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2019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历史免费试卷(山东省滨州市集团校)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 舌尖上的中国 2 》 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常,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A. 水稻 B. 小麦 C. 粟 D. 玉米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是( )
A. 黄帝 B. 大禹 C. 夏启 D. 商汤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农耕文明 B.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 神话传说 D. 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A. 封建制的法规 B. 禅让制的规则 C. 世袭制的传统 D. 分封制的义务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A.
B.
C.
D.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央政权历来重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下图反映的是( )

A. 秦朝对今西北地区的管辖
B. 西汉对今新疆地区的管辖
C. 唐朝对今西北地区的管辖
D. 清朝对今天山南北的管辖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是
A. 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 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C.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D. 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8.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下颌骨、牙齿、肢骨碎片、胫骨等化石,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同时还有近10万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
(1)请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2)北京人喝过开水吗?说一说你的根据是什么。
(3)根据史实进行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阅读以下考古发现(史实)和推论:
发现(史实):7件粗糙的石器,人工加工痕迹清楚。
推论:元谋人已经会制作打制的石器(或工具)。
请你按这一思路,从以下考古发现中得出相应推论:
①发现(史实):考古学家(在元谋人遗址)发现了两枚上内侧门齿。
推论:
②发现(史实):(考古学家在元谋人遗址)还发现了大量炭屑和两小块烧骨。
推论:
(4)通过上述的考古发现(史实)与推论,你认为作为一名考古学家,应该具有哪些素质?
9.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某中学的学校广播站正在播送长篇小说《东周列国志》,为了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某校七年级同学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这一时期的图片,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进来,和同学们一起完成相关问题,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图片展示】
(1)变化的形势

(2)时代的智者

(3)先民的创造

【图中学史】
(1)举出图1所示时期出现的三位霸主,图2所示时期诸侯国有什么变化?
(2)这两个时期都出现了混战的局面,这些战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3)图3所示人物是谁?以他为代表的这些智者开启了什么样的文化局面?他们的学术争论起到了什么作用?
(4)图8记录了谁的伟大功绩?你怎样评价该工程?
(5)结合以上图片,总结一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呈现的显著趋势。
10. 综合题 详细信息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证明,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商君”变法的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哪一项?
(材料二)

(2)根据图例指出,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在政治上创立了什么重要的制度?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他又创新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3)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后,对儒家思想的地位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四)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4)材料三中的“魏主”指的是谁?他为“断诸北语,一从正音”采取了什么措施?除此以外,“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创新的作用是什么?
11.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不断发展的古代农业哺育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农耕文明。当代初中生应该不忘国本,关注农业,热爱劳动。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农历,又称“①”,是中国的传统历法。②时,在前代历法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以立春正月为岁首,确立了农历的基本形式及计算方法,此后一直沿用。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历法的一种,特点是既重视月相的盈亏,又照顾寒暑节气,年、月长度都依据天象而定),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12个月;闰年为12个月另加1个闰月。其月份又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78页《知识拓展》
(2)请根据你的了解,完成填空:①: ②:
(材料三)《齐民要术》书名的意思:“齐民”即平民,“要术”即谋生的主要技术,合起来就是平民百姓谋生的主要技术。
(3)材料三中的《齐民要术》总结介绍了平民百姓的哪些谋生的生产技术?)该作品在农业方面提出了哪些观点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