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三中2020-2021年高二分班考试生物题免费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关于绿藻和蓝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藻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
B.绿藻和蓝藻都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C.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蓝藻没有
D.绿藻和蓝藻的大爆发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十种子中一大类有机物含量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脉试剂检测花生种子研磨液呈紫色
B.蛋白质检测实验最好选用花生种子作为材料
C.三种种子都常用来榨取食用油
D.脂肪检测实验最好选用大豆作为材料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一个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含52个氨基酸)和一个环状肽(含20个氨基酸)组成,它们之间由二硫键(两个一SH形成一S—S—)相连,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a,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蛋白质共有肽键70个
B. 该蛋白质的分子量为72a-1264
C. 该蛋白质至少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两个游离的羧基
D. 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72个氮原子和75个氧原子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 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 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表示某种人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大分子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B.构成该核苷酸的碱基有 A、G、C、T
C. 该物质形成的大分子物质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D.该基本单位间的不同点体现在碱基不同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建模”方法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中甲~丙分别表示细胞中常见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每种有机物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与下图中甲~丙对应完全吻合的是哪一组( )

A. DNA、RNA、纤维素 B. 多肽、RNA、淀粉
C. DNA、蛋白质、糖原 D. 核酸、多肽、糖原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示为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其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来临,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增大,细胞代谢水平和抗逆性均减弱
B.若乙的含义是“反应物”,则可以参与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
C.甲的含义是“组成细胞的结构”,如果这部分水失去会导致细胞死亡
D.从图中可以推测,温度越高,细胞中的自由水越多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为某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结构模式简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甲的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乙与细胞的分泌功能密切相关,不进行分泌活动的细胞不含乙
C.丙的基质中含有 DNA、RNA、核糖体及多种酶,因此在遗传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D.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的细胞具有较少的甲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将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其吸水力的变化为
A. 由大到小 B. 由小到大 C. 不变 D. 等于0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分子物质均是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方式出入细胞
B. 细胞中的大分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C. 协助扩散、胞吐均是顺浓度梯度转运,不消耗ATP
D. 抑制细胞的呼吸对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无明显影响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酶和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酶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这体现了酶具有高效性
B.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体内ATP的水解速度总是大于ATP的合成速度
C.细胞中ATP合成酶都存在于生物膜上,而ATP水解酶则不确定
D.细胞中的吸能反应通常伴随着ATP的水解,放能反应通常伴随着ATP的合成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 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将置于阳光下的盆栽植物移至黑暗处,则细胞内三碳化合物与葡萄糖的生成量的变化是
A.三碳化合物增加,葡萄糖减少 B.三碳化合物与葡萄糖都减少
C.三碳化合物与葡萄糖都增加 D.三碳化合物突然减少,葡萄糖突然增加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人体内干细胞的分裂是一种不对称分裂,就是指分裂的方式是不对称性质的,亲代细胞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类型不同,即一个子细胞获得维持干细胞状态所必需的信息而成为子代干细胞,另一个子代细胞则不得不走向分化。下列对干细胞不对称分裂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裂间期有中心体复制、染色体复制和核DNA复制
B. 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C. 同一干细胞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表达的基因种类有差异
D. 同一干细胞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全能性大小一致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青蒿素主要通过干扰疟原虫表膜-线粒体的功能,以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使其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疟原虫通过胞吞方式获取食物,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B. 细胞质基质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疟原虫丢失胞浆会威胁细胞生存
C. 疟原虫是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的厌氧型真核生物
D. 青蒿素干扰疟原虫的生物膜系统,影响细胞代谢,导致细胞凋亡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成分可包含葡萄糖、尿素、转氨酶等物质
B.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细胞依赖内环境的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项中,不可能造成组织水肿的是
A. 患有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
B. 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C. 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多
D. 药物或食物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机体内反射弧上的兴奋传导可以是双向的
B.人体持续 40℃高烧时,机体内产热量与散热量大致相等
C.血液中 CO2 浓度升高,机体呼吸运动加快属于体液调节
D.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能感知外界温度变化来进行体温调节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07年5月,《新民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大胆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下列四种说法中的 (  )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1岁男孩因一次意外不幸使得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这可能会导致他( )
