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解放中学九年级(下)段考化学试卷(2)带解析

1. 详细信息

下列家庭实验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木炭除去消冰箱中的异味

B.用氯气给自来水杀菌消毒

C.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用糯米、酒曲和水酿制甜酒

2. 详细信息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可分,而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离子就是指带电的原子

C.分子既能构成单质,也能构成化合物

D.相同的原子不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3.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成年人缺钙易造成骨质疏松 

用聚氯乙烯塑料作食品包装袋有害健康 

可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涤纶 

合金、塑料、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农业上可用苛性钠改良酸性土壤 

生活中可用小苏打做糕点的发酵粉.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⑥

4. 详细信息

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已知获得高铁酸钠的反应为Fe2O3+mNa2O2nNa2FeO4+Na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涉及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B.高铁酸钠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化学计量数m=n

D.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6

5. 详细信息

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装置组合可制取氧气

B.装置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C.装置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

D.装置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6. 详细信息

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用连接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可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可以为盐

B.乙只能是氧化物或酸

C.丙只能是金属单质、盐或碱

D.其中一个反应可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

7. 详细信息

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试验:

1)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

.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2)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酒精喷灯加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Ⅰ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②Ⅰ对比,说明O2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 

③Ⅱ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 

该实验还能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实验(2)中缺乏尾气处理装置 

实验(2)中玻璃管内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的减少量可能等于C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增加量.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②⑤

8. 详细信息

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铁,可能有锌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溶液最终可能显无色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 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若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可能大于放入前的锌粉的质量.

A②④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

9. 详细信息

图甲是某粒子A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与A的单质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回答:

1x=  A所属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2)图乙所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0. 详细信息

根据下表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在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25g氯化钾,搅拌,恢复到20℃

全部溶解

再加Xg氯化钾,搅拌,恢复到20℃,恰好饱和

全部溶解

再加6g氯化钾,搅拌,恢复到20℃

固体不溶

加热至40℃

全部溶解

冷却至20℃

1)实验步骤中加入Xg氯化钾,X=  g

2)实验步骤中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不饱和)溶液.

3)步骤中冷却至20℃,烧杯中的现象是  

4)有五瓶氯化钾溶液,与上述实验步骤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别相等,现各取10g5个小烧杯中,分别滴入足量的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其中有  个小烧杯中产生的沉淀质量相等.

11. 详细信息

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探究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根据实验填空.

探究活动一:取适量原无色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溶液后,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

1)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一种物质后,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由此可推出:原溶液中一定不含  .(写化学式、物质名称皆可,下同).

2)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另一种物质后,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能证明该结论的现象是  

探究活动二:为探究其他两种物质是否存在,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得液体均为无色溶液.

1)加入过量稀硝酸的目的是  

2)加入的X  

3)由探究活动二得出的结论是  

4)溶液C中含有的溶质是 

12. 详细信息

在各种金属材料中铜是人类应用比较广泛的金属之一,某学习小组欲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连接好装置;  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⑥D中黑色固体完全变成红色,停止加热,待D中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数据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全实验步骤 

2)若使制取氢气的装置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如图2所示装置可选用的是  

3)长玻璃管的作用  

4)已知:CuO样品质量为m1克,E中增重为m2克,D中反应后固体质量为m3克,实际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为m4克,试用m1m2列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 16 .若无F装置,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以下数据还能确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是  

Am1m3Bm1m4Cm2m4Dm3m4

5)请你评价实验有什么不妥之处,并说明原因 

13. 详细信息

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CO2的质量为  

2)求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