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附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水是生命之源。下图中“国家节水标志”是
A. B. C. D.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称量10.05g固体
C. 量取5.5mL液体
D. 过滤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广口瓶上,化学式标注正确的是
A. B.
C. D.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 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 a=56% B. b=6% C. c=17% D. d=8%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丁一定是化合物 D. x的值是7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CO2和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A. 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B. 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都能燃烧
C. 用途:CO2用于灭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作燃料、冶炼金属等
D. 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的是

序号

物质

性质

用途

A

干冰

升华时吸收热量

制冷剂

B

活性炭

吸附性

防毒面具

C

氧气

助燃性

医疗急救

D

木炭

可燃性

做燃料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验满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0株洲5).下列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或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中,表示错误的是

A. 剧毒品 B. 爆炸品 C. 禁止放易燃物 D. 禁止吸烟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实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

A.硫粉 B.煤粉 C.面粉 D.石灰石粉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8年12月,济南迎来了全国文明城市复评,济南文明城市的建设也将由城市文明向全域文明转变,城乡接合部、“三高”沿线是整治重点。下列做法不利于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的是(  )
A.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B. 加大工地扬尘治理,使用雾炮车抑制扬尘产生
C. 增加住宅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D. 工业污水排入黄河,降低生产成本
13. 填空题 详细信息
(1)如图所示,向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

(2)用扇子扇煤炉火焰,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
A空气流动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4. 实验探究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图。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1)A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O2可用排水法收集,其原因是________。

(1)B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B中长颈漏斗底端伸入液体内的原因是________。


1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尽力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生活中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例如,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
C.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
16. 科学探究题 详细信息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如下图所示

(1)同学们点燃蜡烛观察到哪一层火焰最暗_____;如图一,将一小木条平放入火焰,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实验时他们观察到小木条燃烧起来了,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是_____。
(2)如图二,同学们将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如果将干而冷的烧杯换成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这两个实验说明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
(3)如图三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如图四冷碟子底部得到的物质是_____。
实验二: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倒扣上一个大烧杯并分别用氧气和一氧化碳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内蜡烛从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

(4)燃着的蜡烛扣上烧杯后出现的现象是_____。
(5)表示一氧化碳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填图中曲线编号);蜡烛完全熄灭后烧杯内氧气是否消耗完_____(填“消耗完”或“没消耗完”)。
(6)曲线②前30s和120s后变化都不大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
17. 计算题 详细信息
某化学兴趣小组取部分变质的(含杂质)样品4.0g投入200.0g水中,充分搅拌,通入足量,溶液质量与反应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则:

(1)全部转化为时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g;
(2)4.0g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通入时,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精确到0.1%).若所取样品中的没有完全溶于水,对最后的计算结果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