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宁夏石嘴山市三中)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素和化合物是组成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
B. 胰高血糖素、性激素、生长激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
C. 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低
D. 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高,会出现抽搐症状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说法中有几项是正确( )
①原核细胞的细胞膜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相似
②一个鱼塘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种群
③生物界有的元素,非生物界一定有
④蛋白质的肽链在核糖体形成后,一定要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备其功能
⑤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叶绿体,含叶绿体的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光合作用
⑥抑制膜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药物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⑦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A. 3项 B. 2项 C. 1项 D. 0项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装片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为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为②③⑥
B. 若从图乙转为图丙时,应先向上方移动装片,再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C. 图丙为视野内所看见的物像,则载玻片上的实物应为“6>9”
D. 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实物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7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Joachim Frank,因其发明了单粒子冷冻电子显微镜,这对核糖体结构、功能以及蛋白质三维结构的研究有重要贡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冷冻电镜下细胞内都能看到核糖体 B. 核糖体、病毒化合物成分完全相同
C. 冷冻条件下蛋白质活性会受到抑制 D.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由氨基酸折叠而成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设计验证Ni是必需矿质元素的实验时,设计了下列四组实验,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是( )
A. B. C. D.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将蛋清溶液作如下两种方式的处理,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③过程有水分子的产生,④过程有水分子的消耗
B.③、④过程的处理,都能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遭到破坏
C.①、②过程的处理,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
D.甲、乙两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甲溶液变紫色,乙溶液不会变紫色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细胞之间通过信息交流,保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B细胞与乙细胞上受体化学本质都是糖蛋白
B. 图2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
C. 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必不可少的结构
D. 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为细胞中化合物A与化合物B生成化合物D的过程示意图,C为化学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A为葡萄糖、B为果糖,则合成D的反应是一个放能反应
B.若A为葡萄糖、B为半乳糖,则D为麦芽糖
C.若A为甲硫氨酸、B为甘氨酸,则C可表示为﹣CO﹣NH2﹣
D.若A为腺苷,B为磷酸,则C不是高能磷酸键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素或基团

C

H

O

N

—NH2

—COOH

多肽

202

348

62

53

3

2


推算这种多肽中氨基酸的数目及这些氨基酸中的羧基、氨基数依次是( )
A. 51、52、53 B. 62、53、55 C. 53、54、53 D. 101、54、102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下列物质中,将其中能够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连接成一多肽链(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则此蛋白质分子中所含有的羧基、氨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  )

A. 3、3、2 B. 4、3、3、 C. 3、2、4 D. 2、2、2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8个氧原子
B.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则有3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若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
D.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个H2O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B.由N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有M条肽链,其中X条是环状肽,则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要(N﹣M+X)个水分子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D.某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3,则该肽一定是一种三肽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39肽中共有甘氨酸4个,现去掉这4个氨基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下图,则得到这些多肽至少需要消耗水的数目、这些多肽中至少含有游离氨基的数目以及肽键的数目分别是(  )

A.8、31、35
B.4、5、 31
C.7、4、 31
D.3、32、38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一条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式为CxHyNzOwS(z>12,w>13),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的产物中有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NO2S)、丙氨酸(C3H6NO2)、天冬氨酸(C4H7NO4)、赖氨酸(C6H14N2O2)、苯丙氨酸(C9H11NO2)。求水解产物中天冬氨酸的数目是( )
A.y+12 B.(z+12)/2
C.(w-13)/2 D.w+13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细菌能产生一种单链的“毒性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只能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多肽是一种十肽,含有10个肽键 B.该多肽完全水解后,得到4个谷氨酸分子
C.甘氨酸是分子量最大的氨基酸 D.该多肽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通过检测某种生物体内各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碱基

A

G

C

U

百分含量

24%

27%

35%

14%



A.该生物可能同时含有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该生物体内的A、G、U能参与构成7种核苷酸
C.彻底水解该生物体内的核酸能获得6种产物
D.该生物可能是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来源于一种大型的、具吞噬能力的生物吞进了一种较小的、需氧型细菌(以二分裂方式增殖),被吞进的细菌不仅未被消化分解,而是逐渐生存下来,最终形成了主细胞内的细胞器一线粒体。叶绿体也来源于类似的途径。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叶绿体来源于较小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细胞,比如蓝细菌
B.线粒体、叶绿体内含有的DNA是环状
C.线粒体、叶绿体均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D.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能抑制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①②③④四个框图中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框图①中的生物内都含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等化合物
B. 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染色体,是原核生物
C. 框图③内的生物共有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
D. 框图④内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且都能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提高了气体交换效率
B.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
C. 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D. 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细胞核的核孔、核膜、核仁、染色质均可以发生变化
B.染色质不能称为遗传信息的载体,而只能是DNA的载体
C.细胞核中会发生肽键、氢键、磷酸二酯键的数目变化
D.通过核膜、核孔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小肠上皮细胞跨膜运输葡萄糖的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均是主动运输
B.该细胞内葡萄糖向细胞外运输的方式和神经细胞内K+向细胞外运输的方式不同
C.若肠腔中的Na+浓度降低,会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D.若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缺少Na+葡萄糖同向转运蛋白,则可能导致高血糖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许多植物在种子发育时会储存大量的油脂,这些油积累在油质体中,油质体的产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油脂和淀粉是植物的常见的储能物质
B.油质体中的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
C.图示为光面内质网,还可合成磷脂分子
D.油脂可与苏丹III染液反应显色为红色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U形管中装有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R及S,并被一半透性膜(X)隔开(如下图),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与S相比,R为低渗溶液(即浓度较低)。图a中黑色的深浅即代表浓度高低。当U形管内已达到平衡时,两侧液面及渗透压情况分别是(参看图b) ( )

