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初二历史上册第1、2单元检测题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40年爆发的这场战争“揭开了侵略与对抗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这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人没有意识到,他们同意一项核定税率便妨碍了日后施行保护性关税”。这是指《南京条约》中哪一条规定带来的危害
A. 开放五口通商 B. 割香港岛给英国
C. 赔款2100万银元 D. 中英协定商税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遗迹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与如图遗迹有关的侵华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
B. 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 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 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毛.泽东也曾谈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他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有:“一是斗争手段错了,提倡天主教,这是不迎合中国人心理的;二是洪秀全和杨秀清两权对立;三是骄傲。”其中洪秀全和杨秀清两权对立直接导致
A. 北伐西征全军覆没
B.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C.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D. 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对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背景因素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人民反抗的威胁 B.列强侵略的逼迫
C.清朝统治的危机 D.资产阶级的斗争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杰出人物”包括(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洪秀全 D.李大钊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其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提倡“民主”“科学”,进行思想启蒙
C. 鼓吹变法,以实行君主立宪
D. 主张“自强”“求富”,维护封建统治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 舰船数量的劣势 B. 洋务运动的贡献
C. 甲午战败的原因 D. 维新变法的成效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 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
A. 割地 B. 赔款 C. 办工厂 D. 赎辽费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95年,一群读书人发起了“公车上书”。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措施是
A.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
B.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C.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
D.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某影视剧的主题,如果要展示农民阶级抗击外来侵略的风采,下列素材应该选择的是(  )
①收复新疆 
②抗击洋枪队 
③黄海大战 
④廊坊阻击战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举人在光绪二十七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的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材料中的“洋夷”指
A. 英国殖民者
B. 英法联军
C. 日本侵略者
D. 八国联军
14. 综合题 详细信息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之殇)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为什么说“这次战争是一块界碑”?
材料二: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2)材料二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2例)?
(人民之怒)
材料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举出两例中国农民阶级抗击外国侵略的运动。
(历史之思)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二:“对于这个严重丧权辱国的条约,全国各阶层人士无不为之痛心疾首。在京参加会议的举人也义愤填膺……发动了 1 300多名举人于5 月2日联名上书清廷,确切指出形势的危殆。”
材料三: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他入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培养了大量具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中“发动了 1 300多名举人于5月2日联名上书清廷”的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维新派宣扬变法的方式有哪些?(写出两种即可)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变法”失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维新变法在当时的社会上有何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