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江苏泰兴实验中学初二下第一次学情考语文题开卷有益

1.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空1分)
⑴独学而无友,                      。
⑵管中窥豹,                       。
⑶                      ,欲上青天揽明月。
⑷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⑸策之不以其道,                     ,                      。
⑹《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            。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2分)     (   )
A.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B.说话时必须中心明确,如卡耐基所强调的“你应该谨守自己说话的主题”。
C.我平生爱用的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D.他反复品味着,不知道他的话是赞美,还是讽刺。
3.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从埃菲尔塔谈起》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
①埃菲尔铁塔值多少钱?这是一个大众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近日,意大利一家商会给出的评估是四千三百三十二亿欧元。这一惊人的数字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欧洲最值钱的文化地标,其价值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是米兰全城年收入的两倍。
②历史遗存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它们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岁月的风霜雨雪在销蚀了其他同代建筑时凸显了留存下来的古迹的稀有性;人类的社会变迁赋予留存者丰富的内涵,使其具有了文化性。游客登临埃菲尔铁塔,所欣赏的绝不仅仅是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绮丽的巴黎风光,更有附着其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这些才是埃菲尔铁塔的魅力所在。
③新建的仿古建筑不论外观如何酷似古代的原作,都不可能具有原作天然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新建筑缺乏灵魂。这种灵魂不是说有就能有的,而是历经漫长时光、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的。仅此一点就决定了真古迹和仿造者价值上的天差地别。
④埃菲尔铁塔的“天价”也源自于法国人民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态度和情感。法国人把铁塔视为巴黎的标志、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其珍爱有加。法国人的这种态度和情感也引发外国人对埃菲尔铁塔的兴趣。否则,再珍贵的文物古迹,如果人们不加重视,随意毁弃,其价值也必然贬损。
⑤这本是常识,但在今天的中国仍有不断强调的必要性。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我们拥有世界最多、最古老的历史遗存,但可惜的是,很多文物古迹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即便是长城、故宫这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相当一部分也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古建筑没有毁于自然灾难和战火兵戈,却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和旅游的热潮中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三十年来,全国四万多处文物消失了,而其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筑活动。
⑥我们一方面拆掉了那么多真实的古迹,另一方面却热衷于搭建仿古建筑。现在只要是个旅游城市,就不难找到新建的仿古一条街。这些仿古建筑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论,人们走在其中除了能闻到浓烈的商业气息之外,还有多少文化的味道可供我们凭吊和怀思?
⑦说到底,我们还是缺乏一种对于历史、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畏。在许多人眼里,文物古迹唯一的价值是商业价值,是能吸引多少游客,能创造多少收益。但越是一心赚钱,反倒越不容易赚到钱。今天中国最吸引游客的还是故宫这样的真古迹,2011年参观故宫的游客超过了一千四百万人次。而那些仿古旅游点大多数还在亏损的陷坑里苦苦挣扎。
⑧对历史和文化具有正确的态度和情感,就必然会把祖先的馈赠视为无价之宝而倍加珍惜,否则,哪怕是稀世珍宝,在不懂珍惜者的眼中,照样弃之如敝屣,一钱不值。
【小题1】文章开头从“埃菲尔铁塔值多少钱”的话题谈起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下面分析不全面,请补充。(4分)
全文仅采用举例论证,论证了历史和文化最有价值,提醒人们要尊重历史,热爱文化。
【小题3】【链接】历经几年的拆迁重建,北大街文化街区成了姜堰旅游新地标。北部的商业休闲区,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与现代商业元素交相辉映;南部的文化旅游区,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王氏宗祠、黄龙士棋院、乾隆昌栈等历史文化景点,“修旧如旧,以存其真”。
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北大街文化街区的改造重建的认识。(2分)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句意明确的一项(2分)       (     )  
A.我们应该经常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也是十分必要的。
B. 这时舞台上传来了“台湾同胞,我们的骨肉兄弟”。
C.一列火车 突然从东面轰隆隆地开过来。
D.中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5.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沙丁鱼》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
