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期末考试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2018-2019年江苏省兴化市)

1. 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按序写出相应的汉字。
春天到了,水上森林将zhù蓄了整个冬天的生机化为péng勃的绿色,天地被渲染得chéng澈空灵,美不shèng收。林间小道,游人如织,人声鼎沸。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猫》选自《郑振铎选集》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B. 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C.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D. 一群大约一、二十只,不知叫什么名的鸟,转了几圈,就匆匆飞走了。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位江苏籍院士——刘永坦、钱七虎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江苏人,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B.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C. 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种树,靠一己之力,将不毛之地变成富饶的田园。
D. 近年来发生多起背包客被困野山的事件,这说明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游玩风险很大。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只猫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此句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
B. “久仰”“垂询”“家母”“惠存”(这四个词语不全是敬辞。)
C. “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这句话中共有三个代词。)
D. 比赛前,老师鼓励我放下身上包袱,关注过程,不去想结果。(此句中的“包袱”用的是本义。)
5.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
②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④“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⑤想象,让诗情穿越时空。《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家人团聚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思念之深;《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诗人想象故园菊花竞放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对和平的渴望。
6.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名著阅读。
(1)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选段一: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
选段二: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选段三:行者见了他,大咤一声“休走!还我马来!”轮着棍,劈头就打。那条龙张牙舞爪来抓。他两个在涧边前这一场赌斗,果是骁雄,但见那:龙舒利爪,猴举金箍。
上面三个选段中的他(她)分别是: 、 、
(2)下列对名著内容述说正确的两项是( )
A.《西游记》中,孙悟空变作一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逼她交出芭蕉扇,结果却被牛魔王假扮猪八戒,又骗走了。
B.《五猖会》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鉴略》的感受,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C.《白洋淀纪事》中《芦花荡》一文刻画了一位智勇双全的抗日老英雄,他为了替遭到日本鬼子枪击受伤的女孩报仇,运用“水上的能耐”狠狠打击了日本鬼子。
D.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师傅唐僧写下一纸贬书后,径直回到花果山。后来,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出。
E.《猎人笔记》作者屠格涅夫,德国作家。作家以他行猎漫游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串起25篇各自独立的小说。
7.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学校举行“阅读点亮人生”系列活动,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1)(调查分析)有同学从网上搜索到一组关于我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数据,请阅读下面的数据,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8年我国国民各类媒介阅读时长(单位:分钟/每天)

纸质媒介

数字化媒介

图书

报纸

期刊

互联网

手机

20.4

12.0

6.9

60.7

80.4


①关于纸质媒介阅读时长,你的结论是:
②关于数字化媒介阅读时长,你的结论是:
③将纸质媒介阅读情况与数字化媒介阅读情况对比,你的结论是:
(2)(广告宣传)你的同学李明为本次读书活动拟写了一条宣传语:“读经典,如春风拂面;品味诗歌文章,好似甘甜的泉水滋润我们的心灵。”你看了这条标语,觉得句式不够对称、美观,请对后半句作一些改动,使前后句字数相同、句式一致。
读经典,如春风拂面; ,
(3)(重温经典)课本里的文学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请你从以下作品中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作品:《皇帝的新装》《秋天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示例一:一家四口,春日田野散步。(《散步》)(此答案侧重于概括内容)
示例二:互敬互让,歌颂传统美德。(《散步》)(此答案侧重于概括主题)
拟写: , 。(《 》)

