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云南高一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历史期末考试

1. 详细信息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庭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2. 详细信息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3. 详细信息

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4.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体现的“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以法治国

5. 详细信息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6. 详细信息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 了。这主要说明了

A、中央集权  B、规范法度    C、君权神授     D、皇权至上

7. 详细信息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列强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8.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起点”。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B、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C、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巨大

9. 详细信息

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运动,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同特点是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了社会现实,属于空想

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10. 详细信息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A、彻底摧毁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11. 详细信息

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12. 详细信息

19511225我国成立玉树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下辖玉树县(结古镇)等六县。它直接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的制度        D、完全自治的制度

13. 详细信息

有人说在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中,撒切尔夫人碰上邓.小平是“铁娘子碰到了钢铁公司”。 撒切尔夫人也回忆说:“我们是同一个不肯让步,而且在实力上又远远超过我们的大国打交道。”由此可见,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

A、中国政府坚定的立场    B、世界潮流的推动  

C、邓.小平高超的外交水平  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14. 详细信息

 “振甫先生致力于两岸关系凡一十四年,夙慕屈平词赋,常怀国家统一,私志公义,每与道涵相契。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指的是

A、和平统一祖国  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一国两制”原则   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15. 详细信息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其中“存异”主要是指保留各国的

A、风俗习惯      B、宗教信仰      C、社会制度          D、文化传统

16. 详细信息

20世纪70年代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美苏争霸出现苏攻美守的态势  B、西欧、日本成为美国的有力竞争对手

C、广大亚非拉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7. 详细信息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是自由的“这部分人”是指

A、妇女  B、外邦人   C、奴隶   D、成年男性公民

18. 详细信息

、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该特征可概括为

A、主权在民    B、人人平等    C、自由主义     D、分权制衡

19. 详细信息

 “光荣革命”是英国议会邀请荷兰威廉三世继承王位的一场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这里的“邀请”实质说明了

A、威廉不具备继承资格    B、资产阶级对新贵族的妥协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英国权力中心由国王转向了议会

20. 详细信息

独立后的美国用联邦制代替邦联制的目的是

A、扩大各州州长的权力     B、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C、调和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D、割断与英国的联系

21. 详细信息

保罗·肯尼迪说,统一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他所说的德国是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国家    B、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C、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帝国      D、有封建军事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

22. 详细信息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这名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小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使人弃恶从善         B、实行两党制  

C、地方和中央相互牵制   D、确保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3. 详细信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资本主义国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24. 详细信息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A、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    B、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C、广泛汲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5. 详细信息

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26.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27. 详细信息

 “杜鲁门主义”出台后,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 “杜鲁门主义”

A、表明了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C、表明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8. 详细信息

19514月,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这意味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启动。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的根本目的是

A、增强西欧经济实力    B、摆脱美国的控制  

C、加强自身政治安全    D、恢复欧洲霸主地位

29. 详细信息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这表明

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次要国家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30. 详细信息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表明

A、主权国家或国家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B、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得到了普遍支持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国际社会很大的遏制    D、国际政治经济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31.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

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

材料四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清史稿·选举志》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4分)

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8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君主专制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4分)

32.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8730日,议会两党的7位政治要人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队前来英国,帮助捍卫英国人的自由,威廉乘“新教之风”登陆英伦后,詹姆士二世逃走。英国仅以换了一个国王的代价写成了革命。                           ——唐晋《大国崛起》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立宪君主制。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1)、材料一所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4分)

2)、材料二出自什么重要文献?依据材料二说明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8分)

3)、依据材料三,简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