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上册9月月考历史考题(甘肃省张掖二中)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春秋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的实行 B. 社会结构的变动
C. 宗法制的发展 D. 井田制的发展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周初年,周王对殷王的祖先神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整个天下的保护神。周王此举有利于
A. 强化血缘宗法
B. 维护尊卑关系
C. 凸显宗教信仰
D. 加强文化认同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县”与“封建”时说:“集权与分权乃是一切国家权力统治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犹如广阔光系的两极。向心力与离心力构成一种弹性张力,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材料表明作者主张
A. “郡县”优于“封建”
B. “郡县”与“封建”都有其合理性
C. “封建”优于“郡县”
D. “郡县”与“封建”矛盾无法调和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指出:“中国较早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这就使得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像日本这样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不可能引入科举制,引进了也无法运作。”该学者重在强调
A. 科举制让世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 日本缺乏科举制的经济基础
C. 科举制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 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朝明确规定:入值军机参与机密的军机大臣必须在三品以上。皇帝在选用军机大臣时,必须顾及社会舆论和臣工态度。材料意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 限制了皇帝的用人权
B.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 导致了政治体制僵化
D. 易于机要事务的保密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亚里士多德曾经评论道:“当演说者的话令人信服的时候,他是凭他的性格来说服人,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一般都更相信好人,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对于那些不精确的、可疑的演说,也完全相信。”这表明当时雅典
A. 公民缺乏足够的政治理性
B. 注重发挥精英的主导作用
C. 关注全体居民的参政热情
D. 公民内部的政治分工模糊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监护人制度是指对未成年子女的监督和保护制度。罗马法实行监护人与亲权人分离,监护人的职责仅限于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而被监护人的教育、抚养等由家长遗嘱或长官选定其生母或其他的亲友负责。这体现了罗马法
A. 重视公民的道德素养
B. 维护私有财产的合法性
C. 保护弱势群体权益
D. 具有男女平等的观念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威廉三世时期(1689-1702年),内阁成员遴选权属于国王,也只需对国王负责。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议会出台一项规定,规定只有两种身份的才能出任内阁大臣:其一是拥有贵族头衔并且是上院议员,其二是下院议员。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英国
A. 工业资产阶级开始争取自身权利
B. 国王已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C. 完善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衡机制
D. 建立了议会与政府间的有机联系
9. 详细信息
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共和党为了谋求连续执政,以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五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受到国会的弹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国会是美国国家的权力核心
B. 尼克松谋求连任符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
C. 该事件是美国宪法“充满了理性精神的妥协”的体现
D. 尼克松也可以解散国会,由新的国会决定其去留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托克维尔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曾明确指出,要避免实行民主制度时可能出现的两种危险:一种是无政府状态,即用人民的随心所欲去代替政府做决定;二是权力过于集中在立法机构手中。下列哪种政体较好的避免了托克维尔的担忧:
A.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 俄国的沙皇专制
C. 美国的三权分立
D. 日本的立宪君主制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对下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
③从过程上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④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的立法权涉及迁徙居住和公民权、海关与贸易、帝国赋税、度量衡与货币制度、铁路、邮政和电报等范围,还规定联邦法律高于各邦法律的制度。以上规定起到的作用是
①有利于建设统一强大的国家
②促进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③强化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天朝田亩制度》关于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之所以是一种空想,因为
①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实现平均分配是不可能的
②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③农民阶级的本性决定的
④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鲁迅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中曾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这才是爱国,这才不是奴隶性。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上表为辛亥革命中独立各省立宪派的政治活动。由此可见,立宪派
A. 善于投机使革命潜伏着危机
B. 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C. 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胜利进程
D. 在革命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07年8月,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创办机关刊物——《中兴日报》,胡汉民为其撰写发刊词,指明其创办《中兴日报》的目的是要在华侨中间宣传爱国、爱民族的学问,促使每个华侨爱民族、爱国家,恢复汉人统治的中国。这体现了革命派
A. 科学的革命纲领
B. 在海外有广泛的影响力
C. 鲜明的反清立场
D. 对革命道路的理性探索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6年,陈独秀强调,在国民革命阶段,共.产.党“应该彻头彻尾表示独立的在野党态度”,要“严厉取缔党中机会主义做官热的倾向”,限令已担任县长的共.产.党员立即辞职,否则开除党籍。这说明陈独秀
A. 主张独立领导工农群众运动
B. 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 忽视了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D. 坚持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日本发动九•一八侵华事变后,红七军团高举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帜,于1934年7月7日从瑞金出发,孤军深入闽、浙、皖、赣等地,历时4个月,行程3200余里。11月初,与闽浙赣红十军胜利会师。红七军团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 积极配合国民政府共同抗日
B. 威胁日军占领的南方中心城市
C. 配合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
D. 缓解中央红军的军事压力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下图显示了八路军将领左权被列入“国军”抗战殉国将领名单。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编制反映了

