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高二政治2019年下半期月考测验网络考试试卷

1. 详细信息
宋锦历史悠久,有中国“锦绣之冠”之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APEC领导人把宋锦这一“非物质遗产”穿在身上,由此引发苏州“宋锦热”,订单纷至沓来。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 详细信息
“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从上述观点中可见( )
①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创造了文化,优秀的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③文化能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④文化能培养健全人格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 详细信息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召开,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不同于古建筑、古遗址的申遗,是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对这类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尚属首次。我国积极申请并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大运河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
③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必须先继承后发展
④大运河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 ①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4. 详细信息
2014年8月16日,第二届南京夏季青奥会正式开幕。借助互联网技术青奥圣火先后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实体和网络虚拟传递,让无数人圆了成为“火炬手”的梦,也让青奥会的理念得到更多的认同。这说明
A.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 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
C. 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D. 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5. 详细信息
中国历来描写中秋月的诗词歌赋,多以期盼团圆为主题。如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吟唱着悲欢离合之痛,让团圆的期盼成为离人孜孜不倦的憧憬。中秋盼团圆已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期许。这一传统文化
①已成为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精神支柱和民族之魂
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
③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④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依然保持着它的基本特征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 详细信息
2015年2月13日,由安阳殷都文化艺术院主办的98种不同写法的甲骨“羊”文字在郑州街头展出,众多市民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也被人类造字的智慧和灿烂的文化深深震撼,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是维系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7. 详细信息
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

A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

自强不息

B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爱好和平

C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勤劳勇敢

D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团结统一

8. 详细信息
要改变类似漫画《谁丢的》中的不良现象,就应该

①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②抵制落后文化,坚持文化创新正确方向
③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改变生活陋习
④重视科学文化修养,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9. 详细信息
《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这启示我们 (  )
A.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 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C.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D.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忽视客观规律
10. 详细信息
经过十年的飞行,2014年11月12日,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所搭载的登陆器“菲莱”在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彗核上成功登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又迈出了关键一步。这说明
①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人类能够根据需要改造世界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自然界终究会被人类所征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详细信息
(12分)2014年9月9日-习.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习.平指出,这些古诗词都好。应该把这些经典从小就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
有媒体载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在践行》强调,我们必须熟悉当代青少年的特点,离他们生活近些、再近些,用他们的语言和形式,循序渐进,教化于无形。必须警惕把道德教育的目标设定过高、离生活太远。必须防止道德教育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让古诗词成为学生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的原因。(8分)并就反对“去中国化”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 限15个字以内。(4分)
12. 详细信息
山东省某村是改革开放初期有名的先进村,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充裕的物质生活。不久,奢靡现象开始抬头,并愈演愈烈,乡风日下,价值观念下滑;没过几年,变得经济衰退、凋敝。最近,该村村委会下大力气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凝聚起向上、崇善、爱美的强大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传承乡村文明,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该村又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乡村和最美乡村”。
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阐释该村委会做法的合理性。
13.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地人民广播电台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宣传方式,用广播剧的方式八当地道德模范事迹故事化,精心打造了34部道德模范,展现了道德模范的奉献精神,让人们在倾听中记住道德模范的英雄事迹,引导人民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深受群众的喜爱,不仅是故事精彩,更是源自道德的力量。
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谈谈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4. 详细信息
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bigdata), 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库体系), 数据结构复杂多样,规模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能否实现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消费者福利的满足程度。我们必须树立大数据战略,以获得巨大商业价值,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探索世界本质、把握思维奥妙”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树立大数据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