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1届各区高中历史高考一模综合试卷(二)

1. 详细信息

下图镶嵌画描绘了柏拉图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情景。下列关于古希腊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是古希腊哲学产生的经济基础

B 其代表人物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查士丁尼等

C 西方先哲初步用理性思维方式认识和解释世界

D 柏拉图等人的主张推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2. 详细信息

16 世纪末开始,荷兰财政收入的主体逐渐从对土地征收的财产税转移到对基本消费品征收的商税上。英国内战后的财政演变过程与此类似。此过程反映出

A 西欧国家从农业社会向近代工商业社会转变

B 新航路开辟使大西洋沿岸逐渐成为贸易中心

C 早期殖民扩张引发了荷兰和英国的价格革命

D 荷兰地势低洼,农牧业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

3. 详细信息

有学者评价某法律文献: “它肯定了封建贵族的消灭,并且采纳了 1789 年的社会原则:个人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世俗化、信仰自由和选择职业的自由。 ”这部法律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B 美国联邦宪法

C 《拿破仑法典》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4. 详细信息

“这个时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科研与试验来追寻自己的技术创新。”材料中的“这个时期”是指

A 18 世纪初期 B 18 世纪后半期 C 19 世纪后半期 D 20 世纪中期

5. 详细信息

下面是关于 20 世纪 60 年代某重大事件的两幅政治漫画。对其解释准确的是

①此事件是战后美苏两国对抗加剧的产物 ②左图勾勒了美苏相互进行核威胁的场景

③右图表明美苏双方拒绝任何方式的妥协 ④双方在对抗的同时,力避直接的军事冲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详细信息

《韩非子显学》云: “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一观点反映了

A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 世卿世禄制被打破

C 三公九卿制度确立 D 士族制度逐渐形成

7.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大运河是在隋唐大一统王朝新的客观形势下产生的。以下材料中可以为此观点提供佐证的有

①秦开郑渠,溉田四万顷。汉开白渠,复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圣唐永徽(650—655年)中,两渠所溉唯万许顷……每亩所减石余

②海南诸国,汉时通焉……贞观以后,声教远被

③今京(指长安、洛阳)诸司员外官数十倍……奉禀之费,岁巨亿万

④(南朝以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详细信息

以下是中国古代制度变迁简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汉代

唐代、宋代

清代学者沈家本的《沈寄簃遗书》,以《汉书》《后汉书》所载为例,称“三辅及令、守、长,皆有专杀之权”

唐高宗命人编纂的《唐律疏议》中载“刑宪之司,执行殊异。大理(寺)当其死坐,刑部处以流刑,一州断以徒年,一县将为杖罚”

宋代章如愚的《山堂考索后集》称“汉之用人,不分流品。视其才能勋绩,等而上之,无有限格”,薛宣出身书佐,魏相出身卒吏,最终晋升宰相

宋代学者李心传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称宋代胥吏可根据政绩晋升为品官,但设有上限,如制度规定“吏职补官至从政郎(从八品)止”

A 唐代地方长官职权较汉代有所提高 B 汉代选官重门第,唐宋取士重才学

C 唐宋对官僚职权和升迁的规定更加细致严谨 D 私人笔记的可信度不高,不可凭此得出结论

9. 详细信息

元代流行一种以 “钟馗出行”为题材的绘画,大多出自文士之手。画面除了钟馗外,都有一个由鬼卒组成的行列,有的还包括音乐、杂耍等表演。既夸张怪诞,又诙谐幽默(如下图)。影响此绘画题材流行的因素有

①元代的政治统一  ②城市生活繁荣  ③文人对现实不满  ④戏曲发展成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在与西方国家交往中,多自称 “天朝”。咸丰时期“天朝”的称号逐渐被“中国”取代。光绪时期几乎不再使用“天朝”的称号。该变化反映了清政府

①逐渐抛弃传统华夷观念  ②逐步形成近代的对外交往理念

③由藐视西方到正视西方  ④充分利用国际法维护自身权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详细信息

下表反映了晚清近代化的一些成果,由此得出的结论有

时间

事件

主办者或推动者

1868年

中国第一家近代博物馆—上海徐家汇博物院建立

法国传教士

1871年

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在上海安装

丹麦公司

1876年

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开通

英国商人

1877年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架设

丁日昌(福建巡抚)

