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后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2019-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古代希伯来人有大洪水毁灭几乎所有人类,仅留下诺亚一家的传说;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毁灭人类的故事。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这个故事的最早版本。这说明
A.希腊神话皆来源于西亚 B.苏美尔创造了人类神话
C.生存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D.诺亚方舟一说确有其事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下列三个政权解释准确的是

古巴比伦

公元前18世纪统一两河流域

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波斯帝国

公元前6世纪征服两河流域

国王是国家最高主宰,地方实行行省制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末,灭波斯帝国

宣布君权神授,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推广希腊文化



A.是一个国家的不同朝代 B.都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
C.是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D.体现文明的传承与推广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说明

A.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B.玛雅人发明了“0”
C.玛雅人采用20进位 D.非洲文明的先进性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6、7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民主政治 B.加强中央集权 C.大力宣传佛教 D.豢养武士集团
5. 详细信息
公元前4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希腊社会发生严重分化,大土地所有者大量兼并土地,小土地所有者大批破产,公民无法自备武装,雅典走向衰落,后来为君主制的马其顿所控制。这表明
A. 战争是导致雅典衰败的主要原因
B. 希腊民主制度具有局限性
C. 小生产者是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
D. 民主政治使雅典走向衰败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过程中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根本目的 D.教会蜕变成为殖民机构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贡德-弗兰克著作《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统计数据:美洲在17世纪和18世纪分别生产了42000吨和74000吨白银,各有27000吨和54000吨运到欧洲,两个世纪合计81000吨。在欧洲获得的白银中,大约一半(39000吨)又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入中国。对这组数据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中国的封建经济仍然在不断发展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
C.商品贸易的发展使欧洲需要更多的资本
D.中国客观上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哥伦布曾向葡萄牙王室提出向西航行到达印度的方案,遭到王室的拒绝。学生在讨论王室拒绝的原因时提出以下四个观点,较为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代《二如亭群芳谱》一书中写道:“西番葵,茎如竹,高丈余,叶似葵而大。花托圆二三尺,如莲房而扁。”“西番葵”后来成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得益于
A. 欧洲的商业革命
B. 欧洲的价格革命
C. 丝绸之路的畅通
D. 工业革命的扩张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里的“办法”具体是指
A.发动宫廷政变 B.剥夺国王立法权
C.实行民主共和制 D.控制“行政专制”的办法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林肯在一次演讲中说:“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林肯所说的“一半奴役”指的是什么
A.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 B.全国有一半人受到奴役
C.南方实行奴隶制 D.北方工人受到资本家的压制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下列柱状图反映出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 俄国发展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B. 俄国还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经济
C. 俄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政治制度方面
D. 俄国的落后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是德意志画家丢勒的版画作品《启示录四骑士》(1498年创作)。画中四位骑士马蹄所到之处,罪人们统统受到惩罚。一个主教倒在马下,头被地狱之龙吞噬着。画家借用它来抨击教会的罪恶。画中骑士脸上带有相当浓厚的情感色彩,天使的衣服也与常人无异。这反映了

A.启蒙运动将矛头直指封建教权主义
B.文艺复兴倡导“人本”对抗“神本”
C.宗教改革抨击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D.古希腊智者怀疑神、反对神的精神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克思曾评价道:“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资产阶级敲响警钟。”对此评价理解最准确的是独立战争
A.冲击了欧洲统治秩序 B.使欧洲殖民者感到恐惧
C.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者 D.给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推动作用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61年1月,马克思在一封信中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这说明达尔文进化论
A. 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 影响到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
C. 成为了社会革命的理论武器
D. 使科学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海地独立宣言:我们恢复了我们原有的尊严,维护我们的权利:我们宜誓:水远不把我们的权利委弃给任何强国。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是1810年 B.海地彻底摆脱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C.海地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D.海地受到了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1914年欧洲主要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占有殖民地情况统计表。表格数据说明

国家

占有殖民殖民地数(个)

殖民地人口(人)

殖民地人口(人)

