报网站刊登《更高,更远,更快,中国》
材料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以提高企业活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重庆钢铁公司等地方国营工业企业率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改革……
——摘编《中国共.产.党关于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的探索》
材料四: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实践。今天,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继续“引领时代”,大步向前
——习.平
(1)据材料一,1978—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发展趋势,导致这种趋势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经济取得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3)据材料三,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一条新路、好路”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的探索主要得益于哪次会议?
18.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材料三:央广网南京2017年9月21日消息,2017年海峡两岸中秋灯会20日晚在“中国第一水乡”江苏昆山周庄古镇亮灯。近千位两岸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品味两岸文化精粹,共叙手足深情,以此纪念海峡两岸打破长期隔绝状态,恢复民间交流交往30周年。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分别反映了哪两个历史事件? 是什么政策的成功运用?
(2)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一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请你提出一条建议。
19.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市场日益繁荣,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表现明显。”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材料三:“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逐步开展了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根据材料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居民在饮食、穿着方面有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在就业方面,从前的铁饭碗被打破,出现了哪些新的就业模式?
(3)根据材料三,我国建立起哪些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