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 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

1. 其他 详细信息
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
2. 其他 详细信息
作者写北国之秋,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
3. 其他 详细信息
文章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试举例说明。
4. 其他 详细信息
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但为什么又将“悲凉”之情夹杂其中呢?
5. 其他 详细信息
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
6. 其他 详细信息
本文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
7. 其他 详细信息
文中“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是如何交织展现的?
8. 其他 详细信息
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平静,作者的思绪回到现实,似乎可以收尾了,为什么还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和记起《西洲曲》情景的文字?试结合语境谈谈自己的看法。
9. 其他 详细信息
从描写手法方面谈谈文章是如何描绘“荷塘月色”的?
10. 其他 详细信息
本文在结构上有何特色?
11. 其他 详细信息
易错字音
①混(________)沌 ②潭柘(________)寺 ③驯(________)鸽
④一椽(________)破屋 ⑤平平仄(________)仄 ⑥歧(________)韵
⑦颓(________)废 ⑧散文钞(________) ⑨廿(________)四桥
⑩普陀(________)山 ⑪煤屑(________) ⑫蓊(________)蓊郁郁
⑬独处(________) ⑭弥(________)望 ⑮袅(________)娜(________)
⑯脉(________)脉 ⑰酣(________)眠 ⑱斑驳(________)
⑲峭楞(________)楞 ⑳倩(________)影 ㉑梵(________)婀(________)玲
㉒妖童媛(________)女 ㉓鹢(________)首 ㉔櫂(________)将移 ㉕ 纤(________)腰
12. 其他 详细信息
易错字音
㉖数(________)数典忘祖(________)劫数难逃(________)数见不鲜
㉗落(________)落落大方(________)大大落落(________)丢三落四(________)落枕
㉘混(________)混水摸鱼(________)鱼龙混杂
㉙脉 (________)含情脉脉(________)一脉相承
㉚薄(________)如履薄冰(________)薄饼(________)薄荷
㉛曲(________)曲突徙薪(________)曲尽其妙 (________)曲高和寡
13. 其他 详细信息
易混字形
①(tí)(________)笑皆非 (dì)屏息(________)听 (dì)瓜熟(________)落 (dì)(________)结盟约
②(chuán)如(________)巨笔 (yuán)(________)木求鱼 (zhuàn)(________)字 (huì)不容置(________)
③(xiāo)祸起(________)墙 (xiāo)笙(________) (xiāo)(________)洒 (xiào)呼(________)
④(pì)幽(________) (pì)(________)如 (pì)(________)好 (bì)(________)还
14. 其他 详细信息
易混字形
⑤(zhuì)点(______)(duō)(______)拾(chuò)(______)学(chuò)(______)泣
⑥(niǎo)(______)娜(fú)(______)水(xiāo)(______)雄
⑦(qiàn)(______)影(jìng)(______)乱(jìng)(______)妆
⑧(yuàn)(______)女(yuán)潺(______)(yuán)(______)引
15. 其他 详细信息
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横线处。
①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春季里的清风,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___________萎靡之风。(颓唐/颓废)
②春节假期期间,市属公园中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游客体验传统节俗活动,___________节日文化内涵,成为新春游园一大亮点。(领略/领会)
③冬日里的大马士革,天气时常阴晴不定,街道也略显___________。不过,位于核心地段的国家博物馆里参观者仍络绎不绝。(萧条/萧索)
④时值寒冬,北方处处___________。掉了叶子的泡桐树,显露出突兀的鸟窝。(萧瑟/萧索)
⑤这位画家笔下的山水,多为徽徽水,有全景式巨幅,宏阔雄峻中见壮美境界;有边角式小幅,深邃___________中见秀美景致。(幽僻/偏僻)
⑥为了还原古朴____,这部剧的夜戏选择用“蜡烛打光”的方式,使得这部剧颇具生活气息。(风致/风韵)
⑦高原初体验,她夜里辗转反侧,直到凌晨两点才____地睡着,四点多又被惊醒。(迷迷糊糊/模模糊糊)
16. 其他 详细信息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使用的对错。
①这个竞争对手后来居上,迅速占领了技术市场,真可谓祸起萧墙,给我们以沉重打击。(______)
②有些问题,只有在条件具备、瓜熟蒂落的时候,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______)
