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县一中2018年高二历史前半期期中考试附答案与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
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
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
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老子孔子韩非子
B. 墨子孔子老子
C. 孔子韩非子墨子
D. 孔子韩非子老子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3年3月19日,国家主席习.平会见媒体时说,引用“治大国如烹小鲜”强调领导者治国要有的态度。原话出自“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其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这引文体现的思想是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董仲舒认为“礼”的主要原则是“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据此可知董仲舒
A. 与孟子的民本思想有相异之处
B. 认为礼是学习的最高目标
C. 认为干预政治的关键在于正君心
D. 使儒家思想形成一个严密的思想体系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史学家钱穆把汉代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士人政府”,他认为:“汉高祖以来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转变的关键是(  )
A. 实行郡国并行制 B. 独尊儒术
C. 察举取士 D. 士族兴起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北宋程颐答寡妇能否再嫁时所说的。然《二程集》中程颐又云“大夫以上无再娶礼……自大夫以下有不得已再娶者,盖缘奉公姑,或主内事尔”。程颐意在(  )
A. 约束妇女婚嫁
B. 勉励士大夫要守节
C. 强调男女平等
D. 反对儒家纲常礼教
6. 详细信息
宋代的儒学思想家在复兴儒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佛教和道教的教义,使儒学理论更加平易近人,也因此真正深入到日常事务和私人生活。材料旨在说明宋代儒学
A. 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B. 吸收佛教道教思想
C. 趋于世俗化大众化
D. 具有思辨性哲理化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朱熹主张知、行分际,“先知而后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认为知而不行,是不知。据此可知
A.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对立
B. 阳明心学张以行代知
C. 朱熹重知轻行、知行脱节
D. 阳明心学更注重道德实践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中国古代某学者阅读《论语》所做的评语,与其观点最接近的是

A.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B.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C. 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
D. 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吃人不成功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下表中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

A. 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B. 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C.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D. 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10. 详细信息
某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参观博物馆时,对秦朝残缺不全的“左丞相印”封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对封泥字体特点争执不下。以史为据,可知该封泥字体
A. 字形方正,笔画详备,规矩严整
B. 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C. 字形略长,笔画圆勻,富于图案美
D. 工整清晰,飞洒活泼,雅俗共赏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以下是中国某些政治阶层在近代时期的政治言论,其共同作用是( )

A. 实现中国工业化
B. 实行民主政治
C. 启蒙与救亡并重
D. 推动中国近代化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的“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 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 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C. 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D. 知识分子的思想逐渐激进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7年4月,李大钊在《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中指出,当今不是西洋“动”的文明依靠中国“静”的文明以济穷救弊,而是须要“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这表明李大钊
A. 主张中西文明应相互借鉴
B. 主张西洋文明与中国文明平等结合
C. 全盘否定中国古代的“静”文明
D. 主张以西洋文明推动中国文明进步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为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出的合理推论应是:

A. 报刊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
B. 《新青年》特别关注西方习俗礼仪是为了反对封建礼教
C. 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新青年》最主要的撰稿者
D.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思想的一股强大潮流
15. 详细信息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不少报纸全文转载。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一位老同志在会上说:“我就听到了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说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我也还没有完全搞透……不要认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了定论”。这表明当时
A. 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 “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 “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16. 详细信息
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9世纪戊戌变法托古改制,二者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A.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 统治势力的顽固、强大
C. 新兴的思想诞生之初薄弱 D. 新兴经济、新兴阶层相对弱小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卢梭认为:“主权既然不外是共同意志的作用,所以就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其自己来代表自己。”据此可知,卢梭意在强调
A. 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B. 代议制有其合理性
C. 人民主权应该是相对的
D. 公共意志高于法律
18.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材料三: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大国崛起》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其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图中a点至b点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希腊和古代中国思想家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启蒙思想使人民产生了哪些“新的观念”来看待国家、政权机构的?
(3)根据材料二回答古代东西方思想家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有什么不同?
19.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民主启蒙思想家简介(部分)

从材料中提取一项有关中国民主启蒙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论据准确、逻辑严密。)
20.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改革开放开启时,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后,依法治国的要求更加迫切。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提出,并把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极其鲜明地突出了法治的理念。1999年,全国人大修改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法治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动。
——摘编自高尚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和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依法治国理念发展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依法治国理念发展演变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