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至2018年第二学期初一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随堂训练(山东省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

1. 详细信息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描绘的是我们北方哪个少数民族的生活(  )
A. 西夏    B. 契丹    C. 党项    D. 女真族
2. 详细信息
“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三字经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A. 耶律阿保机    B. 耶律大石    C. 耶律楚材    D. 阿骨打
3. 详细信息
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信安”等。该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重大史实有关(  )
A. 陈桥兵变    B. 澶渊之盟
C. 开元盛世    D. 安史之乱
4. 详细信息
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 寇准    B. 宋真宗    C. 宋高宗    D. 明太祖
5. 详细信息
1038年,称大夏国皇帝,建立西夏政权的是(  )
A. 元昊    B. 耶律阿保机
C. 寇准    D. 石守信
6. 详细信息
下图是中国某一时代的形势图。从图片内容判断,该图的主题最可能为(   )

A. 春秋的尊王攘夷    B. 秦朝郡县制的推广
C. 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存    D. 元朝民族融合
7. 详细信息
(题文)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缴纳的岁币以及绢帛
②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
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
④“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 详细信息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  )
①宋朝建立                    ②澶渊之盟
③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④元昊称大夏国皇帝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②④
9. 详细信息
1005年宋辽和议和1044年宋夏和议的相同点是
A. 北宋对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B. 北宋在军队惨败情况下议和
C. 北宋每年送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
D. 少数民族政权更多地依靠北宋政权
10. 详细信息
下图中的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很相似,有许多汉字的笔画,是仿照汉字创造的。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B. 礼乐文明的确立
C. 汉唐盛世文化的出现    D. 农牧文化的交融
11. 详细信息
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大范围的交融时期,政权并立战和交错形成了社会的独特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规定双方为兄弟国家,送每年向辽纳岁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
材料二:西夏向宋称臣,宋每岁赐西夏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节日再另行赏赐。
(1)上述二则材料反映的分别是什么事件?
(2)简述材料二中的“西夏”的建立,并列举出西夏的汉化措施。
(3)如何看待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