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河北省保定市蠡县)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都是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隋朝、元朝、西晋、秦朝 B.秦朝、西晋、元朝、隋朝
C.西晋、秦朝、隋朝、元朝 D.秦朝、西晋、隋朝、元朝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为此,唐太宗
A. 重视发展生产 B. 扩充国学规模 C. 注重虚心纳谏 D. 加强边疆管理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下图),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B. 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政启开元”
C. 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 开凿大运河,造福后世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
A.水排 B.耧车 C.曲辕犁 D.筒车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朝统治者的这种“抚九族以仁”的做法,说明当时( )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C.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和亲”是当时最有效的策略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学习唐朝历史后,有同学认为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如下图所示文物能支撑这位同学观点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公元7世纪时,一位外国人非常羡慕唐朝发达的文化和佛教,制造了1000领袈裟,派人送给唐朝的僧人们。这些袈裟上绣着四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四句话被我国的一位高僧看到,非常感动,后来应邀前往该国。下列选项,正确反映这位高僧的事迹的是( )
A.不畏艰险,前往天竺取回大量佛经。
B.加强了和西域各国的联系,促进丝绸之路的开通
C.为中国和新罗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D.把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等传播到其他国家。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地图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下图反映的政治局面是( )

A.藩镇割据 B.五代十国 C.民族政权并立 D.南北朝分裂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建立与宋并立的辽、西夏、金政权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A. 契丹、党项、匈奴 B. 契丹、党项、女真
C. 党项、女真、鲜卑 D. 匈奴、鲜卑、吐蕃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狼烟起 江山北望,龙旗卷 马长嘶 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歌曲《精忠报国》反映了我国古代著名将领岳飞的戎马一生,下列关于岳飞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B.岳飞被视为抗金英雄,被后人尊崇和怀念。
C.岳飞取得郾城大捷后,达成澶渊之盟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为后代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唐朝时期,书生张三出生在人杰地灵的 A 地(隋朝第二代皇帝三次乘龙舟来这里游玩,最后在这里被杀)。张三寒窗苦读十载,一日他从家乡出发,经运河到京城应试。路上遇雨,避进一老翁家。受到老翁热情款待,老翁为做了一顿香喷喷的占城米饭。
张三经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京城 B 。他看到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和各国侨民,云集到这里,往来的商旅熙熙攘攘。
张三凭一手漂亮的“颜体”楷书和一篇优美的文章及第(考中)。为答谢老翁,他送老翁一套越窑青瓷茶具;还带老翁的儿子到京城游玩,在这里张三朗读了唐诗《忆昔》中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几句,并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1)张三出生在何地?隋朝第二代皇帝是谁?
(2)张三前往京城时,要先后经过哪两段运河呢?京城B地是哪一个城市?
(3)张三漂亮的“颜体”楷书是模仿唐朝大书法家谁的书法?
(4)张三参加的科举考试是由谁创立的?他参加的是当时最重要的科目,你知道是什么科目吗?
(5)张三所朗读的《忆昔》作者是谁?他的诗被称为什么?
(6)上述材料中有一处与唐朝历史不符的知识性错误,请找出来并说明原因。
13.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来年,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1)材料一说明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请你列举出唐朝时中外交流的史实至少二例
(2)宋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结合材料二,分析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
(3)《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试举出一两个原因?
14. 综合题 详细信息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分析探究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1)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材料一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哪件大事?这件事有何历史作用?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2)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个盟约?
材料三: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中国通史》
(3)材料三所反映的民族交融的盛况出现于哪个朝代?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什么新的民族?
(4)依据材料,我国古代各民族的发展与交融,留给我们什么历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