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十中2019年高三物理上半年期中考试网上考试练习

1. 详细信息
一汽车刹车可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2m/s,加速度为2m/s2,运动过程中,在某一秒内的位移为7m,则此后它还能向前运动的位移是:
A. 6m B. 7m C. 9m D. 10m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带有孔的小球A套在粗糙的倾斜直杆上,与正下方的小球B通过轻绳连接,处于静止状态,给小球B施加水平力F使其缓慢上升直到小球A刚要滑动。在此过程中

A. 水平力F的大小不变
B. 杆对小球A的支持力不变
C. 杆对小球A的摩擦力先变小后变大
D. 轻绳对小球B的拉力先变大后变小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电荷量为Q1和Q2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x轴上的O、C两点,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零,x轴上各点电势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A. Q1带负电,Q2带正电
B. G点处电场强度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
C. 将带负电的试探电荷自G点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不能到D点
D. 将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D点沿x轴正方向移到J点,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甲所示,物块的质量kg,初速度m/s,在一水平向左的恒力作用下从点沿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某时刻恒力突然反向,整个过程中物块速度的平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A. 0~5s内物块做匀减速运动
B. 在时刻恒力反向
C. 恒力大小为10N
D.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跳台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图为一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轨道示意图,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从起点由静止开始自由滑过一段圆心角为60°的光滑圆弧轨道后从A点水平飞出,然后落到斜坡上的B点。已知A点是斜坡的起点,光滑圆弧轨道半径为40 m,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运动员的质量m=50 kg。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从起点运动到B点的整个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B.运动员到达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000 N
C.运动员到达A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104 W
D.运动员从A点飞出到落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 s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光滑圆环半径为R,圆环上套有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球A、B(均可看做质点),且小球A、B用一长为2R的轻质细杆相连,在小球B从最高点由静止开始沿圆环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增加的机械能等于B球减少的机械能
B.A球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B球减少的重力势能
C.A球的最大速度为
D.细杆对A做的功为mgR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嫦娥工程分为三期,简称“绕、落、回”三步走。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是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该卫星先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再经变轨后成功落月。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B. “嫦娥三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大小为
C. 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D. 在月球上发射月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为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两水平平行金属板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板长为 L 间距 d,在距板右端 2L 处有一竖直光屏,D 为理想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让一带电量为 q、质量为 m 的粒子从两板左端连线的中点O以水平速度射入板间,粒子飞出电场后垂直打在屏上。则

A. 电场强度大小为 3mg/q
B. 质点在板间运动的过程中与它从板右端运动到屏的过 程中速度变化相同
C. 若仅将滑片 P 下移,再让该粒子从O 点以水平射入,粒子打 在屏上位置在中心线下方
D. 若仅将板间距增大,再让该粒子从 O 点以水平射入,粒子仍垂直打在屏上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ABC为两有界匀强磁场的理想边界,三角形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三角形外的磁场(足够大)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B.把粒子源放在顶点A处,它将沿∠A的角平分线发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初速度为v0的带负电的粒子(粒子重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v0=,则粒子第一次到达C点所用的时间为
B. 若v0=,则粒子第一次到达C点所用的时间为
C. 若v0=,则粒子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为
D. 若v0=,则粒子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为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一个物体碰后速度变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 0时,两物体的距离为1 m
B. t = 2.5 s时,两物体的距离为4.5 m
C. 两物体间的碰撞为完全弹性碰撞
D. 碰撞前,地面对两个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11. 实验题 详细信息
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将橡皮筋改为劲度系数为400N/m的轻质弹簧AA',将弹簧的一端A'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不可伸长的细线OA、OB、OC,分别固定在弹簧的A端和弹簧秤甲、乙的挂钩上,其中O为OA、OB、OC三段细线的结点,如图1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弹簧AA'伸长1.00cm不变

(1)若OA、OC间夹角为90°,弹簧秤乙的读数是______N(如图2所示),则弹簧秤甲
的读数应为________N.
(2)在(1)问中若保持OA与OB的夹角不变,逐渐增大OA与OC的夹角,则弹簧
秤甲的读数大小将_____,弹簧秤乙的读数大小将________。
12. 实验题 详细信息
某同学欲将量程为300 μA的微安表头G改装成量程为0.3 A的电流表。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
A.微安表头G(量程300 μA,内阻约为几百欧姆)
B.滑动变阻器R1(0 ~ 10 kΩ)
C.滑动变阻器R2(0 ~ 50 kΩ)
D.电阻箱(0 ~ 9 999 Ω)
E.电源E1(电动势约为1.5 V)
F.电源E2(电动势约为9 V)
G.开关、导线若干
该同学先采用如图甲的电路测量G的内阻,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甲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图中最右端所对应的位置;

②断开S2,闭合S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使G满偏;
③闭合S2,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G的示数为200 μA,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电源应选用_________(填“E1”或“E2”),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填“R1”或“R2”)。
(2)若实验步骤③中记录的电阻箱的阻值为R,则G的内阻Rg与R的关系式为 Rg =______。
(3)实验测得G的内阻Rg = 500 Ω,为将G改装成量程为0.3 A的电流表,应选用阻值为_____Ω的电阻与G_____(填“串联”或“并联”)。
(4)接着该同学利用改装后的电流表A,按图乙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某次测量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1.20 V,表头G的指针指在原电流刻度的250 μA处,则Rx =_______Ω。
13.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空中固定一粗糙的水平直杆,质量为m = 0.6 kg的小环静止套在杆上,现对小环施加一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的拉力F,拉力F的大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小环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求:

(1)小环加速度a0的数值;
(2)小环和直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14.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一、三象限分布存在匀强电场E1、E2,电场E1的场强大小为,方向与x轴负方向成60°斜向下,电场E2的场强大小未知,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30°角斜向上,比荷为1.0×105 C/kg的带正电粒子a从第三象限的P点由静止释放,粒子沿PO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O点的速度为104 m/s,不计粒子的重力。

(1)求P、O两点间的电势差;
(2)粒子a插进入电场E1时,在电场E1某位置由静止释放另外一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粒子b,使两粒子在离开电场前相遇,若相遇时所需时间最长,求在电场E1中由静止释放的带电粒子b的初始位置坐标。
15.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如图甲所示,下表面光滑的长木板B静止放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3=1.0 kg的物块C放在长木板的最右端,质量为m1=0.5 kg的物块A从距长木板B左侧s0=9.5 m处以某一初速度向长木板运动。一段时间后物块A与长木板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以长木板B开始运动作为计时起点,长木板B和物块C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物块C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长木板B的质量m2;
(2)物块A的初速度v0;
(3)A静止时,系统A、B、C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Q。
16. 解答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xoy直角坐标系中,MN与水平x轴平行,在MN与x轴之间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坐标平面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场强度E=2N/C,磁感应强度B=1T,从y轴上的P点沿x轴方向以初速度v0=1m/s水平抛出一带正电的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2×10-6kg,电荷量q=1×10-5C,g取10m/s2。已知P点到O点的距离为d0=0.15m,.MN到x轴距离为d=0.20m.(π=3.14,=1.414,=1.73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求小球从P点运动到x轴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θ;
(2)求小球从P点运动至MN边界所用的时间;
(3)当小球从P点运动到x轴时撤去电场,求小球到达MN边界时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