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免费试卷完整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宋两代民族问题呈现出不同现象和特点的原因是
A.民族的优劣
B.封建制度的强化
C.封建国家的盛衰
D.民族政策的正确与否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
A. 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
B. 体现了宋统治者的虚伪
C. 突出了科举制度的重要性
D. 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最能体现此治国策略的朝代是
A. 唐朝
B. 北宋
C. 元朝
D. 明朝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代行省官员任命,遵循这样的原则:“七品以下者,由吏部掌理;正七品以上届中书省;三品以上,则核定权在皇帝。”由此可见,元代
A.地方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B.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C.中央能够有效节制地方 D.设行省利于管辖辽阔疆域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朝行省对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代
A. 地方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 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
C. 外重内轻局面得到改变 D. 注重君主权力的加强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世祖忽必烈曾概括说,中书省是我的右手,枢密院是我的左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两手的。这反映了当时政治运行机制的基本特点
A.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B.政令的草拟、审批和执行分设
C.行政、军事、监察三大系统鼎立
D.中央与地方既分权又相互制衡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史卷202》载:“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官”的管辖权属于
A.宣政院
B.腹里
C.理藩院
D.驻藏大臣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不同史籍对宋代经济现象的记载。据此能够得出的正确史实是,宋代

记载

出处

赣、吉之民,每遇农毕,即相约入南贩牛,谓之作冬。在湖南岳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太平(半)在外。

《宋会要辑稿·食货》

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织的罗成还不著,卖钱买的素丝归。

徐积《织女》诗

江南东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为翟氏田仆,每以暇时,受他人佣雇,负担远适。有陕民值凶荒,母妻之别地受佣,民居家耕种自给。

元好问《夷坚志》



A.农民从事商业活动成为社会大趋势
B.商品经济已渗透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中
C.雇佣关系已经成为社会上的普遍现象
D.社会经济基本结构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记载,唐代实行严格控制土地买卖的"均平占田"政策,而宋代则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此变化
A. 导致了宋代财政的积贫
B. 加速了自耕农经济的壮大
C. 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 遏制了工商业的发展规模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北宋政府对官民着装有着严格的规定,“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但到南宋时则普遍出现了“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B.民众热衷于追逐奇装异服潮流
C.理学盛行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
D.社会经济发展冲击了等级秩序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研究表明,北宋“开封的人口在百万以上,坊、市制度已被打破,工商业者临街开店,大小商号鳞次栉比,有6400余家”“实行禁军制,都城地区集中了80万禁军,军器监拥有工匠八千五百人,杂役兵超过一万人。”这反映了
A. 封建剥削异常沉重
B. 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发展
C. 军队战斗力的增强
D. 政府放弃重文轻武政策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果你生活在北宋,下列各项你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A.江南地区的百姓食用优质的稻米
B.雕版印刷术逐渐盛行,普及
C.西域商人成批贩运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D.农家子弟赴开封参加科举考试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宋代张方平在《论国计事》中对景德和庆历年间商税、酒税和盐税征收的记载。据表可知,当时

项目

景德年间(万贯)

庆历年间(万贯)

商税

450

1975

酒税

428

1710

盐税

355

715

总计

1233

4400



A.朝廷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B.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C.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D.商税成为主要财源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世祖于中统元年(1260年)印发“中统交钞”和“中统元宝宝钞”。元政府制定了最早的信用货币条例“十四条画”和“通行条画”;设立“钞券提举司”垄断货币发行;拨足以丝和银为本位的钞本来维持纸币信用;允许民间以银向政府储备库换钞或以钞向政府兑银,同时严禁私自买卖金银。它说明了
A.中国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元朝统治者大肆掠夺民间财富
C.古代金融业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D.元朝统治者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朝以前的家训大多只重视读书仕宦,对其他职业较少提及,对诸如音乐、美术、医学等杂艺则持鄙弃态度。宋朝以后的家训对其他职业多有提及,基本不鄙弃杂艺。还较多渗透了择业、理财等经济思想。宋朝家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谋生的职业观发生变化
B. 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C. 世家大族式的家族制度瓦解
D. 主流社会观念受到冲击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有不少以本姓命名的店铺,如“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丛家药肆”等等。这表明
A. 以本姓命名店铺始于宋代
B. 宗法关系决定着店铺名称
C. 资本主义萌芽在宋代出现
D. 宋人已有较强的品牌意识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朱熹指出:“一草一木,与他夏葛冬裘、渴饮饥食,君臣父子、礼乐器数,都是天理流行”。这种思想主张强调
A.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B.存天理,灭人欲
C.自然和社会都应遵从“理”
D.研究事物、认识规律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A.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文化中心南移
B.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C.文化消费成为社会消费的中心
D.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是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要
A. 自我克制,公正廉奉
B. 有所为有所不为
C. 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D. 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21.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结合课本所学,概况宋朝分别在书法、绘画、文学与戏剧领域取得哪些成就?
22. 详细信息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材料四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4)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
2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高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民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
(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
(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
24.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公崇拜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关公的原型是三国时期将领关羽,忠于刘备,勇武善战,后兵败被杀。宋代以来,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封关羽,其地位不断提高,拥有“帝君”“武圣”的称号。在民间信仰中关公既是佛教的罗汉,也是道教的护法,还是赐福与助财的财神,进而成为多个行业的保护神。关公人物形象“面如重枣”“五缕长髯”“夜读春秋”等,大多来源于民间传说和小说《三国演义》。明清时期民间戏剧借助语言和表演进一步丰富了关公的形象内涵。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关公已由单纯的历史人物升华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偶像和人格楷模。
——摘编自郑先兴《略论关公与关公文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对材料的关公崇拜现象提出一个看法,并予以分析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