1881年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开通

李鸿章

1905年

中国自建的第一家近代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建立

张謇

①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化先驱

②先进事物多在沿海地区率先出现

③学习和效仿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方式

④西方势力将中国作为近代化的试验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2. 详细信息

以下是 1949—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建交国数量变化柱形图。这反映出

A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

B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外交事业逐渐陷入停滞

C 加入世贸组织推动我国进入新建交国增长最快阶段

D 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3. 详细信息

1983年,中共中央提出“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凡是群众要求实行这种办法的地方,都应当积极支持。当然,群众不要求实行这种办法,也不可勉强。”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坚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材料表明

A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B 经济发展新模式在逐步探索

C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已经确立

14. 详细信息

罗马恺撒时期(公元前 1世纪),在战略交通重要地点和土地最肥沃的地区建立殖民地(如高卢、西班牙、阿非利加等地有40多个殖民地),以安置退伍老兵。老兵退伍后,会在这些殖民城市定居,并和当地女子结婚,从而使她们也获得罗马公民权。这种现象

①激化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②有利于扩大和巩固罗马疆域

③为罗马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④客观上推动了万民法的形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 详细信息

下列材料体现了

A 禁欲主义 B 理性主义 C 分权制衡 D 民族主义

16. 详细信息

如图是 1871年巴黎公社画家萨伊德的漫画《一颗奇怪的行星》。画中一轮覆盖整个地平线的巨日下面写着“3月18日”,法夫尔和梯也尔(两人均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领导人)望着这一从未预料到的景象,在惊吓中变成了僵硬的石柱。此漫画的主要意图是

A 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 歌颂无产阶级伟大力量

C 揭示巴黎公社兴起的原因 D 反思普法战争失败的教训

17. 详细信息

弗兰克 ·麦克维在《近代产业制度》中谈到:“小生产者让位给企业大亨,小公司被托拉斯取而代之,有时企业规模之大超乎想象。”以下史实与文中的时代最接近的是

A 哥伦布抵达美洲 B 《尼布楚条约》签订

C 1787年宪法制订 D 印象派的诞生

18. 详细信息

下表展现了 1950—1985年苏联经济发展状况,由此可以看出苏联

年份

钢铁(百万吨)

汽车(千辆)

电视机(千台)

出口产品(百万卢布)

1950

27.3

65

12

1.6

1960

65.3

139

1726

5.0

1970

116.0

344

6682

11.5

1980

148.0

1327

7528

49.6

1985

155.0

1332

9371

72.7

A 国民经济在赫鲁晓夫时期达到顶峰

B 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C 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

D 始终保持国民经济比例平衡

19. 详细信息

1950年,西德、法、英、意四国的失业总人数为368.8万人,1960年为158.1万人,1965年为134.9万人,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  ②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③社会福利开支的削减  ④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 详细信息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史实

结论

A

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其思想具有民主色彩

B

《资政新篇》主张保护私有财产

反映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C

19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建成铁路网

蒸汽机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D

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英法宣布无条件支持美国

资本主义阵营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A A B B C C D D

21. 详细信息

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 •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而周边民族被称为戎狄蛮夷等。经过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 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华夏族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C 开始出现民族交融的局面 D 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是战争

22. 详细信息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法家等其他学派思想被排除在统治思想外 B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从此成为国家规定教材

C 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需要 D 排除佛道影响,树立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23. 详细信息

画家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 770名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摊贩,提篮挑担的小贩,船夫,脚夫,丝绸药材以及各种杂货店的大小商人,骆驼队的贩运商人,打铁、制车等各种手工业者占了半数以上,生动再现了汴京商业的繁荣风貌。作为例证,可以用来说明北宋时期

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宽松环境利于工商业繁荣

C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D 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经改变

24. 详细信息

牙人是从事买卖的中介者。明初,为防牙人操纵市场,政府严令禁止其存在。洪武后期,《大明律》不仅允许个体私牙存在,还允许作为行号的 “牙行”存在,但必须经官府批准,称为“官牙”,选有资产者担任,同时负有代替官府收税的义务。此变化反映出明朝

A 提出了 “经世致用”的思想 B 奉行严刑峻法

C 政策适应了经济发展需要 D 君主专制弱化

25. 详细信息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地点与史实对应正确的是

A. ①处北魏孝文帝实行了移风易俗的改革

B ②处唐太宗派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

C ③处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D ④处康熙帝设立军机处使君权达到顶峰

26. 详细信息

鸦片战争后,西方科技大量传入中国。清代科学家郑复光把中国和西方的光学知识系统化,论述了光线通过各种镜子之后的成像原理,进而阐明望远镜、放大镜和各种透镜的制造原理和使用方法。后来他又著文说明蒸汽轮船的结构原理,并附有详细的图样。据此可知

