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度高三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零模语文试卷完整版(北京市怀柔区)

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传统节日经过了几千年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展现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其中二十四节气在民俗节日构成中至关重要。在这里,“节”的概念正是把岁时季候的渐变过程分解成像草节、竹节一样的间距,把节气相互交接的时间叫做“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因此,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中国人生产与劳作的独特印记,是在农耕文明语境中,由年月日时和气候寒暑变化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以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循环往复规律确认的。中国的传统节日还与月亮的运行有关,特别注重一年十二个月的朔望,望日即每月十五,例如正月十五“元宵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中国人把自己的生活节拍与大自然的月圆月缺紧密协调起来,表达了中国人和合与圆满的理念追求。另外,中国的传统节日还反映了中国人思维与记忆的方式,在中国人的节日观念中月日数字代码的重叠是吉祥的神秘数字,人们在许多零散的吉日、祭日中习惯性地选定了月日代码数字相互重叠的日子,作为节日流传下来。例如,“正月正”大年节,“二月二”春龙节(俗称“龙抬头”日),“五月五”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等。
虽说传统节日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在现实中却有着巨大的文化反差,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与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我们的很多传统节日中断了,有些甚至名存实亡。如今过节,商业炒作越来越火,通常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节日本身的意义却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摒弃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除夕之夜就是年夜饭,中秋节就是月饼,端午节成为粽子的展销,元宵节成为汤圆的展示……当每一个节日都只剩下一种食品,其文化内涵被掏空,节日氛围也将日益稀释,那么,传统节日在人们眼中也就变得单薄苍白了。
与传统节日式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似乎越来越热衷于过“洋节”,例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当然商家和媒体的推波助澜是很明显的,巨大的商业利益使他们不遗余力地发动一切力量来营造这些文化庆典的火热氛围。或许我们不必过多指责民众对“洋节”表现出的热情,但是,对此进行深刻的思考却是必要的。我们在复兴传统节日的时候,惯性地以“法”和制度来铺设复兴的道路,却忽略了对传统节日的根基——文化渊源的守护。文化是相连的,文化也是衍生的,在缺乏文化自觉的状态下复兴传统节日,“法定”只能沦为形式主义的一次文化操演。
(《尴尬的传统节日》仲富兰,有删改)
材料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中国人从小就会背诵的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入选世界非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 甲 (决定/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方法,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几千年来,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也是传统历法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出席本届常会的中国政府代表团表示,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 乙 (认同/认可)的重要载体,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丙 (凸显/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选自《科技日报》记者 游雪晴)
材料三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这首《二十四节气歌》的第三句说的是惊蛰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自此,大地开始变得有声有色。唐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必不可少的是一些民俗活动。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人们崇奉惊蛰的节气神“雷神”。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贴上雷神的招贴画,摆上供品,或者去庙里燃香祭拜。有的地方还会出门擂鼓,因为鼓声与雷声很相似,这也是对“祭雷神”的一种呼应,核心意义还是祈求吉祥。在浙江宁波,农户在这天要拿着扫帚到田间举行扫虫的仪式。此外,各地也有“炒虫”习俗,比如陕西人炒黄豆,广西的瑶家炒玉米,江苏瓜洲炒糯米,福建的客家人炒豆子、炒麦子,取的皆是“炒虫”、“驱虫”之意,提醒人们要及时灭虫除害。如今,农耕方式的改变,节气基本名存实亡,将来节气很可能会变为文化遗产存于书面记载之中。
(取材于“惊蛰”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此是贬义词,指打着文化的招牌大搞经济发展。
B.推波助澜:贬义词,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C.氛围:“氛”字读作fēn。
D.必要:“必”字书写的第四笔是“丶”。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拥有巨大的文化价值。
B.二十四节气在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构成中至关重要,体现了在农耕文明中生产与劳作的重要性。