A.右侧较高,两溶液等渗,即浓度相等
B.右侧较高,且右侧为高渗,即浓度较高
C.左侧较高,且右侧为低渗,即浓度较低
D.两侧高度相等,且为等渗,即浓度相等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所示。右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应是

A.1—乙;2—甲;3—丙
B.1—丙;2—甲;3—乙
C.1—甲;2—乙;3—丙
D.1—丙;2—乙;3—甲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利用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色法测定动物细胞的活力,其基本原理是FDA本身无荧光,可自由通过细胞膜,经细胞内酯酶分解产生荧光素,积累在细胞内并能发出绿色荧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中配制的FDA溶液是一种低渗溶液
B. FDA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C. 荧光素分子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一定范围内,荧光强度与细胞活力呈正相关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为关于农作物A、B在相同土壤中N、P、K三元素肥效实验的结果记录(“+”表示施肥,“-”表示未施肥)(豆科植物可以与固氮微生物共生)。据此结果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农作物A

农作物B

肥料
成分

N

+

-

+

+

-

+

-

+

+

-

P

+

-

+

-

+

+

-

+

-

+

K

+

-

-

+

+

+

-

-

+

+

产量

100

54

83

65

100

100

34

70

55

40



A. 对农作物A来说,N是非必需元素
B. 农作物A可能是豆科植物
C. 对农作物B来说,三种元素中K最重要
D. 两种农作物对N、P、K的需求量基本相同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同学利用紫玉兰、诸葛菜、山茶、茶梅和红花檀木的叶片为材料,放大相同倍数后观察、记录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然后做“质壁分离实验”,记录开始滴加0.3 g/mL蔗糖溶液到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时间并计算平均值。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该实验中的各组材料之间相互对照
B. 各组实验中红花檀木质壁分离的速度最快
C. 山茶细胞体积最大,从接触蔗糖溶液到发生质壁分离的时间最长
D. 细胞液浓度:山茶<茶梅<紫玉兰<诸葛菜<红花檀木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容器 A 中含 0.02 mol·L-1 蔗糖,0.03 mol·L-1 尿素;容器 B 中含 0.01 mol·L-1 蔗糖,0.05 mol·L-1 尿素。A、B 间隔一层半透膜。第一种情况: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第二种情况: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尿素分子通过。当达到动态平衡时,这两种情况下的液面高度情况是( )

