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化学考试(北京市)

1. 详细信息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 氮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2. 详细信息
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Zn B.Ag C.Mg D.Cu
3. 详细信息
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A. 米饭 B. 黄瓜 C. 牛肉 D. 苹果
4. 详细信息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 木炭 B. 红磷 C. 蜡烛 D. 甲烷
5. 详细信息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中子数 B. 质子数 C. 核外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6. 详细信息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塑料瓶 B. 纯棉衣服 C. 玻璃杯 D. 羊毛围巾
7. 详细信息
为防止佝偻病、骨质疏松,人体必需摄入的元素是
A. 钙 B. 铁 C. 锌 D. 碘
8. 详细信息
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瓶气体的是(  )
A. 闻气味 B. 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 观察颜色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9. 详细信息
下列数据是一些物质的 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A.液体肥皂 B.西瓜汁
C.酱油 D.柠檬
10. 详细信息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变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1. 详细信息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面粉 B. 牛奶 C. 食盐 D. 植物油
12. 详细信息
下列物质必须密封保存的是
A. 氯化钠 B. 木炭 C. 石灰石 D. 浓硫酸
13. 详细信息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倾倒液体 C. 过滤 D. 称量固体
14. 详细信息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
A. B.2 C.2O D.2
15. 详细信息
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 潮汐能 B. 太阳能 C. 风能 D. 石油
16. 详细信息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P+5O2 P2O5 B.2KMnO4 K2MnO4+MnO2+O2↑
C.2CO+O2═2CO2 D.H2SO4+NaOH═NaSO4+H2O
17. 详细信息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干冰用作冷冻剂 B. 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C. 氧气用于气焊 D.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18. 详细信息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干燥CO2 B. 收集O2
C. 验证CO2性质 D. 监控气体流速
19. 详细信息
金属钛(Ti)抗腐蚀性能好,露置于空气中数年,仍光亮如初。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 TiO2)为原料生产金属钛的步骤主要有:①在高温下,向金红石与焦炭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Cl2),得到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②在稀有气体环境和加热条件下,用Mg和TiCl4反应得到Ti和Mg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中的反应为TiO2+C+2Cl2TiCl4+CO2
B. ②中的稀有气体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C. 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D. 金属钛在常温下不与O2反应
20. 详细信息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21. 详细信息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5℃时,a、b 的溶解度均为20g
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将 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分别向100g 水中加入20ga和 b,升温至30℃,所得溶液均 为饱和溶液
22. 详细信息
已知:Ca(HCO3 )2CaCO3+CO2↑+H2O.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 Ca(HCO3)2 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过程的 CaCO3 不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3. 详细信息
铝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_____元素.
(2)元素周 期 表中 铝 元素 的 信 息如图所示,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

(3)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Al2O3存在,Al2O3属于_____(填字母序号).
A 单质 B 氧化物 C 碱 D 盐
(4)工业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5)铝可制成蒸锅,主要利用铝的延展性和_____性.
(6)药品“氢氧化铝[Al(OH)3]”片剂能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治疗胃酸过多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4. 详细信息
水是生命之源.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_____、过滤水中的杂质.
(2)生活中常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 成的气体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配制 5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葡萄糖溶液,需葡萄糖和 水的质量分别为_____,主要步骤有称量、量取、_____.
25. 详细信息
(6分)二氧化碳不仅能产生温室效应,还能作化工原料.
(1)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 CO2.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膜分离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二氧化硅(SiO2)能用于制造 CO2分离膜.CO2通过此膜后被氨水吸收(如图所示),转化为可作氮肥的NH4HCO3。

①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NH4 HCO3固体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3) CO2形成的超临界 CO2流体可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 C8 H8O3)

①香兰素由 3种元素组成。
②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中,发生的是 变化。
③以上提取香兰素的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
26. 详细信息
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青花瓷瓶 B 橡胶充气艇 C 不锈钢锅
(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 合物”).
(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如图1所示),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_____.

(4)黄铜渣中约含 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图2(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已知:ZnO+H2SO4═ZnSO4+H2O; CuO+H2SO4═CuSO4+H2O
①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Ⅰ、Ⅱ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b.溶液A中ZnSO4 的质量大于CuSO4
c.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
d.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
27. 详细信息
下列字母 A~H 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 2﹣3种元素组成.
(1)A 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无色酚酞溶液遇A的稀溶液变红,A 的俗称是_____.
(2)红色粉末B与气体C反应得到黑色粉末,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D和E均含两种元素.如图所示,将D的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变黄,有气泡产生;烧杯中聚集的肥皂泡能被点燃.E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F、G、H 分别与D的溶液反应,均有水生成.将F的溶液与G的溶液混合,生成 白色沉淀H.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8. 详细信息
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内容
步骤

(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 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 紧瓶塞

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燃烧匙中放入木炭 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 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推入适量H2O2 溶液

推入适量H2O2 溶液


(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_____; 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
(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_____;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_____.

29. 详细信息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通过实验验证、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查阅资料)
①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2NaHCO3 Na2CO3+CO2↑+H2O
③Ca(HCO3)2 易溶于水.
④CaCl2 溶液分别与 NaHCO3、Na2CO3 溶液等体积混合现象(表中的百分数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NaHCO3

Na2CO3

0.1%

1%

5%

0.1%

CaCl2

0.1%

无明显现象

有浑浊

有浑浊

有浑浊

1%

无明显现象

有浑浊

有浑浊,有微小气泡

有沉淀

5%

无明显现象

有浑浊

有沉淀,有大量气泡

有沉淀



(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装置

主要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 1

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 量Na2CO3 和
NaHCO3 溶液,再分别滴加盐酸

2 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

实验 2


向Ⅱ中加入试剂a,向Ⅰ中 加入少量Na2CO3或 NaHCO3 固体,分别加热一段时间

Na2CO3 受热时Ⅱ中无明 显现象
NaHCO3 受热时Ⅱ中出现浑浊

实验 3

向Ⅱ中加入试剂 a,向Ⅰ中 加入少量 5%的 NaHCO3 溶 液,再滴加 5%的 CaCl2 溶 液

Ⅰ中出现浑浊,有气泡产 生Ⅱ中出现浑浊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2中,试剂a为_____.
(3)实验3中,NaHCO3 与 CaCl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CaCl2═_____+_____+_____+H2O
(反思与评价)
(1)实验 2 中,加热 NaHCO3后,试管Ⅰ中残留固体成分可能为_____(写出所有可能).
(2)资料④中,NaHCO3溶液与 CaCl2 溶液混合的现象中,有些只观察到浑浊、未观察到气泡,原因可能是_____.
(3)用2种不同的方法鉴别Na2CO3和NaHCO3 固体,实验方案分别为:
①_____.
②_____.

30. 详细信息
科学研究表明,利用化学反应2Na+H22NaH可实现氢气的存储,计算230g金属钠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_____。
31. 详细信息
某厂烟气中的平均含量为,用硫化钠溶液恰好能吸收该厂烟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求理论上得到溶液的质量(假设烟气中其他成分不能被吸收)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