A. 民族危难关头国共团结御侮
B. 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取得合法地位
C. 国民党乘机取消共.产.党部队番号
D.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32年,国民政府决定将上海、华阴、开封、德州、大沽等兵工厂停办,机器分运巩县、济南和汉阳兵工厂。1935年6月蒋介石指示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设法改运于川黔两地,并须秘密陆续运输,不露形迹。”这一做法
A. 加速了日本侵华步伐
B. 意在全力“围剿”红军
C. 导致了经济比例失调
D. 旨在为持久抗战做准备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45年10月19日,民盟与中共达成相互交换情报和资料的共识,民盟将给《新华日报》资料室另行抄送一份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各地政治、军事情报及有关教育、文化、农民等的资料。同样,共.产.党也将《新华日报》刊发的有关资料送给民盟的报社。这说明
A. 统一战线是重要的斗争策略 B. 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人心
C. 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受到认可 D. 共.产.党也不具备和谈诚意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公社军事代表克吕泽烈在致国民自卫军的通告中指出:“不要忘本……我们过去是劳动者,今天仍然是劳动者,将来也还是劳动者。我们正是因为代表道德反对邪恶,代表克己奉公反对滥用职权,代表廉洁清正反对腐化堕落,所以才获得胜利的——这点千万不可忘记。”这主要体现了巴黎公社的
A.团结联合的精神 B.普遍的民主精神
C.关注民生的精神 D.甘为公仆的精神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列宁曾说:“对于一个真正的革命家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夸大革命性,忘记适当地和有成效地运用革命方法的限度和条件。如果丧失清醒的头脑,一心设想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而且应该用革命方式解决种种任务,那他们就会毁灭。”这表明列宁认为
A. 革命要坚决采取暴力方式完成革命任务
B. 要根据形势发展不断调整革命的对策
C. 十月革命就是采取了革命与妥协的方式
D. 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措施夸大了革命性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48年5月,中国民主同盟临时总部响应中国共.产.党“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认为政治协商和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是一切民主党派和民主团体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也是民盟“一贯的奋斗方针”,并明确提出新政协应由“中央来召集”。这说明
A. 民盟由参政党转变为执政党
B. 新中国成立的民意基础扩大
C.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D. 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确立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看完《血战台儿庄》之后,蒋经国说:“从这个影片来看,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不久,台湾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公开往来的序幕从此揭开。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血战台儿庄》可以作为徐州会战的一手史料
B. 历史共识助推两岸关系发展
C. 是否认同国民党抗战是国共两党分歧的焦点
D. 优秀文化作品决定历史走向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以下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949年新政协《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夫妇,并说:“目前中美两国之间的问题要跟尼克松解决;如果尼克松访问中国,将高兴地同他谈;他当作旅行者也行,当总统也行。”毛.泽东此举意在
A. 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B. 寻求新的外交战略平衡点
C. 缓和新中国周边的紧张局势
D. 解放台湾完成国家的统一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歇尔的接班人——国务卿艾奇逊将马歇尔计划描述成“我们作为人类的职责”,但从来没有认为它“主要是国家机构的私利”。苏联批评家和西方的观察者在认识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动机时戏剧性诠释了私利和统治的不同含义。这种现象表明历史解释
A. 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B. 不能作为研究历史的史料运用
C. 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
D. 受解释者立场及所处环境制约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92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决定向海外派兵的PKO决议后,先后派遣自卫队参加了在柬埔寨、户旺达和莫桑比克以联合国名义进行的维和行动。这说明日本( )
A.极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B.追随美国进行外交活动
C.为谋求政治大国创造条件 D.军备力量已经空前强化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国家主席习.平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演讲中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70多个国际组织派出代表参加论坛,其中包括联合国秘书长、世界银行行长、国际货币基余组织总裁等。“一带一路”战略赢得肯定和支持是因为
A. 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
B. 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
C. 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D. 全球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31.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颁发了《唐律·仪制令》,其中一条规定:“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后来依据这些原则衍生出一些具体条款:“不得在街市走马”、“不得在人众中走马”的规定,后世演化成为“限速”和“人车分流”等现代交通规定;“以船载客,需事先订价,不得超载”的规定,在现代演化成为“禁止超载”的规定;“不得在中流索价”的规定,演化成为保护乘客交易安全的现代条款。此外,唐代对交通违法的处理十分严厉,《唐律杂律》中亦载:“诸违令者,笞五十,别式减一等。”由此可见,在唐代,我国的交通管理立法原则已经和现今相差无几。
材料二罗马帝国的道路多为军备所设置,骑士们上马首先要从左侧进行,左侧路基会稍高些便于上马,所以演变成为骑士“靠左走”。罗马帝国对外扩张将“靠左走”的“交通规则”带到了整个欧洲。在1300年,罗马教皇卜尼法八世宣称“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时他还规定,来罗马朝圣者需要靠左侧行走。欧洲的贵族仍大多保持靠左行走的习惯,而农民在赶车挥鞭之时,坐在左边更顺手些,所以更多地选择从下面行驶。欧洲在18世纪中期以前没有明确的交通法律,主要依靠的是欧洲各国的习惯。
——以上材料摘编自《道路交通规则起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交通法规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西方交通法规特点不同的原因并说明对中西方产生的影响。
32.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代表人物