C.中秋节、元宵节是与月亮有关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定在望日,表达了中国人和合与圆满的理念。
D.端午、七夕等传统节日,月日代码数字相互重叠,数字相叠,读起来顺口,便于人们思维与记忆。
【3】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赤壁赋》中写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七月既望”,点明苏轼游赤壁是在农历七月十六日。
B.当文化内涵被掏空,只剩下“吃”的文化时,传统节日在人们眼中自然变得单薄苍白,说明人们的追求已经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
C.“洋节”日益火爆,离不开媒体和商家的推波助澜,因而民众只要联合起来,一致抵制媒体和商家的炒作,就可以从根源上拯救传统节日。
D.从文化渊源角度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并不缺乏节日文化资源,与之相比,在缺乏对西方文化认知的中国,所谓的“洋节”应该处于劣势。
【4】下列为“材料二”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入选世界非遗名录 B.中国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
C.农业气候历——二十四节气 D.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二十四节气
【5】在“材料二”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决定 认同 凸显 B.决议 认同 彰显
C.决议 认可 凸显 D.决定 认可 彰显
【6】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惊蛰”节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歌》的第三句说的是“惊蛰”节气,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它和立春、雨水、春分、清明、谷雨同属春天节气。
B.“惊蛰”为每年阳历的3月5日或6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的“二月节”是指农历,二者在时间上并不矛盾。
C.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很重视“惊蛰”节气,为此创作了很多谚语和诗歌,这些创作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D.“惊蛰”这一天,各地的民俗活动,无论是 “祭雷神”,还是“炒虫”,都表达了农民祈求风调雨顺、灭虫除害的美好愿望。
【7】“惊蛰”闻雷,有喜有忧,下列谚语表达情感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惊蛰闻雷米如泥
B.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
C.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D.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
【8】根据材料一,概括传统节日渐行渐远的根本原因,并从此角度出发,在上述材料提到的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惊蛰节气除外),谈谈如何对该节日加以传承。
2.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莽传
节选一
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元后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辅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马,语在《元后传》。唯莽父曼蚤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凤且死,以托太后及帝,拜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
久之,叔父成都侯商上书,愿分户邑以封莽,及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骑校尉箕闳、上谷都尉阳并、中郎陈汤,皆当世名士,咸为莽言,上由是贤莽。永始元年,封莽为新都侯,国南阳新野之都乡,千五百户。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宿卫谨敕,爵位益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故在位更推荐之,游者为之谈说,虚誉隆洽,倾其诸父矣。敢为激发之行,处之不惭恧( nǜ)。
莽兄永为诸曹,蚤死,有子光,莽使学博士门下。莽休沐出,振车骑,奉羊酒,劳遗其师,恩施下竟同学。诸生纵观,长老叹息。光年小于莽子宇,莽使同日内妇,宾客满堂。须臾,一人言太夫人苦某痛,当饮某药,比客罢者数起焉。尝私买侍婢,昆弟或颇闻知,莽因曰:“后将军朱子元无子,莽闻此儿种宜子,为买之。”即日以婢奉子元。其匿情求名如此。
节选二
于是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王舜、王邑为腹心,甄丰、甄邯主击断,平晏领机事,刘歆典文章,孙建为爪牙。丰子寻、歆子棻、涿郡崔发、南阳陈崇皆以材能幸于莽。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党与承其指意而显奏之,莽稽首涕泣,固推让焉,上以惑太后,下用示信于众庶。
节选三
于是莽为惶恐,不得已而起受策。策曰:“汉危无嗣而公定之四辅之职三公之任而公干之群僚众位而公宰之功德茂著宗庙以安盖白雉之瑞周成象焉。故赐嘉号曰安汉公,辅翼于帝,期于致平,毋违朕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事诸父 事:侍奉
B.处之不惭恧 惭恧:惭愧
C.孙建为爪牙 爪牙:帮凶
D.微见风采 微:略微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凤且死,以托太后及帝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比客罢者数起焉
固推让焉
C.久之,叔父成都侯商上书
党与承其指意而显奏之
D.莽色厉而言方
吾尝终日而思矣
【3】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
他分出车马和轻暖的衣物,施舍救济宾客,以致家里没有多余的衣物
B.故在位更推荐之,游者为之谈说,虚誉隆洽
所以身居要职的人更加推荐他,游历四方的人为此到处谈论,他的名声传遍朝野
C.莽休沐出,振车骑,奉羊酒,劳遗其师,恩施下竟同学
