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第一学期初三历史世界现代史选择题专题复习考试(苏州市)

1. 详细信息
《大国崛起》解说词:“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
A. 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 B. 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2. 详细信息
下图是一艘创造了历史的战舰。1917年11月7日晚上9时40分,该舰空炮射击发出了开始向冬宫总攻的信号。由此引发的革命推翻了

A. 沙皇专制统治 B. 封建农奴制度
C. 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D.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 详细信息
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罗斯福新政
 
4. 详细信息
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是( )
A. 开展赫鲁晓夫改革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进行戈尔巴乔夫改革 D. 形成斯大林模式
5. 详细信息
“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看,它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一切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上述引文最有可能出自于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九国公约》 D. 《联合国家宣言》
6. 详细信息
1928-1937年的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成了六千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说明了苏联当时(  )
A. 经济明显超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B. 轻工业是处于完全停止的状态
C. 采取计划经济手段使其成就显著 D. 一直坚持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
7. 详细信息
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产生了深远影响。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 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B. 均有损中国主权
C. 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 D.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8. 详细信息
下面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新秩序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是

A. 《九国公约》 B. 《北大西洋公约》 C. 《华沙条约》 D. 《开罗宣言》
 
9. 详细信息
会议一开始,主要战胜国便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美国坚决要求解决国际联盟问题;英国提出先解决德国、土耳其殖民地的瓜分问题;法国则要求先制裁战争的罪魁祸首,肢解德国。据此可知该会议
A. 具有帝国主义分赃的性质 B. 圆满解决了战胜国关切的问题
C. 最终通过了公平公正的协议 D. 树立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典范
10. 详细信息
近年来美国与中国周边国家日本、菲律宾频繁军演,插手中国东海、南海事务,其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上世纪初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 )
A.参加巴黎和会
B.签订《巴尔赛和约》
C.加入国际联盟
D.签订《九国公约》
 
11. 详细信息
20世纪 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可见,这场大危机( )
A. 破坏特别大 B. 范围特别广 C. 时间特别长 D. 伤亡特别多
 
12. 详细信息
1932年12月24日,特格韦尔在日记中写道:“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感到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在,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该日记反映了( )
A. 苏联工业建设的背景 B. 法西斯统治下的状况
C.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D. 二战后美国的状况
 
13. 详细信息
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的小学生中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的得票数还远远落后于他。这主要是因为罗斯福实行的新政()
A.缓解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B.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C.体现了自由放任的思想
D.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14. 详细信息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我准备为我们千疮百孔的国家,定出一些必要的措施。”随后,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推行了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其中心措施是(? )
A. 大力整顿银行 B. 对工业的调整
C. 兴建公共工程 D. 对农业的调整
 
15. 详细信息
20世纪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①日本 ②美国 ③德国 ④意大利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③④
16. 详细信息
毛.泽东说:“张伯伦过去一心一意想的是搬起希特勒这块石头,去打苏联人民的脚,但是……张伯伦手上的石头却打到张伯伦自己的脚上了。”能印证这一论断的历史事件是
A. 德军突袭苏联 B. 日军偷袭珍珠港
C. 德军突袭波兰 D. 德军轰炸不列颠
17. 详细信息
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该体系未能解决任何国际争端问题 B. 美国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 该体系内部矛盾重重随时可能解体 D. 列强仅暂时缓解在西欧地区的矛盾
 
18. 详细信息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对日宣战演说中说:“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美日“处于战争状态”的影响是
A.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 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C.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D. 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
19. 详细信息
宣传画是舆论宣传的重要形式,隐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是二战时期的宣传画。体现该宣传画“团结”主题的国际组织是()

 
A.国际联盟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联合国
D.欧洲联盟
 
20. 详细信息
(题文)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信中“此次军事行动”是指(  )
A. 敦刻尔克撤退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中途岛海战 D. 诺曼底登陆
21. 详细信息
设计知识简图也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下图反映的是世界史上的一些重要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
A. B.
C. D.
22. 详细信息
下列组合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一项是(? )
A. 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逐渐复苏
B. “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
C.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D. 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23. 详细信息
德国战败后,美苏英分区占领德国(如图).此举是依据()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宣言》
D.雅尔塔会议
 
24. 详细信息
习.平曾在俄罗斯发表演说,“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能体现这一精神的历史事件有( )
①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② 莫斯科保卫战? ③抗日战争进入了大反攻? ④ 召开雅尔塔会议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①③④ D. ② ③ ④
 
25. 详细信息
《新全球史》中写道:“1962年,整个世界战栗了,等待着超级大国的对抗可能会带来的世界末日.”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 苏联出兵阿富汗 B. 古巴导弹危机
C. 科索沃战争 D. 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26. 详细信息
二战后,美国凭借超强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发起了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发表
B.“欧洲复兴计划”提出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北约建立
 
27. 详细信息
下图中,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进行社会改革 B. 美国大力扶持
C. 实行科技立国 D. 推行非军事化
 
28. 详细信息
下面一组图片呈现的是德国小伙儿威廉的生活片断。为他的快乐生活提供了如此便利的直接原因是(  )

A. 联合国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 欧洲联盟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
C. 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了区域化合作
D. 世贸组织有利于成员国贸易自由化
 
29. 详细信息
冷战时期,中、苏、美三大国在许多问题上是针锋相对的。但在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这一问题上,三国都心照不宣地严守机密,而且一守就是好几十年。这一“心照不宣”
A. 表明中国坚持中立的外交政策
B. 说明三国想避免世界局势进一步恶化
C. 表明苏联不愿意卷入朝鲜战争
D. 说明美国改变了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
30. 详细信息
1949年4月,英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着欧洲经济高速发展,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共体首脑会议宣布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12国成立欧洲联盟;随着世界经济和英国自身的发展,2016年,英国决定退出欧盟。这些表明,影响英国决策的决定因素是()
A.外国影响
B.民族矛盾
C.意识形态
D.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