8.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诗歌《幽居初夏》,回答问题。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①,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②已过头番笋,木笔③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④茶。
(注)①下鹭:缓缓向下飞的白鹭。②箨(tuò)龙,就是笋。③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④瓯(ōu):杯子。
(1)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的一位爱国诗人,请根据首联上句中的有关信息,从下列选项中选出这首诗的作者。( )
A.辛弃疾 B.陆游 C.王湾 D.李清照
(2)颔联分别从视觉和 觉角度描写湖水边上的“ ”、绿草丛中的“ ”,衬托居所环境 的特点。
(3)这首诗中“叹息老来交旧尽”与作者的另一作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尚思为国戍轮台”,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9.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脑,果腹而去。
(注释)①飙下:迅疾跳下。②踞:趴。③盬(gǔ):吸饮。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蜘蛛引丝疾上( )
②蛇意稍倦 ( )
③蜘蛛乃盬其脑( )
④果腹而去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复昂首欲吞之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夫君子之行
C.宋之丁氏 D.又数刀毙之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一 大 蛇 过 其 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久之,蛇将行矣。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
【4】从蜘蛛战胜大蛇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不少于两点)
10.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出现这种结果主要是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造成的,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②首先,要 (1) 。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A因此每顿饭以大约吃八成饱左右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
③其次,要 (2) 。B每天要延长运动量,还要增加运动时间。因为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1】第①段的一组数据说明了什么现象?
【2】请在第②、③段横线处各填写一句话,分别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3】第②段和第③段画线句都是病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1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②“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③“可以抄一点。”
④“拿来我看!”
⑤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尾,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⑥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⑦“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⑧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⑨“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
⑩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⑪“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⑫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选文写了藤野先生的四个典型事件,请加以概括。(概括事件的字数不要求相同)
(1)______(2)______(3)关心解剖实习(4)______
【2】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是见诸行动的,而且极为认真负责的,这在第⑤段文字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其中最能表现“及时”的词语是______;最能体现“全面”的词语是______;最能体现“细致”的词语是______;最能体现“始终如一”的词语是______。
【3】第⑤段写我从藤野先生那里取回讲义打开看时,为什么“吃了一惊”?为什么又“不安”又“感激”?
1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方益松的《母爱的颜色》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刚搬到这个小区,常常见一个5岁的男孩,剃阿福头,走路外“八”字,模样很是滑稽。男孩目光呆滞,说话也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②时间久了,我也渐渐地知道:男孩,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童年。父亲是某私营企业的厂长,属于那种事业有成、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然而,不幸的是,两岁时,一场大病,男孩从此痴呆。再后来,更大的不幸降临到他们母子俩身上,父亲丢给母子俩一套房子,无情地离开了这个家。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
③孩子的妈妈我见过,30岁不到,鱼尾纹却过早地爬上了她的眼角,头上的白发也依稀可见。白天,她要去街道清扫马路,就把儿子丢给热心的邻居,小男孩不哭不闹。常常见小男孩一个人,在妈妈回家的路口一直等着,无论严寒酷暑。小区里,每个人都很同情男孩。爷爷奶奶们也常常给他一些吃的,或者给他披件衣服。有事没事地,大家总要和他拉上几句家常:“妈妈好吗?想不想爸爸?”男孩不言语,只是一个劲傻笑,或者回答,妈妈是绿色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男孩的语气,才铿锵有力,充满自豪与满足。
④听的次数多了,才知道,这不是男孩的随口乱答。可是,男孩为什么会说,妈妈是绿色的?妈妈又怎么会是绿色的?这句话从此就烙入我的记忆。
⑤直到有一日,区里发放救济品,我和街道的领导一起到男孩家探视。一进门,我才惊奇地发现:室内好多地方,以及家中的每一种电器开关,都被涂上了红绿两种颜色。红色是危险或不可触及的,而绿色则代表安全。比如,饮水机和浴室里的热水器调节阀,开水的那一端被涂成红色,而温水的一端则涂成绿色;冰箱里,熟食那一格涂成绿色;家中的接线板和低矮的线路,甚至连电源总闸、菜刀柄、墙角,以及家中一切不可触碰的尖锐物体也涂成了红色。
⑥看到我们不解的神色,孩子的妈妈对我们说,儿子比较顽皮,分辨能力又不强,所以,不是被开水烫伤手臂,就被刀具割伤手指。后来,自己就试着让儿子远离红色,接受绿色为保护色。正因为如此,家里从来不敢买绿颜色的保温瓶。“可是,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绿色呢?”我们继续问。“我在想,即使将来真的有一天,儿子走失了,再也回不来,他也不会因为闯红灯而被汽车撞伤。最起码,我会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我的儿子还在,还好好的活着。”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妈妈声音哽咽,眼泪噙满了眼眶。
⑦好好活着,不期待儿子长成参天大树,但,最起码让儿子的生命之树充满绿色,不会枯萎。这就是一个妈妈对儿子最起码的要求。那一刻,我们一行人,都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我也终于知道,小男孩为什么总是说妈妈是绿色的了。原来,在小男孩的心目中,绿色就是安全和畅通无阻,同时,也代表着妈妈的无限关爱。而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更是煞费苦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尽可能地赋予小男孩所能接触到的物体以颜色,以便让他简单的思维能够懂得远离和逃避伤害。
⑧母爱,本无所谓颜色。所谓颜色,就是天下每一个母亲盼望儿女健康成长的拳拳爱心,以及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为孩子撑起的那一片广阔的蓝天。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说清楚“谁”“做了什么事”“目的是什么”“表现了什么”。)
【2】联系上下文,思考回答:文章第②段属于哪一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4】文章以“母爱的颜色”为题,有哪些好处?(不少于三点)
【5】文章第⑥段画线句与链接材料中两位妈妈都希望孩子活的“好好”的,但两位母亲的希望中又有各自的想法和期盼,请分别说明。
(链接材料)“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13. 作文 详细信息
请以“一个值得夸赞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