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湖北七年级下学期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期中考试

1. 详细信息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2分)

1)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yōng  zhǒngɡ(        )的根。

2)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dǎn(   ) 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

2. 详细信息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2)

人生鼎沸    来势汹汹   多么澳悔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枥尽心血   气冲斗牛     义奋填膺

3. 详细信息

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     (只填序号)(2分)

A管他用了最大的力量,还是不能爬下悬崖,他只好蹲在石架上,量往里靠。 

B 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好像我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C 肚子全被吃掉了,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乎味道特别鲜美的。

D凡是人间的灾难,无沦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受着,而且都受了。  

4. 详细信息

汉字具有强大的组词功能,盘点2012年的新词汇,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根据你的积累,再举一个新词汇。(2分)                                   

  这广告太坑爹了,哈哈!

坑爹:            

新词:              

5. 详细信息

一、古诗文名句积累。(每小题1分,共6小题,计6分。)

6 、“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根据原文填空。

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关山度若飞”,让我们领略了木兰战场生涯的壮烈;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1000多年的王维“独坐幽篁里,               ”的琴声与长啸,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夜,耳畔是“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深深怀念;我们陪宋诗人赵师秀坐在孤灯下度过“              ,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寞时光。

6. 详细信息

二、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赏奇景悟道理。16分)

7.【甲】文段作者是谁?选自哪一本书?(2分)

                                               

8.解释【甲】【乙】两文中加点的“若”字的意思。2分)

有楼者,堂者,坊        屈伸呼吸

9.请从【甲】文中找出与下边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个词,并摘录原句。(2分)

地积块                        

10. 请用“/” 线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2分)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11.翻译下边的句子。(2分)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12.请将 “未几”、“既而”、无何”分别填到【甲】文段中ABC。(3分)

                                                                

13.【甲】文中所描写的“山市”实则与什么自然现象相似?(1分)  

                                                                

14.【乙】文借故事讲道理,它告诉我们                                。(2分)

   

7. 详细信息

三、阅读《母亲一生中的八个谎言》,感受催人泪下的母爱。15分)

母亲一生中的八个谎言!

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请母亲吃鱼。母亲不吃,母亲又用筷子把鱼夹回男孩的碗里。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   ——母亲撒的第二个谎。

上初中了,为了缴够男孩和哥姐的学费,当缝纫工的母亲就去居委会领些火柴盒拿回家来,晚上糊了挣点分分钱补点家用。有个冬天,男孩半夜醒来,看到母亲还躬着身子在油灯下糊火柴盒。男孩说,母亲,睡了吧,明早您还要上班呢。【甲】——母亲撒的第三个谎。                                                                                                                                                                                                                                                                                                                                                                                                                                                                                                          

高考那年,母亲请了假天天站在考点门口为参加高考的男孩助阵。时逢盛夏,烈日当头,固执的母亲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母亲迎上去递过一杯用罐头瓶泡好的浓茶叮嘱孩子喝了,茶亦浓,情更浓。望着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满头的汗珠,男孩将手中的罐头瓶反递过去请母亲喝。【乙】——母亲撒的第四个谎。

父亲病逝之后,母亲又当爹又当娘,靠着自己在缝纫社里那点微薄收入含辛茹苦拉扯着几个孩子,供他们念书,日子过得  A  。胡同路口电线杆下修表的李叔叔知道后,大事小事就找岔过来打个帮手,搬搬煤,挑挑水,送些钱粮来帮补男孩的家里。人非草木,  B    。左邻右舍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劝母亲再嫁,何必苦了自己。然而母亲多年来却守身如玉,始终不嫁,别人再劝,母亲也断然不听,【丙】——母亲撒的第五个谎。

男孩和他的哥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下了岗的母亲就在附近农贸市场摆了个小摊维持生活。身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知道后就常常寄钱回来补贴母亲,母亲坚决不要,并将钱退了回去。母亲说,我有钱!——母亲撒的第六个谎。

男孩留校任教两年,后又考取了美国一所名牌大学的博士生,毕业后留在美国一家科研机构工作,待遇相当丰厚,条件好了,身在异国的男孩想把母亲接来享享清福却被老人回绝了。母亲说,我不习惯!——母亲撒的第七个谎。

晚年,母亲患了胃癌,住进了医院,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男孩乘飞机赶回来时,术后的母亲已是奄奄一息了。母亲老了,望着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母亲,男孩悲痛欲绝 ,潸然泪下母亲却说,孩子,别哭,我不疼。——母亲撒的第八个谎。

15.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含辛茹苦                 潸然泪下       

16.请你将下边两个词语分别还原到文中划横线的AB处。(1分)

孰能无情        苦不堪言

17.下面三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请你分别还原到相应的【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A母亲说,孩子,快喝吧,我不渴!