A 中国放弃 “华夷观念” B 传统科技向近代的迈进

C “西学东渐”由此开始 D 士人群体关注自然科学

27. 详细信息

康有为领导的 “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但康有为是否向都察院递交了“万言书”,历来众说纷纭。下表列举了相关材料,据此可知

出处

材料

康有为

《康南海自编年谱》

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至四月初八日投递,都察院以既已用宝,无法挽回,却不收。

沪上哀时老人未还氏

《公车上书记》

是夕,议者既归散,则闻局已大定,不复可救,于是群议涣散……议遂中寝,惜哉惜哉。

台湾学者黄彰健

《戊戌变法史研究》

李鸿章写的《中日和约合议已成折》是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初八批准,初九才正式盖玉玺。而且在四月初八当天,都察院代递了反对与日讲和的上奏十五件。所以说四月初八当天,都察院并没有拒收呈文,康有为所说上书被拒是不符合史实的。

A 当事人的回忆接近史实 B 史学家的文章具有权威性

C 时人的评述可信度更高 D 历史研究应准确考证史料

28. 详细信息

近代广东潮汕地区流行一首民谣: “天顶一条虹,地下浮革命。革命铰掉辫,娘仔放脚缠。脚缠放来真着势,插枝花仔动动戏。”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爱国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29. 详细信息

1962年3月7日,中央财经小组组长陈云发表讲话。他提出:今年的年度计划要做相当大的调整,要准备对重工业、基本建设的指标“伤筋动骨”,要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此计划旨在

A 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B 确立农业在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C 继续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 摆脱苏联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

30. 详细信息

20世纪80年代,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产业重心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转变,并进一步将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中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A 全面融入了世界经济 B 进一步开展改革开放

C 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D 参与 WTO下的贸易

31. 详细信息

罗马法规定:妇女没有家长权,只有父系的孙子女可以继承祖父母的遗产,而母系的外孙子女无权继承外祖父母的遗产。公元 5世纪初,罗马在法定继承制度方面重新规定:外孙和外孙女对于外祖父母的遗产享有法定继承权。这一新规

①有利于加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②提高了妇女在继承权方面的地位

③适应了罗马帝国社会发展需求        ④表明女性拥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2. 详细信息

思想家弗吉里奥( 1349—1420)在《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一书中提出:为了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要施以通才教育,要重视对青少年知识、才智和能力的广泛性培养。但同时又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完人”,并不是要求学生精通所有学科,而是如何使受教育者身心均衡发展。弗吉里奥的教育主张

A 开启了人文主义的教育先河 B 反映了文艺复兴以人为本的理念

C 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 D 体现了启蒙运动自由平等的思想

33. 详细信息

《剑桥欧洲经济史》记载,茶叶初进英格兰时,有时被奉为治病良方,有时又被贬为奢侈之物。 1650年,茶叶价格根据质量不同为每磅6—10英镑,到1703年的时候降到了每磅16先令(1英镑=20先令)。在17世纪最后,英格兰每年进口茶叶20000磅,1703年达到100000磅。到18世纪末,茶叶消费达到全国人口平均每人每年2磅。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 贵族饮食结构发生变化 B 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

C 英国殖民霸权逐步确立 D 英国已经成为 “世界工厂”

34. 详细信息

马歇尔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采取 “有条件援助”政策:若一个西欧国家向另一个西欧国家提供货物,而后者缺乏支付手段,美国则给予前者一笔美元货款,其数额相当于后者的赊款数额,以此结算了帐。美国此举旨在

A 消除苏联对欧洲的影响 B 控制西欧的内政与外交

C 顺应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 满足其市场扩张的需求

35.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 19—20世纪的美术作品及时代背景,对应正确的是

A. 战争创伤心灵,展现迷茫反叛 ——《自由引导人民》

B 逃避理性王国,寻找精神寄托 ——《拿破仑加冕》

C 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 ——《日出·印象》

D 社会急剧变化,时代英雄辈出 ——《格尔尼卡》

36. 详细信息

约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分布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一带,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 200多处,遗址中的大部分小墓没有随葬品,大型墓葬则往往随葬数百件玉器和陶器。在遗址群内,相继发现良渚古城的夯土城墙、祭坛以及手工业生产中心,清理出稻田遗迹。据此可知良渚文化

