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至2015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初三下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卷

1. 详细信息
简·爱虽然相貌平平,身份卑微,历经磨难,却赢得东家罗切斯特的爱恋和无数读者的尊敬。
①、请你说一说,到底简·爱身上有着什么样的人格魅力?

②、从简·爱的成长经历,你得到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2.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段,根据要求作答:
在熟悉的路上,往往会忽略了细微之处不可多得的美丽;而走在陌生的路上,却又会因为迷恋途中的景致而耽误了行程。身边的人每天都在为自己默默付出,我们往往视而不见;而刚认识的人只要对自己好那么一点点,我们就会        (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高兴、不安)。!糖放得太多了就会感觉到苦,爱得太深了就会感觉到平淡。
①、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写出相应的词语:              。为加横线字注音:迷恋                                            
②、给画波浪线的词语“视而不见”写一个同义词:             
 有人用“视而不见”出了一个字谜,谜底应是:       
3. 详细信息
阅读《源源本本》一文,回答小题。
源源本本    舒婷
床垫晒过了,被单和窗帘等织物浆洗过了,冬菇和黄花菜因吸饱了阳光,黄灿灿地都密封贮存起来。一切都准备好,就等梅雨季节来临。
可是,每天每天,太阳若无其事准时上班,阳光已慷慨得近似奢侈。道路依然干燥。人们开始频频眺望天空。在乡下,农民们忧郁地在田埂上走来走去,抽水机也搬出来了。报纸开始排出抗旱消息。
望雨的心情犹如守候一位爱唠叨的老朋友。来得密了真觉得烦,在该来不来的时候,无论手上忙着什么,心总是慌慌地倾听着门外。
于是忆起小时候背着书包在水洼边流连而屡屡迟到的事。尤其夏日骤雨初歇,无论马路上有多少灰尘和落叶,积水依然澄清,映出明净的天空,冉冉的云和摇动的树枝。童话里说有个孩子,失足掉进水洼,竟漫游了一个奇异的世界。至今我还信,只是这扇门需用幻想的眼睛来叩开。
覆着绿苔的清泉,在怪石间迂回跳跃的小溪,卵石铺底的河流,都能使人喜悦。人在经过水的沐浴之后,重新变得柔韧、挺拔、新鲜。我曾经问我的老师蔡其矫:“何以有水源的地方都会唤起一种感动?”
 “因为,”他偏着头,仿佛听着心中的流水之声。“生命起源于水。”
他接着问:“除了水,你最喜欢什么?”
 “植物。”我不假思索地口答。
家中长辈们常说,我的手刚能离开母亲的衣角独立行走时,立即攥住了一支“草籽花”。我时常无限惊异于植物自己的语言和表情。经过训练的手可以创造闻名的插花艺术,但大自然花的部落却有自己的组合方式,而且更加和谐、优美,具有竞争的蓬勃生机。
四岁的儿子对我说,“妈妈,葡萄还绿的时候摘它,它很痛,要是红了,它很高兴让我们采。”
我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的呀?”
“因为我使劲拽,绿葡萄紧紧抓住枝条,熟了的时候,我们要忘了采,它就难过地一颗一颗落在地上。”
我弯腰摸摸孩子的脸,像母树以枝条拂过它的腋芽。
我和儿子有共同的经验。我的校园每年两次剪枝,我经过那些狼藉一地的杈枝时,仿佛处在大屠杀之中。那四周无声的尖叫使我逃也似的飞跑,直跑到浑身发抖为止。
是广州的植物园,使我好像接近了生命秘密的边缘。
那是极普通的深秋初冬一个日子,云层很薄,阳光也不来装饰。水很静,完完全全。可能还很浅,但深绿色的浮游生物使水湾深邃幽远。水杉的华丽的树冠直垂到水面,看去像庞大的动物在饮水。庄严的水,安静的树,风蹑足远去。我脚下的草地似乎渗出水来,凉凉的水意从我的脚跟导向全身。那一刻我迷迷惘惘地听到有无声的语言呼唤我,我全身都在主动回答。那树木始终严肃地凝视着,要提醒我一个雪亮的,然而却隔着层层云雾的秘密。
也许,我曾经是它们的同类?
我终究不能判断那些水杉和我交换的眼色该怎么翻译。但我发觉我盼雨的心情是一棵植物的爱恋和希望。
可是,人类和水的关系不也是自然一个无可违抗的法则吗?
【小题1】结合文章内容,解释文题“源源本本”的意思。

【小题2】本文叙写的主要内容不是梅雨,可文章开始为什么要写“就等梅雨季节来临”?

【小题3】 通过阅读本文,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题4】“我和儿子有共同的经验”一句中“共同的经验”指的是什么?请概括出最能体现母子“共同的经验”的两件事。

【小题5】为什么说“我盼雨的心情是一棵植物的爱恋和希望”?