B母亲说,我不爱!

C母亲笑笑,说,孩子,快睡吧,我不困!

18. 请你分析文章第段划横线的句子中加点词语“啃”和“舔”表达效果。(2分)

                                                                

19. 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属于哪一种描写方法?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20. 母亲真的不疼吗?请你揣摩第中划横线句子中母亲的心理活动,并描写出来(50字以内)(2分)

                                                                

21.文中的母亲多么令人感动啊,她身上具有哪些美德?(1分)

                                                                

22.积累链接:母爱是伟大的,天下做儿女的永远也报答不尽母亲的深恩。在小学时,我们曾经学过一首诗,其中两句正好表达了这种感情,请你默写出相关诗句。(2分)

                                                            

8. 详细信息

四、阅读《倾听秋语》,品味神奇大自然的内蕴。11分)

倾 听 秋 语

   佚名

秋的晨幕在市声喧沸中打开,浅浅的池塘里斟满了一夜秋凉,她晃动着步子,渐渐地把池塘边的垂柳从墨绿咬成金黄,然后慢慢咽下,只留一根根骨骼在风中颤栗,路边的黄花醉得正好,秋水装着花的醉片,在静静流淌,随意飘摇,密密地针织着秋的心情,用细腻的情感来描摹一幅秋天的水墨画……

秋声悄悄挤进门的缝隙,浓浓的秋意已挤破屋子,秋天总是和风雨结伴同行,A 秋雨将它渲染得更加深邃,墨绿已被秋雨不断地稀释着,一个久违的声音让心为之一动,好久没听到那些梦里陌生而又熟悉的声音了,推门开窗,秋色迎面扑来,再也无法经受它的诱惑,索性信步向家附近的公园走去。

秋虫唧唧声中,野菊黄了,         ;枫叶红了,          ,再看那田荷叶,只剩下一旋儿叹息了。花开过,莲蓬采过,那些曾经遮天蔽日的青荷,也大都折戟沉沙,栽到泥水中了。只有B 残荷在秋风中坚守,不胜褴褛。因为好久不来,荷老了,真的老了。突然心生后悔“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为什么不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时候,为什么不来?

树上的梧桐叶在空中打着旋儿一片片忽悠悠地脱落,大树也立刻显得轻松起来,(甲)虽然无风,仍然听得沙沙一片声响,仿佛春蚕吐丝般,忽然间发现C显得与众不同的梧桐叶悄悄地落在我的肩上,它比一般的叶片儿小且绿些,细看分明是一片新叶,上面还带着D     晶亮的水珠,也许是夜间的那场秋雨留下的吧,兴许是她无法言传伤心的泪珠儿,这是绿叶对大树的情意,对大树的留恋,对生命的热爱,它在这一刻却心甘情愿地把一切献给了秋天,此时不得不感动于她的坦然和无悔。

池塘边农人已开始采摘莲藕,人们从残荷的根部掘出一弧又一弧白藕,几个妇女忙着在塘边洗去她周身的污泥,刹时,(乙)周身洁白,晶莹圆润的莲藕呈现在眼前,我惊叹不已,那破败的残荷原来是最富有的哩。只为春华秋实,它抵死不渝、守候着的,便是它一生积聚起来的最珍贵的东西啊!

欧阳修笔下的秋色,惨淡,烟菲云敛;                          ;秋气,慄冽,砭人股骨;秋意,萧条,山川寂寥。也许是文人墨客们一提到秋天,总把她与一切凋零萧杀联系起来,也就成了凄凉的象征,还因为她预示着冬天的即将来临,然而她又何尝不是预示着金色的丰收呢?

