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六校2020-2021年初二期中题免费试卷在线检测

1.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3)__________,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
(4)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5)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________,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钱塘湖春行》中,白居易描写西湖花草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
A. 为了防止恶性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加大了监管力度。
B. 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D. 金秋时节的家乡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脸上都笑开了花。
3.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福建民间文化活动甲(A琳琅满目B.丰富多彩),独具魅力。_________无论是久演不shuāi①(A.衰 B.衷)、大受拥趸青睐的南音及闽剧、高甲戏、布袋戏,还是逢年过节群众性的灯会、巡游等庆祝、祭祀风俗,内容多为规劝尊②(A.zūn B.zhūn)祖孝亲,积德向善,期盼子嗣发达,瓜瓞绵延,乙(A.祈求 B.乞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1)根据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 乙_________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①这些活动不光有海洋文化的印记②特别是儒家文化的血缘基因③由于地缘及历史的发展④更多的则是赓续着中原文化
A.③①④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④②③
4.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用语简洁。
B.颔联以移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变化,是诗人行舟观景时的真实体验。
C.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思乡之叹,直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D.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所作,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变化。
【2】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两幅画面,请任选一幅进行赏析。
5.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完成下面小题。
游高梁桥记
高梁旧有清水一带,柳色数十里,风日稍和,中郎拉予与王子往游。时街民皆穿沟渠淤泥,委积①道上,羸马②不能行,步至门外。
于是三月中矣,杨柳尚未抽条,冰微泮③,临水坐枯柳下小饮。谈锋甫畅,而飚风自北来,尘埃蔽天,对面不见人,中目塞口,嚼之有声。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寒气凛冽,相与御貂帽,着重裘以敌④之,而犹不能堪⑤,乃急归。已黄昏,狼狈沟渠间,百苦乃得至邸,坐至丙夜,口中含沙尚砾砾。
噫!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杂花烂城野,风和日丽,上春⑥已可郊游,何京师之苦至此。苟非大不得已,而仆仆于是,吾见其舛⑦也。且夫贵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为官职也。游客山人所以不得已而至是者,为衣食也。今吾无官职,屡求而不获,其效亦可睹矣。而家有产业可以糊口,舍水石花鸟之乐,而奔走烟霾沙尘之乡,予以问予,予不能解矣。然则是游也宜书,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颠倒而无计算也。
(节选自《珂雪斋集》)
(注释)①委积:堆积。②羸马:瘦弱的马。③泮(pàn):融解,分散。④敌:抵挡。⑤堪:忍受。⑥上春:正月。⑦舛(chuǎn):错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步至门外(____________)(2)百苦乃得至邸(____________)
(3)舍水石花鸟之乐(___________)(4)然则是游也宜书(_____________)
【2】找出下列断句正确的选项。( )
A.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
B.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
C.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
D.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且夫贵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为官职也。
(2)予以问予,予不能解矣。
【4】本文虽题为《游高梁桥记》,但记游的目的和一般的游记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6.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卖板栗的父子
梁艳飞
(1)如往常一样,晚饭后七点半,我来到河堤上散步。我又见到了他。
(2)他在我居住的小区旁的河堤上卖板栗。播音器里重复播放着“板栗,野生板栗,不要钱啊,不要钱。”说是不要钱,当然不是放兜里拿走,而是试试味。连续几年来,他都在这个地方卖板栗,从不间断。
(3)最初记住他,在三年前,源于他的孩子。小男孩坐在贩卖板栗的三轮车前座上,两岁多,正自顾自玩耍。为了孩子的安全,前座已被他用木条围成四方形,坐在其间,下不来,也掉不了。孩子太小,玩耍过后,想要父亲陪伴。见父亲许久不理睬自己,便在那里左转右跳,嗷嗷大哭。可他不想丢了生意,开始一边忙一边大声训斥,想借助声音的分贝大,让孩子乖乖听话、安静地坐下。这时,孩子越发感到委屈,哭声更加响亮,眼泪、鼻涕、污垢,在脸上乱成一团。哭声再响,也扭转不了局面,父亲依然继续他的忙碌,为顾客耐心挑选栗子,语气和善,一脸笑意,与刚刚训斥孩子的口气截然相反。这一刻,赚钱重要。
(4)男人三十岁左右,个子不高、体形结实、皮肤偏黑,明显是在太阳下劳作时间过长形成的。他与顾客交流的声音大,责骂孩子的声音更大,每次见到他,我都会留意那个孩子。有一天,我忍不住上前问他,孩子的妈妈去哪里了?
