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甘肃高一下学期人教版高中历史期末考试

1. 详细信息

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黄牛过河各顾各                B.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小满芝麻芒种谷

2. 详细信息

明朝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小农经济的发展

3. 详细信息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有些故事情节跟长安的“市”有关。以下场景在剧中不会出现的是(  

.“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 “市”门按时开关

C.“市”的内外店铺林立      D.“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4. 详细信息

《汉书》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商人地位的提高

③农民的社会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   ④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

A.①③          B.③④         C. ①②          D.②④

5. 详细信息

说起“他”,人们从不吝惜赞美之辞——伟大的旅行家、开辟新航路的指明灯。也有人认为他“一本游记引来了强盗。”材料中的“他”是

A.马可·波罗       B.迪亚士      C.哥伦布       D.麦哲伦

6. 详细信息

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包括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           D.促使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

7. 详细信息

19世纪的欧洲大量人口集中到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家庭观念的淡化    B. 工厂制度的确立    C. 手工作坊的发展    D.垄断组织的出现

8. 详细信息

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建立起以欧洲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是由于(  

A.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B. 工业革命发展了生产力 C. 封建势力的衰退 D.工人运动的兴起

9. 详细信息

近代以来,许多人士投资近代企业。从下表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18401894年间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表

投资者

所占比例(%)

官僚、地主

30.86

一般商人

18.52

手工作坊主

7.41

华侨商人

7.41

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B.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部分投资者来源国外                D.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10. 详细信息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高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这“三次高潮”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不包括(  

A.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准备了阶级基础

C.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D.彻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11. 详细信息

 “大街过三道,物价跳三跳;工资系团雪,攥会就化掉。”这是一首流行于上世纪40年代的民谣。它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抗战造成了人民生活困难         B.国民政府发行的是假币

C.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D.美国经济侵略造成民族工业破产

12. 详细信息

201535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人们第一时间获知这一图文消息的主要途径是(   

①报刊杂志      ②电影           ③电视          ④互联网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 详细信息

1940年统计,中国平均每74平方公里才有1公里公路;同是国土辽阔的苏联,同年每7.8平方公里即有1公里公路。出现中国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抗日战争的破坏 B.近代中国民生凋敝 C.苏联重视公路建设 D.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

14. 详细信息

建国初期,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0.1%;煤炭产量仅0.32亿吨;原油产量仅12万吨,90%以上石油产品依靠进口。面对这种工业落后的局面,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A.发展钢铁工业      B.发展煤炭工业       C.发展石油工业        D.发展重工业

15. 详细信息

 “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这一正确评价针对的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 详细信息

1982年中共中央第一个“1号文件”,决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②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 详细信息

1984年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过去国家对企业管的太多太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全民所有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基于这一认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          ②企业有权选择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

③政企集中统一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统一性④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 详细信息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功德,历史上,曾出现的与此理念相悖的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进行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9. 详细信息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20. 详细信息

.二战后,欧美“福利国家”制度发展起来。对这一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A.缓和了社会矛盾    B.消除了阶级差别   C.克服了经济“滞涨”  D.削弱了宏观调控

21. 详细信息

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 ……甚至“每一双皮鞋或者每一件内衣,都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

A.导致生产物资短缺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优先发展轻工业   .实行市场管理

22. 详细信息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剥夺年代”是指(   

A.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23. 详细信息

20108月,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损失惨重,中国如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24. 详细信息

关贸总协定生效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到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A.发达国家在关贸总协定中没有受益            B.关贸总协定让发展中国家获利匪浅

C.关贸总协定消除贸易壁垒的努力正日见成效     D.美元控制了全球贸易额的大部分

25. 详细信息

 “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C.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26.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会(中共八大)正确的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刘少奇的政治报告,不仅系统的论述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中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而且进一步提出和解决了一系列战略问题。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二 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上快马坐火箭,新的记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

材料三 右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八大认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                                                                                 

                                                                      。(4分)    解决方法:                                                            。(2分)      

2)指出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哪两个历史事件?以这两个事件为代表的经济建设失误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两个事件:                                                          2分)

严重后果:                                                                                 

                                                                     。 (3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70年代,从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经验教训:                                                                                    

                                                                                                                                                      4分)

27.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8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现代分册)

材料二 里根当选总统以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

——《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的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

——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

材料四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列宁

材料五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地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中的经济政策是为了应付什么问题而实行的?这一政策是由哪位领导人提出的?这一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应付问题:                                                              。 (2分)

提出者:              。(1分)

主要特点:                                                          。  (2分)                                                                 

(2)材料二中,里根政府为什么要进行“引人注目的改变”? “引人注目的改变”主要指什么?这一“改变”之后各国逐渐发展出什么经济?

原因:                                                                  。(2分)         

“引人注目的改变”:                                                    。(2分)

各国经济:                                                              。(2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政策?农民强烈反对的是什么制度?农民反对的这一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取代?

政策:                                                                  。(2分)

制度:                                                                  。(2分) 取代后的制度:                                                          。(2分)

(4)材料四中所指的“经济政策”后来被哪种经济政策所取代?简要分析其原因。

政策:                                                                   。(2分)            

原因:                                                                   。(2分)(5)材料五中提到“苏联的办法”,其基本做法如何?这样的办法是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基本做法:                                                             。(2分)

领导人:                                       (1分)。

 

28.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1970

1992

32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79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1)根据以上材料,评价材料一的观点。

评价:                                                                                            

                                                                                            

                                                                       。(4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问题:                                                                      

                                                                       。(2分)

根源:                                                                 。(2分)(3)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全球化?

应对办法: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