 阵阵悦耳的乐声从远处飘来,一只雪白的鸽子落在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手上,老者腰间佩着的一支长剑上,一根长长的红缨子在阳光下显得特别耀眼,一群老年男女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悠闲地舞动着手中的长剑,彩扇翩翩,笑语盈盈,我好想拿起画笔画下这瞬间的美好,画下这幅人生之秋的风景画。谁说秋天只代表无边的萧杀凋零?秋显得成熟而干练,她没有春的娇羞,也没有夏的火热,更没有冬的内敛,但她却有着春一样的可爱,夏一样的热情,冬一样的迷人。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一份从容,一份淡定,一份高洁,才有收获的喜悦,才使冬的孕育,春的萌发,夏的耕耘有了甜蜜的结果。   

2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段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24.结合上下文,调动你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在第段中划横线处各补写一个句子。2分)

                                                                

25.作者善于调动各种感觉来写秋天,你知道两段中甲乙两处划波浪线的句子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秋天的吗?2分)

甲:       

乙:       

26.“几点”“一场”“几茎”“一片”分别填入文章的ABCD处。(2分)

27.请你在文章第段划横线的地方仿写一个句子,注意文意连贯。2分)

                                             

28.积累链接:请你完整地写出一联写秋天的诗。1分)

                                            

9. 详细信息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寻觅多彩人生的新航向12分)

                           

汪国真

友人住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

去年,我应邀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一次笔会。那是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

一天,友人陪我游西湖。那天细雨潇潇,水天一色,风景怡人的西湖尽在蒙蒙细雨之中。放眼望去,烟波浩渺,如诗如画,不由感叹:西湖风光,名不虚传。

不料,友人淡淡一笑:“西湖虽秀,见得多了,不足为奇。”

友人的话,使我缄默良久。

不由想起,前些年在广东上学,暑假回家陪外地的同学游京都,瞧他们到了故宫、长城、颐和园,一个个欣欣然、奋奋然的样子,不由觉得好笑。

几天下来,他们游兴不减,我却已感到精神倦怠。每每在他们玩得兴高采烈之际,颇生打道回府之念。只是怕扫了同学兴致,才一忍再忍,舍命陪君子。

大凡最好的地方,若被自己的步履趟平了,也就会觉得兴味索然,真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记得第一次发表作品的时候,尽管脸上还装模作样一副镇静漠然的样子,心中却早已乐得快不知姓什么了。最后,毕竟按捺不住心头的狂喜,终于撕下“假面具”,吆喝上三五好友,去学校附近的馆子,结结实实撮了一顿。

及至作品发表多了,那份“漠然”才弄假成真。大概,这也是因为: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这是一种青春的活泼,这是一种不满现状的感觉,       

在人生中,长久保持这种感觉并非易事。特别是对于那些走过了许多名山大川和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人来说,更是这样。

对于这样的人,很容易产生的是“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感慨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踌躇满志。

应该说,能在一片“景色”中沉缅,在满堂“喝彩”中陶醉,是人生的一种不幸,因为毕竟没有多少人能有“景色”可以回味,  能有“喝彩”声可以慰藉;但这更是人生的一种幸福,因为这无疑是生命和才智的巨大浪费。

漫漫人生之路,自然的风光没有穷尽,人类的事业没有顶点。

我想对自己和友人说的是:凡是遥远的地方/ 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 不是诱惑于美丽/ 就是诱惑于传说/ 即便远方的风景/ 并不尽如人意/ 我们也无需在乎/ 因为这实在是一个/ 迷人的错/到远方去到远方去。

是的,快乐永远存在于追求的过程中: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29. 请你给这篇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分)                              

                             

    30.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一下文章(1)至(10)段共写了哪三件事?。(3分)

                                            

    31.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在第段中划横线处补写一句。(2分)

                                              

    32.第段中“那份‘漠然’才弄假成真”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2分)

                                                             

    33.第段中有两个词颠倒了位置,使得内容无法理解,这两个词是        。(1分)

    34.文章第段引用了出自《旅行》的全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分)

                                                           

    35.积累链接:文章第三段“友人陪我游西湖”时所见到的西湖美景,一定让你想到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请默写这首诗。(2分)

                                        

                                        

10. 详细信息

36、一路成长,一路体验。在成长的过程中,你一定体验过许多难忘的滋味:这种滋味也许是顿悟的喜悦,是学会独立的甜蜜;也许是碰壁的委屈,是无人理解的落寞……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成长的滋味”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