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课时练习(2018年上期)免费试卷

1. 详细信息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______) 胳膊(______) 抖擞(______) 应和(______) 支撑(______)
摇曳(______) 宛转(______) 傍晚(______) 抚摸(______) 嘹亮(______)
2. 详细信息
根据拼音写汉字。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xīn xīn rán(______)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鸟儿将cháo(______)安在fán huā nèn yè(______)当中,高兴起来了,hū péng yǐn bàn(______)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huáng yùn(______)的光,hōng tuō(______)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4)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ō(______)着,戴着lì(______)。他们的房屋,xī xī shū shū(______)的,在雨里jìng mò(______)着。
3.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
B. 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 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4. 详细信息
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反复、拟人)
B.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
C. 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排比)
D. 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
5. 详细信息
填空。
(1)《春》的作者______原名______,号______,后改名自清,字______。原籍浙江绍兴,后随祖父、父亲定居______。1927年写的《______》、《______》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此文的体裁是______。
(2)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地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浑然完整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3)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春雨细密、闪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详细信息
课文中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比较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和括号中的词,你觉得哪个用得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1)小草从土里钻(长)出来。
(2)蜜蜂嗡嗡地闹(叫)着。
(3)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吹)着你。
7. 详细信息
请写出几句带“春”字的古诗名句。
8.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
刘世河
①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②“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
③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条小河蜿蜒而过。过河不远便是--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便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⑤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
⑥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
⑧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⑨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
⑩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米”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永笔端。
⑪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愁,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
⑫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氤氲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⑬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3期,有删改)
【1】请你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
【2】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
(1)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幕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2)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第⑩⑪段中引用关于“炊烟”的诗句有何作用?
【4】最后一段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