①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长江流域下游一带

②遗址规模大,数量多,已经显示了社会等级

③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

④为研究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提供重要史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7. 详细信息

澳门与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一 公元前 214 年,秦朝征服岭南地区,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进行管辖。番禺县(现属广州市)是南海郡的治所,澳门隶属番禺县。秦始皇下令迁徙中原 50 万人入岭南,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

材料二 澳门地理位置优越。自 16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初,许多欧洲传教士跟随商船来到澳门,其中一些人后来进入内地。他们集中在东亚最早的西式学校——圣保罗学院培训,学习中文钻研中国文化。按来澳先后排列,他们撰写或翻译的著作如下:

国别

中文姓名

著作或译作

意大利

利玛窦

译《几何原理》等,著《西琴八曲》

西班牙

庞迪我

著《人类原始》《四大洲地图》等

意大利

艾儒略

著《万物真理》《几何要法》等

葡萄牙

谢务禄

著《中国通史》《字考》

德国

汤若望

著《西洋测历法》《远镜说》《浑天仪说》《秦疏四卷》等

波兰

卜弥格

著《中国植物》《医论》等

比利时

柏应理

译《大学》《中庸》《论语》

比利时

南怀仁

著《坤舆图说》《西方纪要》等

法国

马若瑟

著《易经》,译元曲《赵氏孤儿》

1 )根据材料一,简述秦朝采取的措施对澳门历史发展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 “澳门是 17 18 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桥梁 ”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8. 详细信息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材料一

1 )某同学在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主题时搜集到以上资料,请从中选取对该主题研究价值最大的两项资料,并说明取舍的理由。

材料二 不管最近 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可以作一些修改。 ……(当然)正如《宣言》中所说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摘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 1872 年)

2 )结合社会主义运动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二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

39. 详细信息

持续推进反贫困之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持续推进反贫困之战, 7 亿多农村贫困人口逐渐摆脱了贫困。 2012 年党中央承诺 “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时,中国还剩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 ……全国各地开展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的帮扶。

——摘编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写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 2021 2 26

材料二 我国社会逐步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修订)

材料三 上级国家机关 ……从财政、金融、物资、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帮助各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001 年修订)

1 1949 2012 年,我国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简述其中三项有效促进 7 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措施。

2 )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至 2020 年底中国实现全部人口摆脱贫困的政治条件。

40. 详细信息

记述 “靖难之役”的文献史料

明太祖死后,皇长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对势力膨胀的藩王实行削藩。 1399 年,明太祖四子、燕王朱棣起兵 “靖难”,夺取皇位,是为明成祖,史称“靖难之役”。

材料一 太祖疾 ……问左右曰:“第四子来未?”无敢应者,凡三问,言不及他,逾时遂崩。允炆矫遗诏嗣位。

(朱棣攻破南京城后)允炆叹曰: “我何面目相见耶!”遂阖宫自焚。

诸王及文武群臣(数次)上表请上尊号,上(朱棣)固辞不允。己巳,诸王及文武群臣备法驾、奉宝玺 ……拥上登辇,上不得已升辇……遂诣奉天殿,即皇帝位。

——摘编自《奉天靖难记》(明成祖时期的官修史书)

材料二 (乾隆圣谕)易名以谥(意:帝王死后依其行迹定谥号),古之制也 ……明建文为太祖之嫡孙,缵承大统,在位四年,固俨然天下共主矣……追谥建文皇帝为恭闵惠皇帝。

——《清高宗实录》

(乾隆御批)七国之反以诛晁错为名,大抵乱臣贼子必有说以为兵端,燕王之称端靖难,亦犹是也 ……揆厥所由(意:究其原因),殆因成祖自知惭德,欲曲讳其篡弑恶名,以明己无致死其君之事。

——《御批通鉴辑览》

1)阅读材料,概括《奉天靖难记》和清代文献对于“靖难之役”的不同看法。

2)结合所学,分析《奉天靖难记》和清代文献对“靖难之役”不同态度的原因。

41. 详细信息

拿破仑

材料一 1806 年拿破仑发布《柏林敕令》,禁止欧洲大陆诸国与不列颠岛进行任何贸易,这是大陆封锁政策开始的标志。拿破仑深信断绝了对外贸易,英国就会陷入经济紊乱,不打自垮。考虑到法国是农业国,工业基础不如英国,拿破仑提出 “不能忽视英国的商业在海外占据优势这一事实,因为它是海上霸主,法国在欧陆上是强大无比的,所以应竭力使法国的商业在大陆上占据优势”。