【小题6】本文语言生动象优美,富有表现力。试举一例加以赏析。
                                                                           
4. 详细信息
古诗文积累:
①、闲来垂钓碧溪上,                。②、               ?雪拥蓝关马不前。
③、              ,不辞辛苦出山林。  ④、问君能有几多愁?               。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               。
⑦、                 ,               。可怜白发生。
⑧、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5. 详细信息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大自然是神奇而美丽的,一年四季都有让人心动的风景。我喜爱春天里那暖暖的轻风,“               ”,它不仅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而且送来了大自然的各种芬芳(朱自清《春》);我喜爱夏天里那热情奔放的石榴花,因为它好比是“              ”,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郭沫若《石榴》);我喜爱秋风吹拂下的大海,你看,“          ,        ”。多么壮观,令人心潮澎湃(曹操《观沧海》)!我喜爱冬日里那漫天飞舞的雪花,你瞧,“             ,            。”又是多么清丽曼妙的世界啊(岑参《白雪歌送武官归京》)!
6. 详细信息
瞬间的发现
要求:①诗歌除外,不少于600个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7. 详细信息
下列对名著情节的叙述或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悟空被压五指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救出,并收为徒弟,又给他起了别号叫行者。
B、武松打虎比李逵沂岭杀四虎的故事发生得更晚。
C、鲁滨孙第二次出海到美洲经商,赚了一大笔钱。
D、《伊索寓言》中《马与驴子》的故事告诉人们,在困难中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共同生存。
8. 详细信息
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说说其名字或绰号的由来:
美猴王、星期五、黑旋风、骆驼祥子
                                                                                                                                       
9. 详细信息
阅读江曾培《论只“看”不“读”》一文,回答小题。                               
①一位学者问他的研究生读过《三国演义》没有,回答说,没读过,但看过。就是说,只看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没去读小说原著。
②这种对中外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时下有愈演愈烈的势头。
③电视作为一种现代化传媒,吸引了很多人去“看”它,应该说是件好事。但是看电视不能代替人们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的其他形式;看电视不能代替读书,尤其不能代替阅读文学名著。把文学名著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搬上荧屏,自然有它的长处,它强化了通俗性、直观性,从娱乐和消遣这个角度来说,它比原著裹挟了更多的人。但是荧屏上的“名著”,绝非名著本身。名著的一些精髓是电视剧无法再现的。文学名著的内蕴,只有经过认真阅读、反复咀嚼,才能够领略到。根据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只是“二手货”,只看电视剧,凭借从中获得的直观感受,那是很难真正亲近文学名著的。
④由此我想到正在兴起的电子出版物。出版电子化,可说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重要的出版技术革命。它将在许多方面影响与改变传统的出版观念。vcd光盘等多媒体读物,图文并茂,加强了读物的形象性、直观性,它必将激发读者更大的兴趣。我们要充分重视它、发展它。但我不相信电脑屏幕作为媒体的“看”名著,能完全代替“读”名著原作。所谓“读与写将成为过时的技能”、“书籍将走向灭亡”的论点,恐怕是不可靠的。为什么呢?重要的一点,就因为人在接受文化的浸润上,“读”不同于“看”,它较之于直观性的“看”,具有更多的思辩性。古人说:“俯而读,仰而思。”读总是和思联在一起的。孔子进一步指出两者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表示在“读”的过程中,对书的内容要反复思索,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出版走向高科技,好多事情使人一“看”就明了,有助于人们更快更好地接受知识与教育。但是“看”不能完全代替人们在深入接受过程中所必须进行的思考与思索。“看”包办代替不了“读”。
⑤咀嚼,思考,都是要花一点力气的。真正花了力气,才能真正有所得。基于此,我想,一些古典名著的传播,不仅不能以被改编成电视剧为满足,即使在出版上,也不宜过多地在通俗化上下功夫。当前,有些文言经典作品先被白话翻译;翻译不足,则进行改写;改写不足,则进行图解,由“读”改成“看”。应该说,用心是好的,是为了使古典名著更多地流行;但在这方面过量倾注热情的结果,使经典名著变成了失去了原味的通俗读本。读者虽然可以快速直接地进入某些故事,但是却领略不到原书的一些深邃内蕴与语言魅力。那些弱化了读者咀嚼能力的通俗化、图解化的工作,可能最终堵塞了读者通向经典文化的道路,这个问题不能不重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大声疾呼要“咀嚼文义,”为学者不可只看“不”“读”。
【小题1】纵观全文,本文是按            →             →            的思路来写的。
【小题2】第②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3】作者在文中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小题4】为什么不能只看名著改编的电视剧而不看文学原著?请说出至少三点理由。

【小题5】请说说第4段中两个画线句子的作用。

10. 详细信息
阅读诸葛亮的《出师表》选段与《诫子书》一文,回答小题。                                                           
甲.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1)则不能励精,险躁(2)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3),意(4)与日去,遂成枯落(5),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1)淫慢:沉迷、滞迟。(2)险躁:草率、急燥。(3)年与时驰:年华随着时间流逝而虚度。(4)意:意志。(5)枯落: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小题1】解释下列词或短语:
兴:                   咎:                    
善道:                 穷庐:                  
【小题2】下列句中“以”的解释与“以告先帝之灵”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D.静以修身
【小题3】翻译选段中的两个句子
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小题4】甲段中“讨贼兴复之效”具体指什么?作者劝诫后主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这与他前面所提的哪一条建议相照应

【小题5】乙段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书,文中告诫儿子什么(引用原文)?甲段中的先帝也曾在他的遗诏中给儿子怎样的告诫?(请默写出来)

11. 详细信息
综合性学习:
为了让同学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悠久灿烂的文化,某班举行了“走近诸子百家”的主题文化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列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兵家的孙子等。
【材料二】 “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选自习.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
【材料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子》)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论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⑴、诸子百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意蕴丰富的典故和成语,根据你课内外掌握的知识,将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在答题卡上填写字母)
a梦中化蝶      d孔子      g望洋兴叹
b后生可畏      e孟子      h见贤思齐
c择邻教子      f庄子      i舍生取义
⑵、①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下列文章中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的是(    )
A. 《岳阳楼记》  B.《满井游记》  C.《桃花源记》   D. 《小石潭记》
⑶、近年来,习主席在许多重要场合发表讲话时,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在网上引起热烈反响。请你引用【材料三】里提供的一句名言也写一段话,不少于60个字。(注:不是对【材料二】的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