对于中国形象的认知或评价

BC5世纪

希腊史学家

“东方文化是一切文化和一切智慧的摇篮。”

4世纪

希腊史学家马尔塞林

“赛里斯国疆域辽阔,沃原千里……物产也很丰富,有五谷杂粮、干鲜水果、牛羊牲畜,真是应有尽有,品繁而量众。’

1304年

法国传教士孟特高维诺

“世界上没有任何国王能够以其帝国的辽阔疆域、人数众多的居民及其巨额财富而与大汗相媲美。”他服膺于中国人的宽容。

1739年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广阔、最美丽、人口最多、管理得最好的国家”。“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1793年

英方使华代表马戛尔尼

“如果中国禁止英国人贸易或给他们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英军只需几艘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1895年

威廉二世

欧洲主要国家的统治者们不约而同地收到一幅寄送的油画,幅名叫《黄祸》的画上,代表德、俄、英等7个西方国家的女神,正拿着式器准备抵御即将来临的来自东方的进攻。在远方滚滚烟尘中,类似佛陀的恶神驾驭东方恶龙正在逼近。

1993年

美国芒罗

“中国龙已经觉醒,全世界将面临威胁。”

1997年

日本堂义宪

“面向21世纪,中国朝着再度成为世界中心的目标迈出了一步。”



——摘编自《世界新闻报》文章《外国人看中国2500年——西方眼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上表为公元前5世纪~公元20世纪外国人对于中国形象的认知和评价。从表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33. 简答题 详细信息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
——摘编自黄昊《杨度研究述评》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度富有传奇彩色的主要人生经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度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