①在多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纳米比亚大西洋沿岸附近海域常常会出现大批鱼类和海洋甲壳类生物的死亡。经过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是海洋里的浮游植物腐烂而释放出来的有毒二氧化硫气味。
②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这种有毒二氧化硫气体的散发,在一段时间会出现明显的停顿。直至两年前,美国研究人员巴库和南非研究人员维克斯发现:有毒气体的散发停顿期,正是当地沙丁鱼的繁殖期。意外收获让科学家加紧了研究步骤,通过反复计算,终于推测出原来是数百万的沙丁鱼吃掉了将要飘向海岸线的浮游植物,因而减少了气体散发。
③沙丁鱼是鲱鱼家族的一员,栖于海水表层,体上部浅绿蓝色,腹面银白色,体长达40厘米。一般100克以上的沙丁鱼营养价值最高,含油量在15%至20%之间。它繁殖能力极强,全年产卵。如果没有意外干扰,它可存活13年之久,可谓鱼类中是寿星。
④美国庞大的沙丁鱼捕捞船队,经常利用夜间在大西洋附近海域进行捕捞工作。此时在鱼船上很容易看到成片的银色鱼群,如同巨大的飘带在海面浮泛。当船长20到30米的围网船队来到离岸6公里的水域时,大片的鱼群就会乖乖地游入围网。一直以来,沙丁鱼因为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同事它还作为鱼饵或养殖鱼用饮料来销售,商业前景非常看好。
⑤沙丁鱼成了人们的“香饽饽”,引发人类的极大兴趣,导致过度捕捞。直到这次科学家们的偶然发现才使沙丁鱼的地位鱼价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继而科学家发出了“不要过度捕捞”的呼吁。
⑥如果无法让沙丁鱼发挥功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浮游植物繁衍开来,这些海域将成为未来海洋生物的死亡地带。同事浮游植物所释放出的气体还将给大气层增加导致温室效应的甲烷、二氧化硫。
【小题1】阅读第③段,概括沙丁鱼的主要特征。(4分)
【小题2】第③至⑤段中,有些词句用得准确或生动,找出其中一例加以品析。(3分)
【小题3】 阅读全文,说说“过度捕捞沙丁鱼”将会导致什么后果,请概括回答。(3分)
6.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岳飞二三事》一文,完成文后题目。(共14分)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①,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②。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③,饰④名姝⑤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⑥,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⑦,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续资治通鉴》)
【注释】①求访:寻找。②药饵(ěr)必亲:一定亲自给母亲喂药。③交欢:结友。④饰:打扮。⑤名姝:美女。⑥宵旰à:即宵衣吁食,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国事。⑦营第:建造住宅。
【小题1】解释加点字。(4分)
⑴遣人求访   (        )        ⑵吴玠素服飞 (        )
⑶饰名姝遗之 (        )        ⑷玠益敬服   (        )
【小题2】与“或问天下何时太平”中的“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或王命急宣(《三峡》)        B.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
C.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D.故旧或欲为开场业(《杨震暮夜却金》)
【小题3】用“/”划分下列句子的2处朗读停顿。(2分)
岂 大 将 安 乐 时
【小题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敌未灭,何以家为?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小题5】请结合本文谈谈岳飞是怎样一个人?(2分)
7.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鸟”专题。(5分)
学习了“鸟”专题,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的任务。
(1)【“鸟”的成语】请根据成语的意思,写出与“鸟”有关的成语。(2分)
①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了两个目的。                 成语:_____________
②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敌人。 成语:_____________
(2)【“鸟”诗集萃】如果我们不采取护鸟措施,可能会导致“千山鸟飞绝”;如果我们都做护鸟卫士,祖国大地便会“                         ”。(选用一句切合语境的诗句填空)(1分)
(3)【“鸟”的启发】鸟,不仅是大自然的精灵,更给了人们在科学上、生活上的许多启发。请你从科学和生活上各举一例。(2分)
①科学上:                                                                         
②生活上:                                                                          
8.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名著阅读(6分)
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他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他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 也来打人!”他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
⑴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的长篇小说            ,文中“他”的绰号是             。(3分)
⑵请根据该选段情节,分析“智”体现在何处?(不少于两点)(3分)
9. 字词书写 详细信息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按序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有的人在工作上专心致志,心无旁wù(    );有的人这山看着那山高,心猿意马,xièdú(    )(    )了自己工作职位的神圣性;有的人则默默地用辛勤工作为自己的美好德行加上精彩的zhù(    )脚。


