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福建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期中考试

1. 详细信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造(chì)     懒(bèi    讪(shà)     历井(shēn

B银(zàn    yàn    wéi     他不过(niù)

C缩(cù)     享(xīn    头(sǔn     鸡豚狗zhì)

D序(xiáng  洿池(kuà)    人(gǔ)      或一轮(jiàn

2. 详细信息

2.下列词句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俨然           迷惘             炮烙            飞湍瀑流争喧

B.放诞           骐骥                         巫山巫峡气萧森

C.驯熟           伶俐             踌躇            间关莺语花底滑

D.潦倒           杜撰             寒喧            空闻虎旅传霄柝

3. 详细信息

3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七十者可以 帛食肉

A.假舟楫者,非能                    B.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C.
五亩之宅, 之以桑
                   D.填然

4. 详细信息

4.下列选项的倒装句中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
青,取之于蓝
              D.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5. 详细信息

5.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谪戍之众,非于九国之师也(抵抗)  河东亦然     (遇到饥荒)
B.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喜爱) 顺风而呼,声非加也 (强,指声音宏大)
C.
非我也,         (年成)       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
D.
今其智反不能及     (于是)       圣人无常师       (平常的老师)

6. 详细信息

6.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古今意思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寡人之于国也, 尽心焉耳矣                   下饮 黄泉
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
以致天下之士                               古之学者必有师

D.隳名城,杀豪杰                              才能不及中人

7. 详细信息

7.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显示了唐代有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诗史”。

B、律诗绝句都属于近体诗,相对于古体诗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限制。

C、六艺经传是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又称作“六经”。

D、李商隐是中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二人并称“小李杜”。

8. 详细信息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7题。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15.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 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 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16.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C.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17.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B.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 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9. 详细信息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未雨绸缪,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D.写作中,文不加点,只能使意思变得模糊,并可能使正确的意思变得不正确。

10. 详细信息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耿定向,字在伦,黄安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除行人,擢御史。严嵩父子窃政,吏部尚书吴鹏附之。定向疏鹏六罪,因言鹏婿学士董份总裁会试,私鹏子绍,宜并斥。嵩为营护事竟寝出按甘肃举劾无所私去任行笥一肩有以石经馈者留境上而去还督南京学政。

    隆庆初,擢大理右寺丞。高拱执政,定向尝讥其褊浅无大臣度,之。及拱掌吏部,以考察谪定向横州判官。拱罢,量移衡州推官。

    万历中,累官右副都御史。吏部侍郎陆光祖为御史周之翰所劾,光祖已留,定向复颂光祖贤,诋之翰。给事中李以谦言定向挤言官,定向求去,帝不问。历刑部左、右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御史王藩臣劾应天巡抚周继,疏发逾月不以白定向。定向怒,守故事力争,自劾求罢,且诋藩臣论劾失当。因言故江西巡抚陈有年、四川巡抚徐元泰皆贤,为御史方万山、王麟趾劾罢,今宜召用,而量罚藩臣。藩臣坐停俸二月。于是给事中许弘纲、观政进士薛敷教、南京御史黄仁荣及麟趾连章劾定向。执政方恶言者,勒敷教还籍省过,麟趾、仁荣亦停俸。时已除定向户部尚书督仓场,定向因力辞求退。章屡上,乃许。卒,年七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恭简。

    定向初立朝有时望。后历徐阶、张居正、申时行、王锡爵四辅,皆能无龃龉。至居正夺情,寓书友人誉为伊尹而贬言者,时议訾之。其学本王守仁。尝招晋江李贽于黄安,后渐恶之,贽亦屡短定向。士大夫好禅者往往从贽游。贽小有才,机辨,定向不能胜也。

                                     (选自《明史》卷二百二十一,有删改)

8.对下列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          :怨恨       B.罚藩臣            :衡量

C.其学王守仁     :本来       D.士大夫好禅者往往从贽   :交游

9.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A.嵩为营护事/竟寝出/按甘肃/举劾无所私/去任/行笥一肩/有以石经馈者/留境上而去/还督南京学政