王莽在休假时,驾起车马,带着羊和酒,去慰劳侄子子光的老师,连他的同学也一并馈赠
D.上以惑太后,下用示信于众庶
对上用来迷惑太后,对下用来向广大平民百姓显示诚信
【4】根据节选一第一段的内容,用四个四字词语概括王莽是怎样的一个人。
【5】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引用孔子在《论语·颜渊》中的“色取仁而行违”一句来评价王莽,意思是说王莽是表里不一、骗取名望之人。对这一评价,你是否赞同?请从选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
【6】用斜线(/)给文言文划曲线部分断句
策曰:“汉危无嗣而公定之四辅之职三公之任而公干之群僚众位而公宰之功德茂著宗庙以安盖白雉之瑞周成象焉。故赐嘉号曰安汉公,辅翼于帝,期于致平,毋违朕意。”
3.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①
唐•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注释:①湖口,即鄱阳湖口,唐为江州戌镇,归洪州大都督府统辖。这首诗约为张九龄出任洪州都督转桂州都督前后所作。此时他骤失宰相的依靠,却获皇帝的恩遇。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仿佛来自半天之上。“万丈”指山高,“迢迢”谓天远,从天而降,气势不凡,而“红泉”、“紫氛”相映,光彩夺目。
B.颔联写瀑布的风姿:青翠高耸的庐山,杂树丛生,云气缭绕。远望瀑布,或为杂树遮断,或被云气掩住,不能看清全貌。
C.颈联用了比喻的手法写瀑布的神采声威。阳光照耀,远望瀑布,若彩虹当空,神采高瞻;天气晴朗,又似闻声响若风雨,声威远播。
D.这首山水诗,旨在赞美瀑布景象。所写瀑布水,来自高远,穿过阻碍,摆脱迷雾,得到光照,更闻其声,积天地化成之功,不愧为秀中之杰。
【2】下列诗句与“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采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遥看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B.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雪》
【3】这首诗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吟咏庐山瀑布的力作。但二者同中有异,请从内容、情感两方面比较两首诗有何不同。
4.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中写到“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写出了瀑布奔腾流过杂树,潇洒脱出云天的气势。“云”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意象,含义非常丰富。屈原的《国殇》中,用“云”来比喻敌人之多,“___________,矢交坠兮士争先”;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用“云”来表达自己无意出仕,对官场的厌倦,“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在千岩万转,惊魂不定之时,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云”写出天气的急剧变化,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用“云”来表达作者希望这场好雨下多下够,下个通宵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消逝的地平线
——纪念古代重阳节“登高”
王开岭
有天,忽然意识到,古人比今人多一股冲动:逢高即上,遇巍则攀。
奇峰巨顶不必说,即便丘峦高阁,也少有无视者,总要上去站一站,临风凭栏,意气一番,感慨几许。
所以,凡山亭江楼,词赋楹句总是爆满。古代好辞章,尤其时空激荡的豪迈与峭拔之文,多与“登高”有关。王勃《滕王阁序》、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望岳》、崔颢《登黄鹤楼》、范仲淹《岳阳楼记》、岳飞《满江红》皆为“高高在上”所得。
在古人那儿,登高眺远,既是抒怀酬志的精神仪式,又是放牧视野、孜求彻悟的心智功课。高,带来大势大象,带来疏旷与飘逸、不羁与宏放,带来生命时空的全景式阅读。视野对心境的营造、地理对情思的熏染,使得“往高处走”有了强烈的召唤力,成了风靡千年的诱惑,于诗家墨客更是一味精神致幻药。
然而,“登高”并非文人独嗜,百姓亦胸有丘壑,尤其在九九重阳,更是趋之若鹜、乐此不疲。
我始终认为,登高节是中国先民一个最浪漫、最诗意的节日。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心旷神怡,菊色爆涨……值此良辰,若不去登高望远、游目骋怀,实在辜负天地、有愧人生。从“登高”意义上说,这几乎是个绝版的节日。今人仅视为“敬老节”,无疑让它的美折损大半,伤了筋,动了骨。
登高节、重阳节、茱萸节、菊花节,乃一回事,但我尤喜“登高”之名。
九九习俗源于战国,古人将天地归于阴阳,阴即黑暗、沉寂,阳即光明、活力,奇数谓阳,偶数谓阴;九乃阳数之首,九月初九,双阳相叠,故称重阳。加上“九”“久”谐音,重阳从一开始便是欢愉之词。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云:“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后来,重阳节又繁殖出了一串新解:除凶秽,招吉祥;延年益寿,祈福求安。仪式也愈加丰富:饮菊花酒、贴菊叶窗、佩茱萸草、吃重阳糕、祭先祖、送寒衣……但有个核心不变:登高。
登高,除赏秋,亦有惜时别离之意。九九乃秋之尾,尔后草木凋零,虫声偃息,万象复苏要等来年了。此时登高,将谢幕前的风景尽收眼底,将天地之恩默诵于心,颇有依依不舍和立此存念的意思。故有人称九月登高为“辞青”,与三月“踏青”呼应。这种对时令的感情,除去膜拜的元素,很像爱情或友谊。
眼前的欢聚与热闹,会让很多人思念远客和往事,追忆昔日的葱茏年华。当然,对老百姓来说,寻欢仍是兹日最大主题。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李白《九日》)
秋收毕,仓廪实,人心悦,少不了邀友约醉,醍醐一场。唐人孙思邈在《千金方月令》中道:“重阳日,必以糕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即醉而归。”
辞秋,注定是一次丰盛的饯行。
登高的去处,一般是山、塔、楼,所以,在一座古城,大凡能将风景揽入怀中的高处,几朝下来皆成为名胜。对古人来说,若城内或近郊无高处,是非常败兴、非常严重的事。所以,筑阁砌楼便成了古建时尚,“江南三大楼”之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皆受驱于登高揽景的欲望,一俟矗起,则声名大噪,“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某日,走在高楼大厦的街上,我忽然想,早年北京何处适于登高放目?