A. 一样高,A 高于 B
B. B 高于 A,不能确定
C. B 高于 A,A 高于 B
D. 一样高,不能确定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同学通过下列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用带有一个小孔的隔板把水槽分成左右两室,把磷脂分子引入隔板小孔,使之成为一层薄膜,水槽左室加入钾离子浓度较低的溶液,右室加入钾离子浓度较高的溶液。①若在左、右两室分别插入正、负电极,结果发现钾离子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②若此时在左室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多肽),结果发现钾离子可以由左室进入右室;③若此时再将电极取出,结果钾离子又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缬氨霉素(多肽)可以模拟载体
B.隔板小孔中形成的磷脂分子薄膜有选择透过性
C.插入正负电极可以为钾离子的运输提供能量
D.可说明钾离子的逆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
3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贮存的能量大致相同
B.种子发育过程中,因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N量增加
C.种子萌发过程时,脂肪水解酶的活性很高
D.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3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是科学家所做的一组生物学实验:先向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 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若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
B.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
C.“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的呼吸
D.24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3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Na+—K+泵是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表面的一种载体蛋白,如下图所示,它具有ATP酶活性,能将Na+排出细胞外,同时将K+运进细胞内,维持细胞内外Na+和K+的浓度差。载体蛋白1和载体蛋白2依赖于细胞膜两侧的Na+浓度差完成相应物质的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所示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载体蛋白2可能与细胞内pH的调节有关
C. 图中细胞对C6H12O6和Na+的吸收方式均属于主动运输
D. 图中Na+—K+泵既有运输功能,又有催化功能
3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 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人在寒Na+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式ATP的量增加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细胞所处的能量状态用ATP、ADP和AMP之间的关系式来表示,称为能荷,公式如下:能荷= (ATP+1/2ADP)/(ATP+ADP+AMP),其中AMP为一磷酸腺苷。能荷对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高能荷时,ATP生成过程被抑制,而ATP的利用过程被激发;低能荷时,其效应相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情况下细胞能荷数值小于1
B.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C.细胞在吸收Mg2+时,能荷较高
D.ATP彻底水解产物不能用于酶的合成
3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60年代后,科研人员开始用淀粉酶替代酸来分解淀粉。如图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应先将各组试管溶液pH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
B.pH为3和9的两只试管中的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C.pH为l3的试管调到pH为7后淀粉含量基本不变
D.淀粉酶通过降低淀粉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起到催化作用
3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除了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下图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通透性
B.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与酶自身结构有关
C.非竞争性抑制可以改变酶的结构,使酶不适于结合底物分子
D.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
3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1表示酶促反应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产物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2表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图1中曲线Ⅲ所对应的温度为图2中的m,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曲线Ⅰ、Ⅱ所对应的温度都高于m
B.曲线Ⅰ对应的温度比曲线Ⅱ对应的更接近该酶的最适温度
C.适当升高曲线Ⅰ对应的温度,B点将右移,A点将上移
D.适当增加曲线Ⅱ的酶浓度,C点将左移,A点不移动
3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酶的特性,用某种酶进行了以下四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做图1所示的探究实验时不宜使用过氧化氢酶
B. 做图2所示的探究实验时不宜使用淀粉作为底物
C. 四组实验能够证明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温和性
D. 在pH=5或温度为20 ℃的情况下酶活性下降的原因相同
3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他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一(乳糖浓度为10%)

酶浓度/%

0

1

2

4

5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100

200

实验二(酶浓度为2%)

乳糖浓度/%

0

5

10

20

30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65

65



A. 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
B. 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C. 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D. 实验二若温度升高10 ℃,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4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分析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

A.三个处理条件中b是此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
B.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很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
C.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不同
D.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不可能是酶制剂的量不同
4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 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将一定量的淀粉与淀粉酶进行混合,图中曲线①为麦芽糖生成量情况,曲线②或③为在P点时改变某一条件后所得。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①所示麦芽糖生成速率不断减小说明淀粉酶活性不断降低
B. 在P点时若降低温度会得到曲线③,若提高温度会得到曲线②
C. 在P点时若适当降低pH、将酶换成无机催化剂均会得到曲线③
D. 在P点时若增加一定量的淀粉会得到曲线②
4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将等量的α­淀粉酶(70 ℃下活性不受影响,100 ℃高温下失活)与β­淀粉酶(70 ℃处理15 min即失活)加适量蒸馏水混合,分为甲、乙、丙三组后,分别按下表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步骤

步骤一

25℃下处理

70℃水浴处理15min后取出

100℃下处理15min后取出

步骤二

在25℃条件下甲入等量且足量的淀粉溶液

步骤三

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三组淀粉酶剩余量

淀粉酶剩余量

a

b

c



A.a与b的差值可体现出α-淀粉酶的活性
B.b与c的差值可体现出β-淀粉酶的活性
C.a-b与b-c的大小可用于比较两种酶在25 ℃下的活性
D.丙组按步骤一处理后冷却至25 ℃后,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都有活性

4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叶肉细胞中过程⑤产生的ATP可用于过程⑥中C3的还原
B.酵母菌细胞中过程③⑤进行的场所不同,但都能合成ATP
C.过程①④⑤都需要氧气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
D.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①②③的酶都位于细胞质基质
4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科研人员探究温度对密闭罐中水蜜桃果肉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 h内,果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B.50 h后,30 ℃条件下果肉细胞没有消耗O2,密闭罐中CO2浓度会增加
C.50 h后,30 ℃的有氧呼吸速率比2 ℃和15 ℃慢,是因为温度高使酶活性降低
D.实验结果说明温度越高,果肉细胞有氧呼吸速率越大
4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细胞代谢中某种酶1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产物B与酶1结合使该酶的结构发生改变
B.温度、pH会对酶1、酶2的活性有影响
C.酶1有活性、无活性可以相互转化
D.产物B与酶1结合促进产物A的产生
4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探究氧气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自变量是氧浓度,因变量是CO2和酒精生成量
B.在氧气浓度为a或d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都只有一种
C.在氧气浓度为c时,酵母菌有氧呼吸强度是无氧呼吸强度的3倍
D.实验结果表明,有氧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
4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O2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所示的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分压为B点时的有氧呼吸强度一定大于A点
B.RQ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
C.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的变化而变化
D.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4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甲、乙两个三角瓶中有等量葡萄糖液,向甲加入一定量的酵母菌,向乙加入由等量酵母菌研磨过滤后获得的提取液(不含酵母细胞)。一段时间后,甲乙均观察到酒精和CO2的产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甲乙两个反应体系中催化酒精产生的酶种类相同
B. 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甲瓶内酶的数量可能增多
C. 甲乙两个反应休系中产生等量酒精所消耗的葡萄糖量相同
D. 实验结果支持巴斯德“发酵必须有酵母细胞存在”的观点
50. 详细信息
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 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D点
C. 甲图的a、b、c、d四种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 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5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装置可用来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同时关闭活塞,在25℃下经过20 min 再观察红色液滴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 )

