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上半期9月模块诊断生物在线测验(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比较下面表格中甲、乙两种细胞的特征,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特征

细胞壁

核糖体

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呼吸

光合作用

细胞甲

细胞乙



A. 细胞甲中有DNA,也有叶绿体
B. 细胞甲是原核细胞,且可以是大肠杆菌
C. 细胞乙是真核细胞,且可以是植物细胞
D. 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相同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为某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3、5、6都含有DNA
B. 此图可表示洋葱根尖细胞
C. 此图可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D. 若此图去掉结构1、2、5,则可表示动物细胞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表示三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该化合物为三肽,则其彻底水解后的三种产物再重新组合成三肽,最多有6种组合
B. 若该化合物为糖类,则其水解成的单糖分子能与斐林试剂发生特定颜色反应
C. 若该化合物为DNA的部分单链,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中有磷酸、—种单糖和三种含氮碱基
D. 若该化合物为RNA的部分结构,则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有磷酸、核糖和含氮喊基三大类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等量的水稻、番茄的缺素培养液中添加等量的Mg2+、Ca2+、SiO44-,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定这些离子的浓度,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水稻需要Mg2+、Ca2+,而SiO44-的需要量较少
B. 番茄根细胞膜上运输Mg2+、Ca2+的载体是相同的
C. SiO44-进入番茄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D. 同一生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使用洋葱进行的生物实验,取材部位与实验匹配正确的是
A. 取紫色鳞片叶,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 取鳞片叶内表皮,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
C. 取鳞片叶外表皮,观察细胞的线粒体
D. 取鳞片叶内表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表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植物处于密闭、透光但原料充足的环境下所测得的某些物质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A曲线可表示O2浓度的变化
B. 图B曲线可表示CO2浓度的变化
C. 图A曲线可表示植株重量的变化
D. 图B曲线可表示土壤中矿质元素量的变化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将A株玉米置于含有C18O2的空气中,B株玉米置于含有18O2的空气中,正常生长一段时间后,A、B 两株内最先存在的含的18O化合物依次为( )
A.葡萄糖和二氧化碳 B.三碳化合物和水
C.葡萄糖和水 D.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将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如下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氧浓度(%)

a

b

c

d

e

CO2产生量(mol/min)

1.2

1.0

1.3

1.6

3.0

O2的消耗量(mol/min)

0

0.5

0.7

1.2

3.0



A. 氧浓度为a时,苹果的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 氧浓度为c时,苹果产生C2H5OH的量为0.6mol/min
C. 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4用于酒精发酵
D. 氧浓度为b时,较适宜苹果的储藏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将萝卜磨碎制得的提取液,取少量分别加入pH为3、5、7、9的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几个试管中,保持30 ℃温度,结果每个试管都产生气体。提取液的加入量加倍,重复上述实验,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试管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这两次实验结果的差异主要是酶的活性大小不同造成的
B. 曲线b是第一次实验的结果
C. 提取液的量没有明显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
D. 在生物体内,过氧化氢酶只能催化某些反应,不能作为另一些反应的底物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菠菜叶肉细胞内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 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 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 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
B. 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
C. 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D. 物质a产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