B.嵩为营护事/竟寝出按甘肃/举劾无所私/去任/行笥一肩/有以石经/馈者留境上而去/还督南京学政

C.嵩为营护/事竟寝/出按甘肃/举劾无所私/去任/行笥一肩/有以石经馈者/留境上而去/还督南京学政

D.嵩为营护/事竟寝/出按甘肃/举劾无所私/去任行笥/一肩有以石经/馈者留境上而去/还督南京学政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耿定向不畏权贵。严嵩父子专权时,他上奏章弹劾依附严嵩父子的吏部尚书吴鹏的六大罪状,并弹劾吴鹏女婿学士董份在总裁会试时徇私。

B.耿定向仕途起伏。隆庆初年,他被提拔为大理右寺丞,后又因曾讥讽掌权的高拱狭隘浅薄没有大臣气度而被贬为衡州推官。

C.耿定向爱憎分明。他在担任右副都御史时,吏部侍郎陆光祖被御史周之翰弹劾,而耿定向却赞颂陆光祖贤能,指责周之翰。

D.耿定向有声望,但也受到一些非议。他经历四任首辅,能做到与他们意见相合;他给友人写信赞誉张居正而贬斥言官,受到舆论的非议。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定向怒,守故事力争,自劾求罢,且诋藩臣论劾失当。

 (2)尝招晋江李贽于黄安,后渐恶之,贽亦屡短定向。

11. 详细信息

(二)古代诗歌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12-13题。

  望①

【唐】杜  

                        纳纳乾坤大,行行郡国遥。

                        云山兼五岭,风壤带三苗②。

                        野树侵江阔,春蒲长雪消。

                        扁舟空老去,无补圣明朝。

【注释】①此诗作于大历四年,作者乘船行于湘中一带。②三苗:古代南方部落民族。

1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行行”有作者乘舟不停地前行之意,同时也暗示了湘中一带水途漫长。

B.“五岭”“三苗”写出了空间之广,“云山”、“风壤”写出了南方的环境风貌。

C.颈联上句是说江边的野树覆盖了宽阔的江面,“侵”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作者在写景时,既有概括,又有细描,颈联由远及近地对江边景物进行了细致描绘。

E.诗歌前三联紧扣标题“野望”来写,写所见之景,尾联则在此基础上抒情。

1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12. 详细信息

22.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分别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3分)

①情景一: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离去,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②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抑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③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X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答:①                                     改为                                       

                                         改为                                         

                                           改为                           

13. 详细信息

(三)名篇名句默写(11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但见悲鸟号古木,                              《蜀道难》                 

2)斩木为兵,               ,天下云集响应,                。《过秦论》

3               ,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4                  ,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其三)》

5)《琵琶行》中,琵琶女应邀进行了精彩的弹奏,使得听众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以至于“                                   ”。 

 (6)《锦瑟》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                                           

 (7)《师说》中阐述师生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14. 详细信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0题。

我想你们

                                     董玉洁

    下了晚自习,我独自躺在寝室里读小说。是这本小说催发了今晚的一切。

    当初离家时爹妈就交代:到城里读书,也学点惦记。你这孩子,打小就不晓得惦记人。三叔把我送进这所中学时也提醒:抽空回去看你爹妈一眼,两老不容易呢。今天课堂上班主任又讲:人,应该懂得以某种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感情。我手头这本小说也正讲述着这样一则故事:一名俄罗斯少年只身骑着匹枣红矮马冒雨夜行三十公里回家,仅仅为了对父母说一句“我爱你们”,父母幸福得快晕过去。

    我的心像上足了劲的发条,激动得微微发颤:我何不也把爹妈狠狠地幸福上一顿呢?我可不是那种只想不做的人,我从床上跳起来推上自行车就往四十多里外的家里奔。

    风呼拉呼拉地拨打着树叶,天上乌云怒走,月亮藏藏露露明明灭灭。最好来场倾盆大雨吧,这样更显出我的心情,老师说这叫反衬。

    半小时后,一场不小的雨应召而来。股股雨水顺着脸颊淌到下巴尖儿上,汇成一挂小水链儿。

    不时一个极亮的闪电,像电焊,照亮了一簇簇披发劲舞的树;没有雷,可真好。

    回到家里啥也不说,就一句:“我想你们、惦记你们!”可不能说“我爱你们”,那不符合国情,太难以出口了,爹妈也不习惯。当他们明白我是如此地惦记他们时,爹妈会是一副什么样的神情呢?他们会用什么样的眼神来打量他们这长大了、学会了惦记人的儿子呢?他们会幸福得手足无措的,妈只会拿手在围裙上那灰补丁上蹭来蹭去。