③中国影视产业迅猛发展,而浮躁的创作风气也逐渐滋生蔓延,这导致影视作品鱼龙混杂,既有精品,也不乏低劣之作。(______)
④《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舆论的焦点。(______)
⑤理解我们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联系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1840年以来的近代史和90多年党的奋斗史,我们要敬畏和感恩历史,不可数典忘祖。(______)
⑥此地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物流出现大面积延误,导致市面上各种相关物资价格上涨,一时间洛阳纸贵。(______)
⑦煤气管道要经常检修,应遵循曲突徙薪之古训,防患于未然。(______)
⑧这个综艺节目的成功是因为歌手们演唱的歌曲各有特色,曲尽其妙,用真诚的演唱呈现最本色的音乐,让观众欣赏到了纯粹的音乐,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______)
⑨他的论文学术价值很高,但发表后并未引起重视,真是曲高和寡。(______)
⑩虽然美式橄榄球不可能像足球那样让伦敦万人空巷,但体育场座无虚席,蓊蓊郁郁的盛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______)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他在回忆祖父的遭遇时,不时拭泪,致词时一度因情绪___________而中断。
(2)他在拿下首场比赛后接受现场采访时,___________地夸奖起教练和自己团队的表现。
(3)这位失独母亲自述说:看见像儿子的人,就会___________跟着,真希望那人就是自己的儿子。
A.不能自已 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
B.不由自主 不能自已 情不自禁
C.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 不能自已
D.情不自禁 不能自已 不由自主
18.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仿照下面语段的描写手法,以“春天”为描写对象写一段话。
要求:调动听觉和视觉,句式与例句大体一致。
例句: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讲究真实性。我们应该有一说一,实话实说,不能牵强附会,借所谓网民之口,说出不经之谈。
B.阅读的信息之间如果欠缺关联性,各种破碎无关的信息纷至沓来,就会将读者淹没在信息汪洋之中。
C.未来会有更多手机软件进入政务、金融等公共服务领域,互联网公司不能忘记自身职责,须知违反法律法规,漠视社会责任,终究会作茧自缚。
D.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里呈现的大都是身边的凡人琐事,但是这些事情中传达着他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谁能否认朱先生的散文不能在平淡中传递真挚的感情呢?
B.种种迹象表明,观望的购房者非但没有像往日那样坚持几日就选择放弃,重新加人购房大军中去,而且从严的政策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信心。
C.在那篇科幻小说中,地表水冻结,动物渴死,植物冻死,人类将面临水源、食物,燃料,黑暗,疾病,强辐射损伤和空气严重污染等问题。
D.当我们仍然存有较浓厚的历史悲情时,很容易在自卑和自负,或者“胜利主义”和“失败主义”之间摆动,一些东西在我们眼里有可能变形。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就不但在情调上,而且在语言上把雅趣和俗趣统一起来了。______________。
①但是,郁达夫却在这里构成了和谐的、统一的情调。
②前面就有茅房、耗子,这里又有稀饭、馍馍、黄犬、大蟹等。
③这是因为他的情感亮点就是把大雅和大俗融为一体。
④这些话语本来就是缺乏诗意的,用在这充满古典的、高雅趣味的文章中,是要冒不和谐的风险的。
⑤郁达夫把秋天写得这么有诗意,赋予它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常的俗语进去。
A. ②①⑤④③
B. ⑤②④①③
C. ②⑤①④③
D. ③⑤②④①
22.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分句。要求句式、内容与画线部分保持一致,语言有文采。
深度阅读似品茗,须细品:在风静人定的夏夜,想起那“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逸致; ,
; , 。
23.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将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中的诗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扩写成一段描写性的文字。要求:保留诗歌原有的意境;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80字。
24.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下面是某中学国庆七日游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25.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节选)
