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

1. 详细信息

下列每组加点字注音都有一个有错误,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1)(piǎo)   蕴(jí)   (qiú)   如(wù)

(2)(xié)   (wù)  (suò)  (juàn)

(3)(wéi)   (kē)  (hè)  (xìng)

2. 详细信息

翻译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3. 详细信息

名句默写。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2)游鱼细石,________。急湍甚箭,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3)崔颢《黄鹤楼》中抒发诗人思乡愁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明词人为国戍边杀敌之志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详细信息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白:廉洁守正       茂才:秀才

B.共色:同样的颜色  缥碧:青白色

C.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天质:天然资质

D.流辈:不入流的晚辈  语云:古语说

5. 详细信息

下列语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B.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四知》)

C.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D.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6. 详细信息

对下列两组加点的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绝:天下独 猿则百叫无

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无冻馁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7. 详细信息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A性质悫,少文采(《私心》)

B经纶世务者(《与朱元思书》)

C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D.吾百死而不辞(《与妻书》)

8. 详细信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光明中学准备开展一次以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之美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解读字】

(1)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我们可以通过来推知。请你根据下面的文字和右面的图片,推测字的本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仁,亲也,从人,从二。”“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字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词】

(2)你要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成语之星大赛,需要积累一些含字的成语,请你写出2个。

【探究德】

(3)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说说的美德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一:重庆市荣昌县村妇龙再平细心照顾瘫痪养母9年,为母亲洗尿布,喂饭。为了照顾老人的饮食,她精心烹制一道道家常菜;为了照顾老人的口味,她9年不沾辣味。近日被评为街道孝道之星,获得了重庆好人的候选资格。

材料二:家住重庆市渝中区新华路的陈冠华老人,无儿无女,孑然一身。解放碑交巡警大队的巡警们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便开始了持续4年的悉心照料。每晚煲电话粥,医院探望,送饭送奶……这份情谊温暖了陈婆婆的生活,直至陈婆婆去世。

材料三:1969年袁隆平种植的杂交水稻试验田,正接受有关专家的验收。由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还处在开始阶段,试验田的产量还不理想。一位植物遗传学老教授用拐杖指着试验田不屑地说:水稻是自花传粉,杂交无优势。袁隆平搞杂交水稻试验,是对植物遗传学的无知。

袁隆平矢志不移,杂交水稻试验终于成功。后来,这位老教授因事来到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仍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真诚地对他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您都是我的老师。

【彰显德】

(4)根据上面第(3)题材料二的内容,请你拟发一条微博(微博:指发在互联网上的短小的文章、图片),表达对解放碑交巡警的赞美之情。(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0字左右。)

9. 详细信息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____________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______________时的景物。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拟人、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详细信息

四知

范晔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茂才 __________

(2)经昌邑 __________

(3)故人君 __________

(4)涿郡太守 __________

2.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B.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C.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D.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大将军邓骘闻贤而辟之中的是指________

(2)“遗之中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个故事。

6.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杨震是个怎样的人?

11. 详细信息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鸢飞天者()  窥谷忘(,返回)

B.互相轩邈(比长远)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

C.负势竞(向上)  横柯(在上面)

D.猿则百叫无(绝妙)  蝉则千转不(穷尽)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下面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地描绘了富阳西南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

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照全篇。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

4.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

12. 详细信息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选自《王冕求学》)

1.解释加点的词

(1)无从书以观 ______________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______________

(3)入学舍 ______________

(4)默记 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

3.【甲】文作者从哪些方面写求学之艰难?

4.【甲】【乙】两文中的人物都能遍观群书有哪些相同的原因?(至少列举两点)

13. 详细信息

作文

我国有句俗话,人比人,气死人,但有的人提倡的精神,认为只有才能激励我们不断进取。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自立角度,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