A.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消耗O2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呼吸作用释放CO2和消耗O2的体积之差
B.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C.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D.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
5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为研究淹水时KNO3 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3 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细胞有氧呼吸生成CO2 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基质
B.图中A、B、C 三点中,A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
C.图中结果显示,淹水时KNO3 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减慢作用
D.实验过程中也能改用CO2 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
53. 详细信息
为探究“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三位同学进行了实验设计,下列是实验的基本设计思路,请分别指出前两个实验设计思路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并完善实验三。
(1)实验一: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容器培养。对照组容器内只盛有蒸馏水,实验组容器内盛有用蒸馏水配制的镁盐溶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对溶液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二: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沙性土壤的容器中(沙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对照组浇以含有植物必需的各种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实验组浇以不含镁离子的营养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
①方法步骤
a.将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
b.将一组大豆幼苗放在盛有缺镁的营养液的乙容器中,另一组大豆幼苗放在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若甲与乙中的大豆幼苗均生长正常

若甲中大豆幼苗生长正常,乙中大豆幼苗生长异常


______________
③若欲进一步验证镁一定是必需的无机盐,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详细信息
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淀粉酶A和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温度计等。
实验过程:如表所示。

组别
步骤

1

2

3

4

5

6

7

8

①设置水浴缸温度(℃)

20

30

40

50

20

30

40

50

②取8支试管各加入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min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③另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min

酶A

酶A

酶A

酶A

酶B

酶B

酶B

酶B

④将同组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min


实验结果:图甲是40℃时测定酶A催化淀粉水解生成的麦芽糖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是实验第④步保温5分钟后对各组淀粉剩余含量进行检测的结果。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种)。
(2)若适当降低温度,图甲中P点将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步骤③中淀粉酶的浓度适当降低,为保持图乙实验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填“缩短”“延长”或“不变”)。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单选)
A.酶A在20℃条件时活性较高 B.酶A的活性小于酶B的活性
C.酶B在40℃条件时活性较高 D.大于50℃条件时,酶A部分失活
(5)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该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详细信息
每年八月份是葡萄成熟的季节,人们发现受到碰撞损伤的葡萄易烂。易烂可能与碰撞损伤引起葡萄呼吸速率升高有关。有人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1)实验自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第一步,按装置图中所示进行操作,30 min后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m;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相同时间内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n;
第三步:比较m、n的大小。
(4)预期结果及结论:
如果m<n,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m=n,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m>n,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 详细信息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分组
步 骤

红粒管

白粒管

对照管

加样

0.5mL提取液

0.5mL提取液

C

加缓冲液(mL)

1

1

1

加淀粉溶液(mL)

1

1

1

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

+

+++++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_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_。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___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Ⅱ实验中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_________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
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 详细信息
下图1、图2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几种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小麦种子成熟后期,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___________(上升/下降),进而改变干物质的量,干重的变化主要与_______元素密切相关。
(2)小麦成熟过程中糖类物质之间可以发生转化,淀粉含量增多,用____________试剂检测还原糖的量,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3)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某兴趣小组猜测土豆中可能不含______________酶。为验证这一说法,他们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帮助其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
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Ⅲ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请补充完整)
第一步
第二步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浴加热至60 ℃的水溶液中,水浴保温5 min。
第三步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入C试管混合均匀后,向A、B试管中各加入2 mL,然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预测: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 详细信息
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熵(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体积)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不同。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装置如下图。

关闭活塞,在25℃下经20分钟读出刻度管中着色液移动距离。设装置甲和装置乙的着色液分别向左移动x和y(mm)。x和y值反映了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请回答:
(1)装置甲的小瓶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代表__________________值,y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值。
(3)若测得x=200(mm),y=30(mm),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若要测定已长出一片真叶幼苗的RQ值,则应将该装置放于何种条件下进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使测得的x和y值更精确,还应再设置一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设对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液滴移动方向填写现象和相应的结论(假设该实验呼吸底物全部是葡萄糖):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