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平伯是初泛,我是重来了。我们雇了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甡国、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这几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如秦淮河的船样。“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篮色的栏杆、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舱前的顶下一律悬着灯彩;灯的多少、明暗,彩苏的精粗、艳晦,是不一的。但好歹总还你一个灯彩。这灯彩实在是最能勾人的东西。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進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我们这时模糢糊糊地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
如《桃花扇》及《板桥杂记》里所载的。我们真神往了。我们仿佛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了。于是我们的船便成了历史的重栽了。我们终于恍然秦淮河的船所以雅丽过于他处,而又有奇异的吸引力的,实在是许多历史的影像使然了。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从东关头转弯。不久就到大中桥。大中桥共有三个桥拱,都很闳大,俨然是三座门儿;使我们觉得我们的船和船里的我们,在桥下过去时,真是太无颜色了。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太息于古昔工程的坚美。桥上两旁都是木壁的房子,中间应该有街路?这些房子都破旧了,多年烟熏的迹,遮没了当年的美丽。我想象秦淮河的极盛时,在这样宏阔的桥上,特地盖了房子,必然是髹漆得富富丽丽的;晚间必然是灯火通明的。现在却只剩下一片黑沉沉!但是桥上造着房子,毕竟使我们多少可以想见往日的繁华;这也慰情聊胜无了。过了大中桥,便到了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这才是秦淮河的真面目哩。
这时正是盛夏。我们下船后,借着新生的晚凉和河上的微风,暑气已渐渐消散;到了此地,豁然开朗,身子顿然轻了—习习的清风荏苒在面上、手上、衣上,这便又感到了一缕新凉了。南京的日光,大概没有杭州猛烈;西湖的夏夜老是热蓬蓬的,水像沸着一般,秦淮河的水却尽是这样冷冷地绿着。任你人影的憧憧,歌声的扰扰,总像隔着一层薄薄的绿纱面幂似的;它尽是这样静静地、冷冷地绿着。我们出了大中桥,走不上半里路,船夫便将船划到旁,停了桨由它宕着。他以为那里正是繁华的极点,再过去就是荒凉了;所以让我们多多赏鉴一会儿。他自己却静静地蹲着。他是看惯这光景的了,大约只是一个无可无不可。这无可无不可,无论是升的沉的,总之,都比我们高了。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下文景物的描写、时空的转换按照游览顺序展开,表现了作者和友人一起夏夜泛舟秦淮河所见、所闻和所感。
B. “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化用李清照词句“载不动许多愁”,将抽象的“梦”形象化,表达了作者的感受,点明了文章主旨。
C. 描绘秦淮河的七板子船,联想到了北京、杭州、扬州的船,写夜晚的清凉,又对比了西湖的夏夜,作者运用衬托的手法,既引发人的想象,又突出了景物的特点。
D. 作者喜欢用叠音词来描写景物,与《荷塘月色》一样,本文运用大量的叠音词,既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景物的特点,传达了作者的感受,又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2】文章第一段末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试分析作者是怎样从不同的感觉角度描写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6. 作文 详细信息
秋天是一个容易引人生发无限感慨的季节。读了《故都的秋》,你有怎样的感慨呢?请围绕“景由心生”这一观点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200字左右。
27.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汴京的星河
叶文玲
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对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飞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
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醇甜。
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要兴奋得大喊大叫。
现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宝。
那是在汴京——开封。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让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
素享声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门如昼的姿颜,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意趣,在灯会中看汴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人,也因了那挂灯的街。
先说那街。
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楼;路那厢,则一色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栅,特别是那雕镂朱漆的木窗棂,很能教人想起白话小说中所写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甚至连门口那长垂的竹帘一动,你都会蓦然一惊:是要走出一位肩搭长巾鼻头抹了点白粉的“酒保”,还是朱钗满头罗裙曳地的“女娇娃”?