《柏林敕令》颁布后,英国开展反封锁,禁止与法国及其盟国的贸易,抢占法国及其盟国的殖民地。英国对外贸易反而不断上升。

拿破仑并未与欧洲结成 “大陆共同市场”,而是禁止欧陆各国从英国及其殖民地购买工业品、生活用品,并禁止向英国出售农产品,同时必须向法国购买工业品和提供原料。各国深受其苦,纷纷通过走私贸易等方式进行反抗,导致英国工业品和殖民地货物大量充斥欧洲。面对日益猖獗的走私活动,拿破仑加强了对欧陆的军事占领,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更加强烈的反抗。

——摘编自黄振《“大陆封锁”与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1)阅读材料一,概括拿破仑实行大陆封锁政策的目的。

2)有学者认为,大陆封锁政策无法阻挡现代化的潮流,在现代工业生产条件下,任何壁垒、垄断不仅伤害他者利益,也是自我摧毁。请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阐述。

材料二 革命者之言民权自立,不过因人心之所乐而因以饵之,以鼓动大众,树立徒党耳!假令革命果成,则其魁长且自立为君主,而改行压制之术矣。不见法之拿破仑乎?始则专倡民权 ……复自为君主。

—— 1902 年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革命书》

有大儿华盛顿于前,小儿拿破仑于后,为吾同胞革命独立之表木(意:模范)。嗟呼!嗟乎!革命!革命!

—— 1903 年邹容《革命军》

昔始皇帝创无限专制君主制,其子二世亡之。那破仑一世破坏法兰西共和,帝制自为,身败名辱。其犹子那破仑三世仍明目张胆,蹈其复辙。今堕地呱呱之中华民国,在朝之魔王袁世凯一世方死未死,而在野之瞀儒袁世凯二世方生,一何中外古今之史例巧合若斯也?

—— 1916 年陈独秀《袁世凯复活》

外国如拿破仑的多数战役 ……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

—— 1938 年毛.泽东《论持久战》

3)以“拿破仑在近代中国的形象变迁”为主题,解读材料二。

42.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 89年,窦宪率军打败北匈奴,在燕然山南麓勒石记功,由随军出征的班固撰文,宣扬汉朝德威。自汉代后,“燕然勒功”成为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典故,历代文学作品中多有体现。但刻铭燕然山的具体地点到底在哪里,历代以来一直无人知晓。直到2017年,在蒙古国中戈壁省发现的一处摩崖石刻,被确认为班固《燕然山铭》。以下是关于刻铭燕然山的一些材料:

材料一 ……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曰:(铭文略)……宪乃班师而还。

——《后汉书·窦融列传·窦宪》

材料二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北宋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材料三

上图为 2017年在蒙古国发现的《燕然山铭》石刻原件。石刻共260余字,已释读220余字,内容与《后汉书》记载班固的铭文一致。石刻字体为汉隶书体,通假字、异体字用法与汉朝一致。

1)指出上述三段材料的史料类型,并分别说明其史料价值。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谈谈历史学者确认该石刻为汉代《燕然山铭》原件的证据可能有哪些?

43. 详细信息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中深色地区为 21世纪初冲突比较集中的地区

1)21世纪初发生冲突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冲突的发生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及多种因素相关。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地区发生冲突的历史原因。

44. 详细信息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探索

材料一 近代中国主要企业、工业城市及工业集中区域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1872 年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 1950 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港全资国有企业, 1979 年招商局在深圳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 1876 年创办的开平煤矿即开平矿务局, 1999 年改制为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

围绕 “中国近代工业区的形成”这一主题,从①京津冀地区和③长江下游地区中,选择一处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45. 详细信息

题词、口号或标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①1942年,毛.泽东为延安电影团拍摄《南泥湾》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武汉人将当时流行的口号“自力更生”刻在饼模上。

③2018年,中国某大型企业实验室悬挂的标语写着“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分别简述 “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等口号出现的国内外时代背景。

46. 详细信息

《本草纲目》

1607年日本学者林罗山从商埠长崎得到一套《本草纲目》,将其献给幕府将军德川家康,备受重视,被奉为“神君御前本”。1637年京都出版了《本草纲目》的日本刻本,日本学界掀起“本草热”,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250年中,大批的汉药物学和本草学著作问世,其中多是在《本草纲目》基础上进行选辑、增补、释名、注疏的作品。