10. 作文 详细信息
作文(60分)
请以“流年里的身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真情实感;②不少于700字;③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11.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理解(共61分)
(一)阅读杜审言《渡湘江》一诗,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迟日:春日的太阳。湘江:位于湖南,江水由南向北流入洞庭湖。
⑴诗中的“悲”“愁”情绪,作者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请结合这首诗的前两句作简要分析。(2分)
⑵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第一句,诗人春天经行一处园林,回想它秋天时的荒芜和破败,不禁悲从中来。
B.第二句,写到了南下途中鸟语花香的美好,也传递了诗人即将渡江赴边的愁苦。
C.第三句承上启下,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感湘江北流,皆因“京国人南窜”。
D.结尾句中作者借“湘江水北流”点破诗题,又以“不似”寄托自己的无奈慨叹。
⑶诗歌三四句分别展示了人的“南窜”和水的“北流”,这样相对照的描写凸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因素?(3分)
12.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雨夜的灯光》一文,完后面小题。(20分)
①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几斤。
②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
③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我们俩眼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④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里倒灌。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粱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家赶。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⑤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慢如蜗牛。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⑥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这附近遍地坟场,林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带着哭腔说:“爸,我怕……”“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着。
⑦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⑧“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陈坊。”父亲应声答道。“你儿子多大了?”那人又问。“八岁。”父亲答。
⑨“我送送你们吧!”
⑩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
⑾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⑿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去山下的医疗站。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马灯。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一家人摸黑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⒀“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倒。一到雨夜,没什么事,我就打着马灯出来看看,好让路过的人能看清前面的路。这条路上满是泥巴,路边沟沟坎坎全是硬硬的岩石,要是摔倒了,可真危险啊!”他边走边说。
⒁走了大约五里山路,我的双脚实在酸痛得不行了,就向父亲直嚷嚷:“爸,我脚疼,走不动了!”父亲一边吃力地推车,一边安慰我说:“就快到了!”那人二话没说,竟半蹲着让我趴到他背上。他直起腰的时候,对我说:“我儿子,当时也是你这么大!”然后就一路背着我走。黑夜里,我定定地看着马灯前面那一缕温暖的灯光,把淡红的软泥照得亮亮堂堂,而他一脚踩下去,温暖的灯光里便飞溅起一串红泥来。夜风吹起,让人顿感一阵凉意,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感受到他后背的温热,心里也热乎乎的。
⒂走出山林,父亲向打马灯的男人道谢。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黑黑的眉毛,浓浓的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流尽了泪……
⒃多少年过去了,那一路的灯光总让我感到那样的温暖,那样的难以忘怀。
(选自《轻悦读丛书》,有删改)
【小题1】请阅读选文,补全下面的表格。(2分)

段落

①~③

④~⑥

⑦~⒂

主要内容

A

“我”与父亲摸黑赶路

B

“我”感念打马灯男人的帮助。

21. 【小题2】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 品味语言
⑴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⑵请分析选文第⑩段中两个加点词“寂静”的含义。(4分)
第一个“寂静”:                                  
第二个“寂静”:                                   
【小题4】 通读全文体会选文第⑿段的作用。(2分)
【小题5】 选文第⒂段为什么要细致描写“打马灯男人的脸”?(3分)
【小题6】选文多次写“马灯的光亮”有什么作用?(3分)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他们经常在班上唱起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B.我们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继往开来地扬帆启程。
C.不法厂家制造假药造成的恶果实在是骇人听闻,让人害怕。
D.他经过努力,取得了好成绩,实现了她梦寐以求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