①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②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 ③体温调节受到影响 ④血糖调节受到影响 ⑤水盐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 ⑥言语活动功能出现障碍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T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直接参与消灭抗原细胞或病原体。这两大类淋巴细胞被抗原激活的机理是
A.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或病原体的吞噬行为
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
C.淋巴细胞膜与糖脂类抗原分子之间的融合作用
D.B细胞抗体或T细胞淋巴因子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结合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用生长素除去水稻田中的杂草,其原理与下列实验相似的一项是( )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培育无子番茄
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除去发育着的种子,子房发育停止
D.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一段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t2,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乙种群
B.与t3时相比,t2时的甲种群环境容纳量较大
C.t2~t4,甲种群和乙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不同
D.t4之后,乙种群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人工鱼塘里的某淡水鱼,成鱼底栖,捕食贝壳类:幼鱼生活在水体表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幼鱼与以藻类为食的浮游动物可能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
B.幼鱼和成鱼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该鱼塘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幼鱼、成鱼等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D.该鱼的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分层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 行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 研究者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B. 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1=Nλt,其中λ为1.015
C. 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死亡率可能大于0
D. 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等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呼伦贝尔草原四季分明,被世人誉为“世界美丽的花园”,那里动植物资源丰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草原上狼数量的变化与野生黄羊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B.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该草原内的人工牧场形成的群落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
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该草原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表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

A. 图中D1 / D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B. 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C. 如果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
D. 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生命系统中存在各种类型的信息传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不存在信息传递
B.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及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C.生物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来实现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30.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为证明淀粉酶活性受温度影响,某兴趣小组选择市售淀粉酶(最适温度为60℃左右)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取ABC三只试管,分别加入2mL 3%可溶性淀粉溶液;
第二步:取DEF三只试管分别加入1mL 2%可溶性淀粉酶溶液;
第三步:将A和D混合、B和E混合、C和F混合;
第四步:将上述三种混合液分别置于冰水、60℃水浴、沸水浴中保温5分钟;
第五步:向保温后的上述三种混合液中加入碘液,观察比较颜色变化。请回答:
(1)该实验步骤有明显不科学的地方,请给出改正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用碘液检查淀粉剩余量,而不用斐林试剂检查还原糖生成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对实验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如果淀粉溶液用量过少,应适当___________(答“延长”或“缩短”)反应时间,以观察到最佳实验现象。
(4)实验改正后,预测沸水浴条件下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甲图表示光照强度对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影响,乙图表示种 植有天竺葵的密闭容器中O2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 L 点植物制造有机物(以葡萄糖为例)的速率为_________ mg/h。影响 P 点上下移动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_____ ,若将 CO2浓度适当提高,则 M 点_____ (左/ 右)移,L 点_________(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移。
(2)P 点时天竺葵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 ATP 的场所是_____, M 点时叶肉 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是_____。
(3)据乙图
①天竺葵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_____。
②该天竺葵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_____,理由是_____。
32.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由某公司生产的甲型H1N1病毒(简称H1N1病毒)裂解疫苗获批准,投入使用。疫苗注入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其主要机制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接种疫苗后,疫苗将作为________刺激人体,启动初次免疫。该过程中,①是指________,细胞②将作出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再感染甲型H1N1病毒,由于体内已产生________(填图中标号)而具有免疫力。此时,从感染甲型H1N1病毒到快速产生抗体所经过的细胞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人接种疫苗后会有发烧现象。发烧时由位于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行调节,加速散热,这时会觉得身体发冷,请分析原因(以反射弧形式作答):____________。
(4)有人在成功接种了H1N1疫苗后不久,又患了流感,请给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_________;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____。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