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西高二上学期人教版高中生物期末考试

1. 详细信息

正常情况下,人体肝脏细胞的细胞内液中含量高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是(  )

A.胰岛素  B.渗透压  CCO2浓度     DO2浓度

2. 详细信息

生病后,医生给你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500mL后,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和淋巴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250mL

CNa+从血浆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组织细胞时,一般需要消耗ATP

D.输入的Na+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3. 详细信息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能使机体适应各种多变的外界环境

B.内环境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其维持稳定有利于酶促反应的顺利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 详细信息

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必然导致Na+内流,引发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5. 详细信息

哺乳动物进食时会分泌唾液,但铃声刺激不会.巴普洛夫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参与了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调节过程

B.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6. 详细信息

关于人体内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酶可以供应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C.一般情况下,激素和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或降解

D.与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均分布于靶细胞膜上

7. 详细信息

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t时加酶后反应曲线由变

B

如图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

菠菜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D

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减分裂后期模式图

8.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

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营养物质时均消耗ATP

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胞吐作用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

9. 详细信息

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  )

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

B.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

C.下丘脑通过调节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控制机体全部内分泌腺的活动

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10. 详细信息

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1

3.16.8

pmol/L

胰岛素

22

5.020.0

mIU/L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代谢加快

B.肝糖原分解加快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11. 详细信息

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

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

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

湖泊污染程度对鱼类死亡数量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12. 详细信息

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B.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渗透压变化的功能

13. 详细信息

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则(  )

A.乙肝疫苗能被B细胞、T细胞、吞噬细胞及抗体特异性识别

B.浆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并合成分泌相应抗体与疫苗特异性结合

C.溶菌酶和抗体均可被蛋白酶水解

D.效应T细胞可与乙肝疫苗侵染的肝细胞密切接触

14. 详细信息

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可能会出现尿糖现象

C.效应T细胞可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15.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染

B.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C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D.患者的直接死因是由于艾滋病病毒大量增殖导致的

16. 详细信息

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  )

APAA      BNAA      CIAA DIBA

17. 详细信息

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

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D.活细胞内ATPADP的转化

18. 详细信息

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如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

B.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

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

D.第5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低

19. 详细信息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摘要》)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据《游园不值》)

C.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20.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临汾一中校园内所有的银杏树是一个种群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农村某院落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滨河近岸区和河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21. 详细信息

大螳螂和小螳螂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螳螂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1020m×2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30处小螳螂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螳螂的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处理区

小螳螂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灌溉

不驱走大螳螂

增加35

驱走大螳螂

增加70

不灌溉

不驱走大螳螂

减少10

驱走大螳螂

减少2

对本研究的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

A.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螳螂的活动范围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螳螂影响小螳螂的活动范围

D.小螳螂抑制大螳螂的数量增长

22. 详细信息

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灌木呈镶嵌分布的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斗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随母株散播所致

23. 详细信息

PM2.5是指环境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长期吸入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雾霾中的PM2.5颗粒从外界进入血液需跨越4层生物膜

B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C.吞噬细胞吞噬PM2.5颗粒,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DPM2.5颗粒可携带病原体进入机体,导致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4. 详细信息

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大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成分

25. 详细信息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依然在上下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26. 详细信息

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马尾松

苦槠

石栎

青冈

光补偿点(μmol•m2•s1

140

66

37

22

光饱和点(μmol•m2•s1

1425

1255

976

924

(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

A.光强大于140μ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CO2全部进入叶绿体

B.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

27. 详细信息

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28. 详细信息

如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鲈鱼同时占有三个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二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

C.太阳鱼和幽蚊幼虫之间是捕食关系

D.该食物网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群落

29.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等距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生物种类和数量

C.就食性而言,其他食性的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杂食性鸟类

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物理信息

30.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计数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常用记名计数法和目测估算法

C.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

31. 详细信息

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

1)胃蛋白酶随食物进入小肠后不能继续发挥作用,说明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                          进行的.

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

胃泌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与胃腺细胞上的           

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促进胃液的分泌.

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有           

试写出头期胃液分泌过程中神经调节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反射弧                             (写具体).

3)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有人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4小时胃液分泌量

1

假饲

+++++++++

2

切除胃窦,再假饲

+

3

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

(控制胃泌素的注射剂量,使胃液分泌量与步骤1相当)

+++++++++

4

只注射与步骤3相同剂量的胃泌素,但不假饲

++++

(假饲是让狗吃肉,但吞下的肉从食道上的人工瘘口掉出,不进入胃;+数量表示胃液分泌量多少)

步骤2中切除胃窦的目的是                            

步骤3的目的是                       

步骤4是为了确定在          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

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过程中,二者共同作用效应     (大于/小于/等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

32. 详细信息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得主,她的研究成果﹣﹣青蒿素在疟疾治疗及预防方面做出了世界性的贡献.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疟原虫在人体内先后寄生于肝细胞               和红细胞内.

1)疟原虫经按蚊叮咬进入人体,直接被吞噬细胞吞噬,这属于机体的       免疫;

2)机体感染了疟原虫后,未被吞噬细胞清除的疟原虫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T细胞,T细胞发生的相应生理过程有                  

3)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疟原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    

4)免疫系统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有着重要的作用,写出免疫系统的具体生理功能                        

33. 详细信息

1859年英国人携野兔进入澳洲大草原,对澳洲本地物种造成极大威胁,据图回答问题:

10(起始年)→a年,野兔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增长.若起始年种群数量为48只,则第a年种群数量Na=     ;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            锐减.

2a年引入野狗防治兔灾.根据a→b年野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推测:野狗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       .据图写出澳洲草原简单的食物网         

3c年控制野狗数量,并引入仅对野兔致命的黏液瘤病毒后,草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稳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4d年后,野兔种群数量回升,最可能原因是                     

34. 详细信息

如图1是有关IAA的运输情况,图2IAA输出细胞的部分作用机理.

1)由图1 可知,IAA运输的规律可归纳为                 

2)据图2可知,高浓度IAA促进IAAAUX/IAATIR1蛋白结合,使AUX/IAA被分解为碎片,对于IAA的输出细胞具有      作用;低浓度IAA       含量升高无助于IAA的输出.

3)结合PIN蛋白的功能,解释顶端优势现象中顶芽优先生长(不考虑侧芽)的原理是                            .若顶芽细胞的PIN蛋白被持续抑制,则      植物生长.

4)植物生命活动中还有其他激素的调节,如赤霉素和脱落酸.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                 ,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                        

35. 详细信息

临汾汾河湿地曾是内陆城市周边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下降的是     点;乙曲线上DF两点中,表示种群数量上升的是    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     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2)随着政府治理力度加大,汾河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诸多生物纷沓而至,其       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       保护.

3)汾河水中有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如图2示食物关系.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a的部分经乙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B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            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4)如今汾河两岸景色宜人,每天有很多市民在此进行休闲和锻炼,这体现了汾河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