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半年期中考试历史在线测验完整版(2018-2019年天津市杨柳青第一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民意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
A. 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化
B. 尊崇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
C. 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
D. 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
3. 详细信息
《史记·儒林列传》记载,汉初窦太后好读老子书,辕固说:“此是家人言耳。”窦太后说,这怎么能比得上你们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随后惩罚辕固“入圈刺豕(猪)”。汉景帝派人往猪圈里递进一把刀让辕固得以杀猪自存。“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这反映了汉景帝时期
A. 采用儒家思想治国
B. 存在有为与无为的较量
C. 维持无为而治思想
D. 放弃休养生息政策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朱熹向宋孝宗提出了“恤民”“省赋”的主张。他说:“臣尝闻天下国家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省赋,省赋之实在治军。”朱熹意在说明
A. 仁义王道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B. 改善民生与治理军政相辅相成
C. 民本思想以轻徭薄赋为根本
D. 无为而治的观念利于国家统治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以上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关于“君主与百姓关系”的众多论述。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B. 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 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D. 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李贽在《焚书》一书中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李贽的这一思想( )
A. 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B. 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
C. 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D.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念和要求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古希腊众神与人类一样具有明显的家族色彩,包含着一条血缘纽带,诸神形象也与凡人形象没有差别,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
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思想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
A. “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
B.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 “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英国的赫伯特(1583—1648)被誉为自然神论之父,其学说在欧洲影响深远。自然神论谴责宗教中的非理性因素,抨击任何形式的有组织的信仰,自然神论提倡信仰的上帝更像一位理性的神。由此看来,自然神论的重要影响是
A. 推动欧洲的宗教改革 B. 推动欧洲的启蒙运动
C. 促使文艺复兴运动进入新阶段 D. 有利于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字上的所谓美,表面上虽若流连风景,其暗中深处,都藏有这一个因素在内。诗词必须有寄托,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就是为此。”据此,以下诗句中,该评论家认为较为浅薄的是
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下列有关“这一发现”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有助于解释光电效应
B. 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
C. 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D. 促进了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80年代,有人撰文介绍某外国著作,称“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其大旨谓:凡植物、动物之种类,时有变迁……不合时宜者渐渐澌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对上述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该外国著作是《物种起源》
B. 该外国著作的作者是赫胥黎
C. 该文着力传播西方社会政治学说
D. 维新派找到了自己的理论武器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20年代以后,集权国家利用新的大众媒介宣传集权思想,向大众灌输:如果希望民族得救,就必须有强而有力的领袖。这些集权国家的统治者,经常利用两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发明的技术,顺利掌握权力。这两项发明是
A. 电话和照相机
B. 无线电和电影
C. 录音机和电视
D. 网络与电脑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2年世界上第一艘超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沉没,由于该船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通信方式,一千余人中有六百多人获救。当时最有可能采用的通信技术是
A. 有线电报技术
B. 无线电报技术
C. 无线电话技术
D. 电子信息技术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 “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光绪二十年,郑观应的《盛世危言》面世, 朝野震动,各界人士纷纷争阅,求书者络绎不绝,一印再印仍不敷需求,甚至科场考试也常以书中所谈时务为题目。该书畅销的背景是
A.科举考试的改革 B.市民阶层的需要
C.近代工业的兴起 D.民族危机的深重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 )
A. 阶级斗争分析法 B. “三个有利于”标准
C. 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D.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7·广东深圳宝安高三第一学期调研)梁漱溟说:“西方人讲自由、平等、权利,动不动就是有我的自由权,个人的权利放在第一位,借此分庭对抗。但中国不是这样,注重的是义务,而不是权利……”梁漱溟认为当时的中国人(  )
A. 与西方人的文化差别
B.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C. 应该追求“德先生”与“赛先生”
D. 要支持学生五四争权利爱国运动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1896—1931年)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同时期胡适也说治学应“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说明
A.知识界普遍崇尚理性主义
B.新文化运动片面的批判传统
C.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追求
D.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很大
20.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人表现出一种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但是,这种个人的发展并不是由于他自己的过错而发生在他的身上,而是更多地由于一种历史的必然。这种发展并不是只发生在意大利人的身上,而且也发生在欧洲的其他民族身上。
——刘耀春:《雅各布·布克哈特与意大利文艺复兴》
材料二 诚然在民主制下,人民似乎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政治自由并不在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应当经常悬于心目之中的是何谓独立,何谓自由。自由就是做一切法律许可的事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那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别的人都会同样有这个权利。
——摘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
材料三 这个世界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地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的产生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启蒙思想家克服”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的主要手段?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21.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康有为说:“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张之洞认为:留日“路近省费……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1896年,驻日公使裕庚招收13名学生赴日求学,拉开了留日的序幕。日本为中国学生的到来创办了许多特殊学校,一些名校也开始接纳中国学生。留日学生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选拔,自费多……专业以法政、陆军、师范为主,“速成科占60%,进入大学者仅1%”。在留日运动步入高潮时,清政府开始了“新政”,修律立宪、官制改革、军事改革、教育改革次第举行。孙中山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留东学生提倡于先”。《新青年》编辑部的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都曾留日,其中陈、李两人在日本还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摘编自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
材料二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在《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中提出“当此风气既开,似宜亟选聪颖子弟携往外国肄业”。早期留学欧美学生多学船政、驾驶、机械、海军等专业,20世纪初,重点又转向理工等专业。赴欧美留学多采取考试方式选拔,留学费用较有保障,据统计,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11年即有3名中国学生获博士学位,6名学生获硕士学位。
——摘编自郑登云《中国近代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动因和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留日与留欧美学生在学业上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