英国

55

3.9亿

14

法国

29

6.235亿

6

德国

10

1.307亿

16



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法国实力最强占有殖民地面积最大
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 D.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伊朗革命和辛亥革命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
C.结束了封建制度 D.通过立法巩固革命成果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雅尔塔协定规定:“……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这说明雅尔塔会议
A. 牺牲别国利益,是绥靖政策的继续
B. 支持中国人民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C. 体现大国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
D. 美苏争夺中国,但维护中国对东北的主权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读图。图中这些在红场上接受了大元帅斯大林检阅的坦克将直接开上前线作战,它们的对手将是( )

A. 协约国干涉军
B. 叛乱的白匪军
C. 德国法西斯军队
D. 日本关东军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的一边坐着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丘吉尔的这番话直接表明( )
A.二战使英国下降到二流国家的水平 B.欧洲失去了世界中心的国际地位
C.英国表面上仍维系着大国形象 D.英、美、苏三国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2年,某政治家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决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以上两则观点都
A.反对脱离经济背景讨论政治
B.认为经济危机催生独裁政治
C.认同英雄人物影响历史进程
D.认可社会环境影响英雄人物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二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局面。美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对抗,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措施

A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措施

B

C

军事措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A. “铁幕演说”
B. 欧洲经济共同体
C. 经互会
D. 越南战争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所示会议产生的影响是

A. 冲击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
B. 促进“万隆精神”的形成
C. 导致西欧国家的普遍衰落
D. 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秩序不结盟运动会议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互联网的诞生
B.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C.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 现代科技的发展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把苏联的一次行动称为“往美国人的裤子里塞了一只刺猬”。下列图片反映了此“行动”的是
A. B.
C. D.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3年,习.平在访问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决议,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经达成广泛共识。这说明
A. 中国重视睦邻友好外交
B.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C. 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D. 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消亡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年来,我国领导人频繁出访拉美、非洲、中东地区,我国与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太平洋岛国和加勒比海地区国家建立多种合作论坛。至2007年底,我国参加了120多个国际组织,在多种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材料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是
①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②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③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④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 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 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C. 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 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3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联合国总部矗立的雕塑——《铸剑为犁》的照片,它所反映的世界主题是

A.反帝、反霸
B.和平与发展
C.反饥饿、反浪费
D.共同劳动,共同创造
32.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臻于极盛。阿拉伯作家描写拜占庭的手工艺品时写道: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同时,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印度的香料和宝石、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西方的银、熟铁产品、亚麻布、棉花和毛织品。拜占庭的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落后、保守的查士丁尼一心想将恢复帝国的梦想变为现实。因此,他征服了北非、意大利及西班牙地区,还编纂了罗马帝国的法典。查士丁尼宣称:“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尽管其价值现已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要重视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拜占庭帝国繁盛的表现,并分析其繁盛的重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查士丁尼延续“罗马人的名誉”的表现及影响。
33.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挂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滴,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经说道:“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是指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3)材料三中“市场经济”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于哪一历史事件中?有何影响?材料中的“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材料四中“苏联的模式”对苏联经济发展有何消极影响?
34. 详细信息
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出现“中国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皇帝自古以来便是首席大祭司……他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中国的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因而……成为民众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
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中国的皇帝实际上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可以凭借其双重权力为所欲为。……中国的法律往往与习俗相混,判断是否违法并无严格的依据,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最终都取决于皇帝的意志。……皇帝不但是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司法长官。……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许明龙《欧洲18世纪“中国热”》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对中国政治的看法及其各自的理由。
材料三 绝大多数欧洲学者只能通过出版物分享传教士提供的有关中国的信息,仅有少数有缘结识在华或曾经赴华的传教士,向他们索取更多有关中国的信息,与他们共同探讨有关中国的种种问题。这类直接交往除了少量面对面的交谈,主要形式是信件往来。……通过各种渠道与在华传教士建立了通信联系的欧洲学者中,最有名的便是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另一位与传教士有很多交往的学者,是法国人弗雷莱。
——许明龙《欧洲18世纪“中国热”》
(2)为何两位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看法有如此差异,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