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至2018年北京课改版八年级物理 5.2学生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同步测试

1. 详细信息
按如图所示,是小丽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面各增加一个大小相等的钩码,则杠杆( )

A. 仍然平衡    B. 不平衡,左端下降
C. 不平衡,右端下降    D. 无法确定
2. 详细信息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调整完毕后,在杠杆两侧分别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经过多次这样的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操作中,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A.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B.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
C.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 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3. 详细信息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调整完毕后,在杠杆两侧分别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经过多次这样的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操作中,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A.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B.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
C.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 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4.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是小龙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 C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 F的变化情况是(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5.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为了方便对力臂的测量,该同学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 在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重均为0.5N的钩码,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力计的示数是1N
C. 若将其中的一个钩码浸没水中,平衡时B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
D. 如果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小
6. 详细信息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如图所示。若在杠杆两端的钩码上分别加挂一个完全相同的钩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杠杆仍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
B. 杠杆不能水平平衡,左端上升
C. 杠杆不能水平平衡,右端上升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 详细信息
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先在杠杆两侧挂钩吗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

A. 便于直接测量力臂的大小    B. 便于提供不同大小的拉力
C. 手拉弹簧测力计,使整个装置更加稳定,便于实验      D. 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得出普遍规律
8. 详细信息
钩码重均为0.5N),要使杠杆水平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__个钩码;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N,如改变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水平平衡,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__ .
9. 详细信息
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将其补充完整

_________: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________、钩码和细线等。
实验步骤: 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__使杠杆在____________平衡。
2将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多次改变钩码的_______和位置,重复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
4图所示,在已经调节平衡的杠杆上的D点悬挂钩码后,可以用弹簧测力计在______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使杠杆再次平衡。(选填"A"或"E")
5本实验测量多组力和力臂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提高实验结果的精确性或从不同情况下找普遍规律)。
……
10. 详细信息
如图所示,轻质细杆上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杆的A刻线处挂2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该在B刻线处挂________ 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
11. 详细信息
小明用杠杆、一盒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其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以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   
(2)小明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侧挂2个钩码,图乙所示.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在A处挂________个钩码.
(3)小明再次在杠杆的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丙所示.小明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然后记录下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数值.他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得不到正确的“杠杆的平衡条件”,其原因是:________.
(4)当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向上拉杠杆变成斜向上拉,如图丁所示.若杠杆仍在水平位置静止,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 详细信息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为使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选填“左”或“右”);
(2)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的A点挂上2个钩码,如图乙所示,若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需要在B点挂________个钩码.
13. 详细信息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杠杆上每小格长为2 cm)、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每个钩码重力为1 N).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2)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大小,因此应将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往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3)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A处挂2个钩码,做为动力F1,B点处挂上1个钩码,做为阻力F2,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分别测量出两个力的力臂l1和l2,计算后发现:F1l1=F2l2,便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但小红认为这种实验处理方法是不完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接着,小明提出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在杠杆D点处挂上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弹测力计的拉力是________N。以弹簧测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重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测量,发现:F1l1总是大于F2l2,其原因主要是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影响.

(5)小明将图丙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点从C点移到E点,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丁所示,请推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______N.
14. 详细信息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A.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 小卡片容易扭转
15. 详细信息
小刚和小明等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小刚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的左端上翘,此时,他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所示,若每个钩码重0.5N,且杠杆上每格相等,小明在杠杆左端图示位置处挂上3个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在图中A处施加一个方向向上的力F1,此力大小至少为         N。
(3)若撤去力F1,改在杠杆右端B处施加一个方向向下的力F2(如图所示),仍使杠杆平衡。请在图乙中画出力F2的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