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一历史月考测验(2019年下半期)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
A.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C.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D. 以农业为主,手工业为辅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吕氏春秋·任地》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畎(沟)。五移无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主要反映了( )
A.耕作技术的进步 B.灌溉技术的发展
C.耕作制度的变革 D.生产工具的进步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A.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 佛教的广泛传播
C. 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0年12月24日至26日,在广东省阳江市体育馆举行“南海一号”文物图片展”。“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体现在
①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
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④制瓷技术的进步
⑤“洋味”十足的瓷器是指珐琅瓷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 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

职业

自耕农·地主

佃农

工场主、雇工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 汉代江南地区 B. 唐代长安地区 C. 明代苏州地区 D. 清代洛阳地区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吴江县的盛泽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 )
A.盛泽镇丝织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明代已开始形成以“市”为标志的商业中心
C.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
D.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②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 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 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 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后因中国之人接济往来,私相教习,违犯严禁,将带出境,以济番人运用……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而授之兵也”。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 反对实行海禁
B. 主张实行海禁
C. 主张扩大火铳、火药的交易
D. 主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了借口,而黄金提供了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 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 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动力
C. 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 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可能正确的是
A. m为700,n为300
B. m为600,n为400
C. m为500,n为500
D. m为800,n为200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
B. 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美国
C. 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
D. 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克思认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殖民掠夺( )
A.给亚非拉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B.有利于落后地区旧制度的瓦解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D.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o”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 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 人口爆炸性增长
C.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 各国间交往密切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
21.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
材料二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粥后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府志》卷三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提炼明朝中后期苏州地区丝织业的发展情况。(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试从两则材料中各摘引最有说服力的一句加以论证。
22.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太湖地区农业史》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23. 详细信息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伴随新航路开辟而来的是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据统计,从1521~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走的黄金为20多万千克,白银为1800万千克。发了财的西班牙国王和贵族从意大利、法国、荷兰、英国的市场上采购商品,大量的贵金属像涟漪似的扩散了。
材料二 拿破仑曾嘲笑英国是一个“小店主”的国家。然而,这个“小店主”用制造业和航海雇佣了整个世界,将资本、生产、销售和市场联成商品经济的巨手,当光荣革命打开了民主和自由的大门之后,这只巨手只是轻轻一送,就把英国推进了一个新天新地。
——《大国崛起英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班牙的做法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新天新地”是指什么?把英国推进“新天新地”的因素有哪些?
24. 详细信息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个以上,从1760~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