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期期末考试无纸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30年后,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变人超为出超,变劣势为优势,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的输入 B.虎门销烟 C.清政府鼓励进口 D.鸦片战争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材料旨在说明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丰富了市场商品种类 D.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B.列强侵略势力沿长江深人到内地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清政府极力搜刮,加捐加税。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由上述材料,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由于
A.鸦片大量流人,威胁人民健康 B.中英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C.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激化社会矛盾 D.第二次鸦片战争严重威胁中国主权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进,战败无可置疑地正明了满人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材料认为洋务运动
A.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B.在历史上没有起到任何积极作用
C.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D.没有实现清政府富国强兵的目的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边知识卡片是某同学学习历史整理的内容,据此判断

A.洋务运动 B.成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要求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在全国实行改革,认为这是“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此时,孙中山的主张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
C.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 D.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 魏源
B. 严复
C. 孙中山
D. 陈独秀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一百年前的这场运动中,“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A. 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B. 农民阶级成为运动的先锋
C.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反对一切外来的西方文化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烟雨楼旁有条红船。习.平总书记曾伫立船旁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话中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A.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B.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D.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8年,毛.泽东说:“有一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城长期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以从来没有的事。”材料中“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主要指的是
A.建立抗日根据地 B.建立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
C.陕甘宁边区 D.建立解放区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会后,中国共.产.党适当开始摆脱了对共产国际的依赖,摆脱了幼年时期的盲目性,成为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这次会议的关键词最合适的是
A.制定纲领 B.国共合作 C.生死攸关 D.开天辟地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张学良在谈到西安事变时说:“我做了一次这样的事,如果我认为国家需要,我还会再做一次!”这说明西安事变
A.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结果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是中华民族局部抗战的开始 D.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重点破坏娘子关、平定段:对边区周围的北宁、津浦、德石、沧石,平汉等铁路,应同时分派足够部队破袭之,阻击可能向正太铁路增援之敌。这份作战命令体现的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 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 D.平津战役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上图的桑叶是中国,蚕是日本;下图的鸡是中国,毛虫是日本),该漫画的寓意主要是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C.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D.地大物博,中国必胜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邓.小平曾经对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作了这样的说明:“他告诉我们,开始必须在内线打,打到一定时候,也就是削弱敌人之后就要打到外线……”“转到外线”的重大行动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毛.泽东在评价一个历史事件时说:“长江以北,再无大的战事。”这一历史事件
A.是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C.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相同点是
A.领导阶级相同 B.革命任务相同 C.指导思想相同 D.革命对象相同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王宇清先生曹说:“旗袍,这后来流行大半个世纪的女装,却原来竟是新潮女子们争女权、争平等的副产品呢。”这反映了旗袍的流行
A.是思想变革的结果 B.是女权斗争的目标
C.促进平等思想传播 D.反映女子地位提高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它的废止,改变了久被非议而不可触动的传统教育制度,做成了戊戌维新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改革。材料指的是
A.创办新式学堂 B.派遣留学生
C.废除科举制度 D.建立新式海军
21.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近代以来,它受到了外来列强战火的多次侵扰。历史事实证明:南京不仅是悲情之城,更是英雄之城。可以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请回答:
(1)南京“受到了外来列强战火的多次侵扰”,请举一例说明。
(2)南京是一座英雄之城,近代中国人民也是英雄辈出。请写出近代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主要事迹。(至少写出两位英雄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3)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你是怎么理解的?”
22.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历史事件

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

1861年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1897年

严复发表《天演论》

1898年

百日维新

1911年

武昌起义


材料二:近代知识分子大都经历了“从西方看中国”和“从中国看西方”两种视角的变化,从西方看中国,看到了自己器物不如人,就搞( );发现制度不如人,就搞( )和辛亥革命,最后发现自已文化也不如人,就要进行( )。知识分子对西方认识由表及里,对自已的批判也就山表及里……
(1)通过阅读以上两则材料,请你为该项研究拟定一个主题。
(2)根据材料一判断这一主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材料二的三个括号依次应该怎么填?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该主题的认识。

23.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男儿气如虹,终结北洋立奇功。
——北伐战争诗歌
材料二:读漫画图片(如下图)。

(1)材料一中的“革命男儿”主要包括哪些党派?他们实现合作的标志是什么?这里的“奇功”主要指什么?
(2)材料二漫画反映了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根本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3)从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你得到哪些启示?
24. 综合题 详细信息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中国近代三个条约的部分内容
A.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B.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开设工厂、设立领事馆及输入各种机器。
C.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成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通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材料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

(1)阅读材料,指出三个条约的签订时间,概括指出三个条约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辛亥革命在思想方面“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通路。”材料三运动的伟大历史作用是什么?
(3)材料四图中1936年爆发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积极影响?1945年召开了中共七大,请用一句话简述大会讨论的重要问题。
2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大清皇朝的覆灭……国体改变了,政体改变了,民主共和的理想就要实现了;辨子剪掉了,服饰改换了;龙旗扔掉了,五色旗飘起来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材料二:“自由尽是新风尚”,这是对民国初年中国社会习俗改良的最好概括。
材料三:普通老百姓从历来的“子民”“臣民”,一下子变咸国家的主人,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它在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头脑中所引起的巨大震动是可想而知的。
请回答:
(1)材料二中出现的变化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这一事件在政治方面的“根本性变化”和重要政治成果分别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民国时期出现的“新风尚”。
(3)材料三说明普通老百姓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