(5)他说,走了。
(6)走了。他没有多说,只有这两个字。
(7)之后,我见到他们多是在河堤上。他与他,一大一小,相互陪伴,彼此慰藉。在夜色下费力地讨要生活。有时,看到孩子哭泣的脸,我总会多买一些板栗,希望他能早点卖完,好早一点带着孩子回家。
(8)一日傍晚,我见到他们,孩子没有坐在车上,而是在他周围转圈玩游戏。细细一看,孩子腰间捆有一根长长的绳,另一头捆在车架上。为防孩子走失,又不影响生意,他只能将孩子像小狗一样捆在身边。孩子没有同伴,一个人玩,周边灯光昏暗,蚊虫乱飞,近处是父亲的叫卖声、来往不息的人群、嘈杂刺耳的车鸣。远处是若隐若现的村庄和暗黑无边的夜色。摊前人来人往,板栗越来越少,男人忙手中的营生,眼光时不时落在孩子身上。
(9)再过一段时日,河堤上只有他,撞上我四处找寻的眼光,他说,孩子送去了幼儿园,读书去了,那晚,他脸上溢着笑,很轻松,暖暖的,似已卸下千斤重担,他补充了一句,幼儿园全托,钱有点多。脸上依旧溢着笑。
(10)生活中,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隐藏在浩瀚的夜色里,我无法断定他们幸福与否,只希望,他们彼此陪伴,彼此取暖。孩子身在学校,他将与书为伴,不再出现在黑暗的夜里。
(11)河提上,只留父亲一人能继续卖板栗。
(12)炒板栗很香,远远地就能闻见。但愿他们的生活,没有黑夜,只有清香。
【1】下列对这篇散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具体讲述了作者四次买板栗的经历。
B.这篇散文以男人的家庭变故为线索来结构全篇。
C.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卖板栗父子的同情与祝福。
D.这篇散文结尾直接点明了“地摊经济”的繁荣。
【2】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表现孩子三次的变化,时间分别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文中划线的语句。
(1)那晚,他脸上溢着笑,很轻松,暖暖的,似已卸下千斤重担。(提示:“他”因何而“笑”?“千斤重担”指什么?
(2)他将与书为伴,不再出现在黑暗的夜里。(提示:理解句子的含义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
【4】这篇散文第⑦段“彼此陪伴,彼此慰藉”与第⑩段“他们彼此陪伴,彼此取暖”前后照应,请结合文段内容具体分析这种手法的作用。
【5】这篇散文三处加点的地方都提到“钱”。分别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段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7.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19年5月4日,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数千名爱国青年代表冲破军警阻挠, 怀抱“中国向何处去”的深刻追问和思考,高呼“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云集北京天安门,表达他们的爱国激情,一场席卷千百万民众的五四运动就此爆发。
(材料二)
自五四运动开始,我国一代又一代青年秉承五四精神,以浩然正气奏响了荡气回肠的爱国主义壮歌,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挥洒汗水、奋力拼搏。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怀着强烈的正义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以蓬勃伟力推动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他们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中,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推动了中国的文明进步、发展繁荣,以奋勇之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
(材料三)
2019年五四前夕,新华网记者走进100所大学,对近2000名不同专业、年龄、生活背景的大学生进行采访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数据和采访交流绘制出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图谱: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而发起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B.五四运动对中华民族命运的转折、全民族的觉醒、中国社会前进方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C.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振兴、中国人民的幸福,都只能依靠中国青年的奋斗来实现。
D.五四精神放射出了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五四精神,在新时代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2】阅读(材料二),说说五四运动以来中华儿女为民族复兴做了哪些事。
【3】阅读(材料三),说说五四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有何意义。当代大学生主要希望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成功?
8. 详细信息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它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是_______(国名)人。作为新闻记者,他在中国大陆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____________。
9.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答。
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
(《红星照耀中国》)
苏区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彭德怀的?这体现了他们什么形象特点?
10. 作文 详细信息
作文。
我们风华正茂,有时也会遭遇挫折;我们热情开放,有时也会受到猜忌和误会;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有时也会有乌云遮盖;我们是茁壮成长的嫩苗,有时也会遭遇急风暴雨的伤害。但是,我们坚强不屈、坚持不懈,学会了忍耐、理解、宽容……我们在生活中成长。
请以“我在生活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说明:①抒写真情实感,文体不限;②字数不足600字者,酌情扣分;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