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高三化学2019年前半期月考测验附答案与解析

1. 详细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雨后彩虹”是与胶体、光学等知识有关的自然现象
B. “百炼成钢”主要发生了物理变化
C. “返青粽叶”指的是添加胆矾(CuSO4•5H2O)后的粽叶青绿新鲜,长期食用有害健康,其中胆矾是混合物
D. “明矾净水”与漂白粉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原理相同
2. 详细信息
已知:2Fe3++2I−===2Fe2++I2,Br2+2Fe2+===2Br−+2Fe3+,由此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 Br−>Fe2+>I− B. I−>Fe2+>Br− C. Br−>I−>Fe2+ D. Fe2+>I−>Br−
3. 详细信息
黑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其中作为氧化剂的是
A. KNO3 B. C C. KNO3和S D. KNO3 和C
4. 详细信息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做法中涉及到铝元素的还原性的是( )
A. 明矾净化水
B. 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C. 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硫酸
D. 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单质铝
5. 详细信息
Na2O2是一种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当Na2O2与CO2发生反应并且有氧气生成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CO2一定是氧化剂
B. 当有1 mol O2生成时转移电子4 mol
C. O2一定是氧化产物
D. Na2O2不可能发生还原反应
6. 详细信息
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B. 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
C. 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 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7. 详细信息
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 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 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 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 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8.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的种类改变的是( )
A. Na和O2 B. NaOH和CO2
C. Na2O2和CO2 D. NaHCO3和Ca(OH)2
9. 详细信息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⑤(NH4)2CO3
A. 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全部
10. 详细信息
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有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① D. ①②③
11. 详细信息
某溶液中含有HCO3-、CO32-、SO32-、Na+、NO3-五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Na2O2粉末,则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 CO32- NO3- Na+ B. CO32- NO3- C. SO32- NO3- D. NO3-
12.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把前者逐滴滴入后者与把后者逐滴滴入前者,所产生的现象不相同的是( )
A. AlCl3 和NH3 .H2O B. NaAlO2和HCl
C. NaHCO3和HCl D. NaCl和AgNO3
13. 详细信息
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教材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判断下列说法和做法,其中不科学的是(  )

A. 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
B. 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C. 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发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 详细信息
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 Mg2+、Al3+、Fe2+ B. H+、Mg2+、Al3+
C. H+、Ba2+、Al3+ D. 只有Mg2+、Al3+
15. 详细信息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B. 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Al+2OH-=AlO2—+H2↑
C. 用浓NaOH溶液溶解Al2O3:2OH-+Al2O3=2AlO2—+H2O
D. 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2H+=CO2↑+H2O
16.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 (“―→”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

选项

a

b

c

A

Al2O3

NaAlO2

Al(OH)3

B

AlCl3

Al(OH)3

NaAlO2

C

Al

Al(OH)3

Al2O3

D

MgCl2

Mg(OH)2

MgO



A. A B. B C. C D. D

17. 详细信息
(15分)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产气药剂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NaN3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产生N2和Na,N2的电子式为 。
(2)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 (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3)KClO4是助氧化剂,反应过程中与Na作用生成KCl和Na2O。KClO4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 ,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4)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发生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 。
(5)100g上述产气药剂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得到N2 33.6L(标准状况)。
①用碱石灰除去的物质为 ;
②该产气药剂中NaN3的质量分数为 。
18. 详细信息
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F的溶液中加入D溶液后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详细信息
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若X是强氧化性气体单质,则A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C b.Al c.Na d.Mg
(2) 若A、B、C均为含有同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且A为氧化物,反应①中X是强碱,反应②中X为CO2,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中CO2_______(填“能”或“否”)用盐酸或稀硫酸代替.
(3) 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X在A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B的化学式为________;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0. 详细信息
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所含铁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A.Fe B.FeCl3 C.FeSO4 D.Fe2O3
(2)向沸水中逐滴滴加1mol/L 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该分散系中粒子直径的范围是_________nm.
(3)电子工业需要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同学为测定FeCl3腐蚀铜后所得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首先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则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定量组成的测定:取50.0mL待测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干燥、称量沉淀质量为43.05g.
(4)若要验证该溶液中含有Fe2+,正确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A.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含有Fe2+.
B.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证明含有Fe2+.
C.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5)欲从废水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A.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B.请写出通入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