1732年在华传教士范德蒙德从《本草纲目》金石部中摘译相关资料带回法国,经过巴黎科学院院士儒瑟转交到巴黎自然史博物馆,后《本草纲目》被翻译为多种文字出版。《本草纲目》采取的将药物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方式进行排列的分类法,对当时欧洲混乱的博物分类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19世纪的欧洲学者非常重视《本草纲目》的药物图卷,认为药图能够起到博物学图鉴目录的作用,利于博物学家到中国搜集动植物和矿物标本。化学家对这些标本进行化验、鉴定与分析,并最终将这些知识融入各种学科体系中。

——摘编自张晟星《<本草纲目>的翻译与传播》等

17-19世纪《本草纲目》在日本和欧洲都有所流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这一现象

47. 详细信息

百年党史

材料一 近代上海是 “一市三治”,分为华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①中华全国学生救亡会

⑤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

②孙中山寓所

⑥上海兵工厂之江南弹药厂

③共产国际领导的中俄通讯社

⑦中共一大会址

上海机器工会筹备会

⑧上海商务印书馆

④《新青年》编辑部

⑨沪江大学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驻地

⑩《星期评论》社

《共.产.党》月刊编辑部

⑪怡和打包厂

1)上海是中共一大召开地,也是中共早期中央领导机构所在地。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原因。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创造了许多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词句。

①将革命进行到底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改革开放

④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⑤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⑥乒乓外交

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⑨另起炉灶

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⑪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⑫全民族抗战

2)依据材料二,至少选取三个时期的词句,提炼出一个主题,展开论述。

要求:主题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范例:

主题: ******

词句: ******(写序号)

论述: ******

48.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始于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千余年来一直是传统文化士人的进身之途 ……。

晚清士人对科举制时有非议,但科举制的废除被提上改革的日程则是在戊戌维新运动之中。虽然维新派明确提出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的主张,但不久即因戊戌政变而事实上未付诸实施。庚子事变后,科举改革的讨论又热闹起来。1901年,朝廷发布废八股时文,改试策论及永久停止武科的上谕,但并未对文科的废止问题表示意见。1904年,张之洞上奏认为,举办“新政”两年来,学堂未兴,是由于科举未停,主张分科递减科举,给一段过渡时期,使科举学堂归于一途。上奏得到批准。

1905年8月,由于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胜利已成定局,引起中国舆论的极大关注。袁世凯、张之洞等地方督抚认为,科举已成新学的障碍,十年三科递减科举中额的方法已是缓不济急,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这个奏折得到谕旨的批准:“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试,亦即停止。”至此,在中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科举制度的兴衰。

49.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伯渠铜像

林伯渠(1886—1960)生于湖南临澧,1905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1921年1月加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负责国民党改组工作。他参加过南昌起义、长征等。1937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1949年9月任新政协筹备会代理秘书长。10月1日主持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林伯渠铜像矗立在三级台阶上,代表他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阶段。

——整理自林伯渠故居相关文字介绍等

材料二 早在大革命时期,林伯渠已经是国民党中常委,很有声望了,但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他严格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对党组织所布置的任务,他总是不折不扣地努力去完成。当时他每月工资 300余元,很大部分都交了党费。主政陕甘宁边区政府期间,他积极培育延安作风,在日记中写道“一、遵守党纪。二、戒骄傲自满。三、必须有系统的进行监督。四、坚持马列主义教育”。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后,林伯渠又为自己拟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入城守则》:不做旧诗;不持手杖;不吸纸烟;每天挤时间读书报;每天挤时间散步;尽可能地接近实践与实践。六条“守则”充分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执着的精神追求。

——摘编自王相坤《从国民党中常委到新中国开国大典主持人》等

( 1)曾评价林伯渠:“在历史进程中,你总站在革命的最前线”。结合材料及所学,对此进行解读。(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 2)概括林伯渠身上体现出的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

50.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19世纪部分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序号

时间(年)

历史事件

1785

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1841

三元里人民抗英

1848

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1854

美国佩里与幕府签订《日美亲善条约》

1861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二一九法令”

1861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

1867

天津机器制造局创办

1871

《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1871

巴黎公社政权成立

1879

易卜生发表剧本《玩偶之家》

1)从上表中提取三条相互关联的信息序号,并确定主题。

2)结合所学知识,对所选主题与信息做出历史解释。(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