    在雨中跋涉了三个多小时,我终于站在了村头。有段泥泞路,车过不去,我便扛着往前趟。稀泥柔柔地、润润地在脚底里蠕动,一下子就涨满了脚丫儿,围住了腿肚儿。

    小村里没有一星灯光,人们早已沉入梦乡。一个闪电,我望见几处低矮的屋子默默地卧在雨中山坡上,像是被谁随手遗忘在那儿的。

    但我,惦记着你们。站在家门口,雨水掺和着汗水,我早已浑身透湿。

    敲门时,我的手有些抖。爹妈警惕地问:“谁?”“我!”

    “出事啦!”爹妈嗓子眼儿发颤,磕磕碰碰地摸火柴点灯,“出啥事啦?”

    从门缝里我清楚地瞅见两位老人连外套都顾不上披,便忙起身,妈举着铁盒做成的油灯,爹手忙脚乱地拨门闩。

    “出事啦?出啥事啦?”爹妈连声急问,满脸满眼的惊恐。

    “没,没啥事,回来,我……想……想看看你们。”想好的话临出口又变了。“没啥事?看我们?没啥事这么大雨,深更半夜赶回来?我们有啥好看的?到底出啥事啦?”爹蹙着眉头,使劲地瞅我的眼睛,想瞅出个名堂来。“真的,真的没啥事。”

    爹接过妈手里的干毛巾递给我。妈忙着给我找干衣服,接着又给我煎了几个荷包蛋。我吃着荷包蛋,妈悄悄凑过来:“是不是又在学校里惹祸啦?有啥事跟妈说,妈晓得你爹脾气不好,妈不跟他说。”

   “妈,真的啥事也没有。”我咬着鸡蛋,嘴里涨满了暖暖的蛋黄。

    收拾完了,我在床上躺下,迷迷糊糊刚要入梦,爹突然推开门:“柱子,到底出啥事啦!你照直里说,爹不骂你!”“爹,没事,真的啥事也没有,就想回来看看你们。”爹退出去,掩上门,两老又嘀咕了好一阵。

    躺在床上,我开始觉得心里有些酸溜溜的。

    第二天清晨,雨仍下得很大。我打定主意,起床第一句话就对他们说:“我在城里想你们!”可起了床,没见着爹。问妈,妈说:“你爹夜里就走了,去你们学校看到底出了啥事。你这孩子,有事也不说!”

    此时,我已无话可说。

1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中的“我”,在小说的启发下,真正理解了“惦记人”的深刻含义,所以急不可待地深夜冒雨回家。

B.“我”的壮举之所以得不到爹妈的认同,是因为“我”纯属一厢情愿的一时感情冲动。

C.文章表面上是写“我”惦记着爹妈,而实际上表现的却是像大海一样深的父母之爱。

D.“我已无话可说”,是因为我要说的已全部说完;再者,爹妈素质太低,不懂得享受儿子的“惦记”。

E.黑夜、大雨、长途、泥泞,这些背景成就了“我”的惦记,却赶跑了爹妈的幸福感,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19.你如何评价文中的“我”和“父亲”?请结合文意,任选其中一个人物写出你的看法。(3分)

20.“我”冒雨回家省亲,爹妈为何一致认定“我”是在学校出事了呢?请阐述理由。(6分)

15. 详细信息

五、写作(60分)

23.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著名大学硕士新生郝同学在微信朋友圈中对几位国内知名的史学教授出言不逊,用“垃圾”等词形容这些学者的学识和人品。他的导师孙教授看到之后,提醒郝同学为人治学要谦虚,谈人论事切忌污言秽语。但不久后郝同学又发布了类似言论,孙教授极度震怒,立即发表公开信宣布与之断绝师生关系。此事一经传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有人支持孙教授,赞扬他坚守尊师重教的原则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也有人认为孙教授将学生逐出师门的方式简单粗暴,违背了“诲人不倦”的教育原则。

对此,你更认同哪种观点?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