且说那人。
也许正月正是“闲月”吧,不大的汴京城竟拥集了这么多的“闲人”。
紧挨着相国寺的小商品市场,设在一条长而又长的窄巷内,天天人头攒动,熙来攘往,那琳琅满目的小摊和形形色色的顾客,还真像升平鼎盛的北宋“相国寺万姓交易”的盛况呢!那儿,摆着那么多卖各色小吃的食摊,香气四溢,烟雾腾腾,碗盏丁冬,吆声大作。那个素享盛名的“第一楼”,更是整日价顾客盈门,座无虚席。这一切,不也大有向以时令小吃著称天下的汴京城遗风么?但是,我晓得,这盛况,这胜景,前些年是断断没有的,假如没有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一向贫寒的豫东农民,能这样衣帽鲜亮亮、脸上油光光地率领举家老小来开封大饱眼福和口福吗?
今年,到开封游逛的人特别多,逛街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来观灯。
再说那灯。
我们抵达之时,虽是正午,却见鼓楼、龙亭这些主要街区,俱已“东风夜放花千树”了。
说也怪,越盼淡月胧明,偏偏日落迟迟,待挨得黄昏近,笑语喧,好心的主人却又劝阻道:此时去观灯,保准你们挨都挨不到跟前!
纵然心急难耐,也只好耐下心来,远远地站在门口,放眼眺望长街,果然是人潮滚滚,黑压压一片。虽未亲临,可是一阵阵传来的欢声笑浪,越发教你心痒痒得如痴如醉了。
好容易等到了“灯火阑珊”时。哦,这话儿也许不算准确,已是灯露生凉月横中天了,兴致浓浓的观灯人,还是一簇簇一队队地蜂拥不绝。
汴京城名不虚传,而汴京人也果有奇术异能!你看那一盏盏巧夺天工的彩灯,真个是收尽了祥云五色荧煌炫转,那千百盏争奇斗俏的灯,一一地当街密密地排列开来,交相辉映,金光四射。近近地看,真是千姿百态,大方光华,直教人眼花缭乱;远远地看,只见高高低低,五颜六色,飞旋流转,闪闪烁烁,道它是银河垂地,一点也不夸张。不信的话,此时你抬头望望中天,平日如练的素月,也悄然失色,端端地消淡了很多光华。
古人观灯,只能欣赏那奇巧百端的扎灯技艺,点的是蜡烛,糊的是绢纸,纵然巧夺天工,也难经风吹雪打;而今的灯,有了科学技术辅佐,自然更加高明。你看那腾跃而起的奔马灯浑身通亮,那纵马奔驰的勇士目光如炬;那能与人对话的机器娃娃灯前趋后仰,憨态可掬;那大书“为民作主”的扇子灯来回穿梭,熠熠生辉。
呵,怪不得,所有的看灯人都不恋恋于那些只有光色,只亮不转的小灯,却把以上那些巨大的,既有传统技巧,又有现代化特色的新鲜有趣的大转灯,密匝匝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点不错,尽管灯节是古代传统,但人,毕竟是80年代的人,现代人最仰慕的还是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啊!
兴尽欲归时,在长街的拐角处,却又见到了一幅教我怦然心动的景象——一间小木楼的门窗呀地一声启开,一根长竿软软地伸将出来,竹竿头上,滴溜溜地悬了一盏八角宫灯,那宫灯虽小,款式却玲珑剔透,做工也极精致细巧。一时间,我没看清灯壁上那悠悠旋转的花卉图样,只觉得像飘过去一簇飞花,一团流云……
我看得呆了,循了那挑灯的手望去,恍恍的灯影下,只见是一个穿猩红雪衫的姑娘。许是那衣衫太红,那灯光太朦胧了,我看不清姑娘的眉眼儿,只见她那笑盈盈的脸蛋儿,被身上那件红衫,手中的那盏红灯,映照成了一团艳艳的红云……
那红云,那灯彩,久久地晃在我的眼前,直伴着我进入梦境。
午夜,我果然重温了少年时的梦——我见那闪闪烁烁的星星,却从天河里飞溅下来,变成了“灯雨”,洒落在汴京城……
(本文有删改)
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