清《燕京岁时记》记载:“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据说,除以上各处,玉渊潭、钓鱼台也人气颇盛,而慈禧太后去的是北海桃花山。
我盘点了下,清人眼里的这些高丘,如今几乎都荡然无存。若要登高,恐怕得去爬香山或央视转播塔了。鉴于空气清洁度,能瞅多远尚不可知。
有年去福州,夜宿于山宾馆,被告知旁边即有著名的于山和白塔,心中甚喜,顿觉夜色阑珊、地气充沛,睡得特香。翌日拉开窗帘,大吃一惊,那传说中的于山不过一座土丘,连塔算上,高度也不及对面的一栋楼。
千余年来,福州的地标是“三山两塔”,你在城里任一角落,皆可望见这三加二的全景图。历代画家绘福州,只要择五点之一摆画案,出来的全是鸟瞰图。现在,福州人该去哪里登高呢?
我看过记载,至清末,各地的“登高会”依然盛行,长沙的岳麓山、广州的白云山、武汉的龟山、南昌的滕王阁、西安的雁塔……都是著名的雅集地。素无丘山的上海,就把沪南丹凤楼及豫园大假山作为“高枝”来攀。
从前人的心目中是有“高”的,尊高、尚高、仰高,“高”对其人生步履和精神移动有股天然的吸引力。先人所涉足者,多为在野之高、山水之高、天赐之高,先人不仅慕之趋之,还忠实地护高、养高,对身边的高物,不敢随便削弱或降低它,不敢做有损它尊严与荣誉的事。
还有一点,即先人自然之子的秉性。在对时季的敏感、对光阴的惜怜、与自然对话的天赋及能力上,今人皆比先辈逊色得多。我们不仅迟钝,而且寡情。把重阳节改成敬老节,是文明的粗暴,是生存美学的大损失。
当沥青覆盖了旷野,当城市沦为蔽日峡谷,当石阶变成电梯,当丘山被纷纷削平,当天然之巍被化作砖块水泥,世人眼中只剩下了“珠峰”……
我们的刻度变了,视觉和灵魂的刻度都变了;我们所用的尺码,和欲望一样,肥大而粗陋;我们睥睨天下,肆意规划任何想要的海拔,结果,人造的高遮挡了我们的视线,缩小了我们的视野,我们丧失了远方的地平线。
小时候,老师解释“地平线”,我马上就懂,那是日出日落的地方,那是“远方”的代名词。今天,城市的小朋友谁见过地平线?
在心里,我向古代那些平平仄仄、不起眼的“高”致敬,向那漫山遍野赤裸裸的笑声致敬,向那消逝的远方的地平线致敬。
【1】文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趋之若鹜 B.游目骋怀 C.声名大噪 D.荡然无存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古人喜欢登高望远,并为赋作诗,是因为这样的作品更容易成为好词章。
B.普通百姓和文人一样喜欢登高,同样深受精神的熏染而陶醉,并诉诸于文字表达。
C.作者写福州的经历,表达自己对于往昔“登高”之处已经湮没于高楼大厦中的失落之情。
D.本文清新自然的语言,犹如口语,富有表现力;情感深沉,蕴含了一定的哲理思考。
【3】请对文中划曲线的语句作赏析。
当沥青覆盖了旷野,当城市沦为蔽日峡谷,当石阶变成电梯,当丘山被纷纷削平,当天然之巍被化作砖块水泥,世人眼中只剩下了“珠峰”……
【4】本文引用了大量的古代诗词,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5】作者为什么说今人将“重阳节”视为“敬老节”,是将“重阳节”的美“折损大半,伤了筋,动了骨”?
【6】文章的最后三段,作者反复提到“消逝的地平线”,这与本文纪念古代重阳节“登高”有何联系?
6. 作文 详细信息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美”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概念。
请以《红楼梦》为例,从饮食、建筑、诗词文化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带给你的审美感受。
②“平凡的世界苦难多,追梦何惧山水长”,遭受矿难毁容后的孙少平再次回到了煤矿,请你以“中午时分,他回到了久别的大牙湾煤矿”开头,续写一段文字,描述此时的情形。
③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主要人物形象鲜明,就是次要人物也生动丰满。请从《呐喊》《边城》《红岩》《老人与海》四部经典中任选一个次要人物,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写一段抒情文字。
7. 作文 详细信息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消逝的地平线》中提到,因时间推移,“登高”习俗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变化”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变化”常常会发生很多鲜活的故事。
请以“变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细节,有描写。
②据2017年某知名机构调查显示:中国亿万富翁中将近一半的人没有高学历。对此,让人不禁质疑: “知识创造财富”的“真理”还适用于现代社会吗?
对此,你有何理解和认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符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