A.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 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 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D. 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番茄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图,分析此图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A、B两处用于根代谢活动的酶有所不同
B. 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C. 在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根细胞对K+的吸收而表现为M1曲线
D. 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演变为M2曲线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生物膜和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全部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
B.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C. 高尔基体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直接联系
D. 分泌蛋白在产生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均减小,而细胞膜的面积增大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瘦肉精的学名为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其分子结构简式为C12H18Cl2N2O,其可通过促进蛋白质合成而实现动物营养再分配,提高瘦肉率。下列叙述最可能成立的是
A. 瘦肉精能促进脂质的合成与储存 B. 瘦肉精能抑制脂肪合成
C. 瘦肉精可能为二肽化合物 D. 瘦肉精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采摘的玉米味道比较甜的原因是籽粒中蔗糖的含量较高。采摘一天后玉米籽粒中50%的游离蔗糖被转化成淀粉,采摘几天后的玉米籽粒失去甜味;采摘后立即冷冻可以保持玉米籽粒的甜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玉米籽粒中的蔗糖是籽粒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
B.冷冻处理抑制了相关酶的活性减少了淀粉的生成
C.蔗糖转化为淀粉是通过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实现的
D.蔗糖转化成淀粉后籽粒的呼吸速率增加利于储存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小麦旗叶是位于麦穗的第一片叶子,小麦籽粒的有机物约50%来自旗叶。科学家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为小麦旗叶提供14CO2,籽粒中的淀粉都含14C
B. 为小麦旗叶提供H2l8O,籽粒中的淀粉会含l8O
C. 旗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类囊体数目较多
D. 若去掉一部分籽粒,旗叶叶肉细胞的光合效率会下降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该植物在某一光强度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总量和时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图1表明 25 ℃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1千勒克司时光合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
B. 图2表明 25 ℃条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时所产生的氧气总量比 15 ℃时多10毫升
C. 图1表明光照强度低于2.5千勒克司, 15 ℃条件更有利于有机物积累
D. 图2中氧气产生总量,是在光照强度为4千勒克司下的测定值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研究人员利用叶龄一致的叶片,测定了某水稻原种与突变新品种 P1 、 P2 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及每株籽粒重量,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突变品种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发生了改变
B. 图1是在相同光照强度下,测定单位时间和单位叶面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C. P1叶片叶绿素和光合作用相关酶的含量最高
D. P2品种最适合用于栽培生产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为不同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相对值(其他环境条件适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Ⅰ在光补偿点时,叶肉细胞不释放氧气
B. 突然遮光处理,植物Ⅱ叶肉细胞中C3生成量减少
C. 适当提高温度可以提高植物Ⅱ的光饱和点
D. 最适宜在树林下套种的是植物Ⅲ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图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一天内某丛林水分的失与得(A、B)和CO2的吸收与释放(m、N、L)的变化情况(S代表面积)。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SB—SA>0,则多余的水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
B.若SB—SA>0,且Sm—SN—SL>0,则丛林树木同化作用占优势
C.若SB—SA<0,仅从环境推测,当日气温可能偏高或土壤溶液浓度偏低
D.从暗反应的角度考虑,若在一昼夜内SN+SL<Sm,植物就能正常生长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菠菜叶上表皮细胞中线粒体实验时用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 ②用黑藻叶片进行植物细胞叶绿体观察时可以看见细胞中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③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再用95%的酒精冲洗两次 ④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实验时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⑤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需要另设置空白实验对照或对比实验对照⑥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概念模型⑦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琼脂块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是自变量,氢氧化钠扩散速度是因变量⑧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越多,纸层析时色素带的颜色可能越浅
A. 3项 B. 4项 C. 5项 D. 6项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 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
C. 若B溶液的浓度稍减小,则曲线中b点左移
D. 6 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 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 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D. 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科研人员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不一致
B. 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与气孔关闭引起的CO2浓度下降有关
C. 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
D. 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
26.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假如你是该小组的一员,成员们一致推选你完成设计思路。(要求:实验分5组进行)可供选择的材料与试剂:①猪肝研磨液、唾液、过氧化氢、淀粉;②斐林试剂、碘液。
可供选择的温度:12℃、17℃、22℃、27℃、32℃、37℃、42℃、47℃、52℃、57℃。(其他条件均满足要求)
(1)实验选材时不宜选用过氧化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温度设置最科学合理的一组是________。
A.12℃、l7℃、22℃、27℃、37℃
B.17℃、27℃、37℃、47℃、57℃
C.17℃、22℃、27℃、37℃、47℃
D.22℃、27℃,32℃、37℃、42℃
(3)该实验过程中,恒温处理与混合反应物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4)适合用于该实验检测酶活性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的对照属于________。
A.空白对照 B.前后对照 C.相互对照 D.条件对照
27.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实验组编号

A

B

C

D

E

F

X物质的浓度(μg·mL-1)

0

2

4

8

16

32

细胞中ATP的浓度(μmol·mL-1)

80

70

50

20

5

1

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1

3

10

25

70

95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
(2)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混有浓度为2μg·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阻碍了消化酶的__________,影响消化;妨碍营养物质的__________(填“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或“胞吞”),从而会影响大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28.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景天科植物瓦松的气孔能在夜间打开,吸收的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的反应生成苹果酸并储存在液泡中(如图甲)。在白天气孔几乎完全关闭的情况下,苹果酸从液泡中运出并在酶的催化下生成二氧化碳并被固定(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该类植物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
(2)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其细胞壁厚度不均、伸缩性不同,从而引起气孔的开放与关闭。与图甲相比,图乙中的保卫细胞最可能处于______(填“吸水”或“失水”)状态。
(3)图甲中的叶绿体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图乙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来自______。若白天突然降低环境中的CO2浓度,则图乙细胞的叶绿体中C3含量__________ (填“基本不变”“增多”或“降低”)。
29.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和同事对光合作用过程进行探究。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将小球藻放入14C标记的碳酸氢盐溶液(碳酸氢盐在水中会处于分解成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状态),给予充足的光照,每隔一定时间取样、分离、鉴定光合产物。实验结果:若光照30s后检测产物,检测到了多种带14C标记的化合物(C3、C4、C5、C6、C7等);若将光照时间逐渐缩短至几分之一秒,90%的放射性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在5s的光照后,同时检测到了含有放射性的五碳化合物(C5)和六碳糖(C6)。
(1)①根据_________________,可推测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CO2中C的转化途径,此途径后来被称为“卡尔文循环”。
_______
②卡尔文和同事对这种三碳化合物(C3)分子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形成的C3中只有一个碳有放射性,另外两个碳则没有。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人将“卡尔文循环”分为CO2的固定、C3的还原和受体的再生三个阶段,这里的受体指的是_______(填“C5”或“C6”)。
(2)和用14C标记CO2相比,该实验中采用14C标记的碳酸氢盐溶液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卡尔文循环”中某种酶促反应速率可被迅速调节,以适应光反应,推测该反应速率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30.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为探究CO2和O3浓度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小组将玉米植株分为4组,对照组在田间生长,实验组在室内模拟室外条件下生长,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如图为夏季中午13:00测定各组叶片的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光合作用______阶段原料,其进入玉米根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
(2)由图可知,中午时对玉米水利用速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_______(“CO2”、“O3”),依据是____。
(3)在实验组中,适当提高_____组的环境CO2浓度能提高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根据教材填空
(1)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核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__________________,因而催化效率更高。酶制剂适于在_______下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