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四川高一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历史月考试卷

1. 详细信息

历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军事的落后                       B.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C.中国无世界知识                       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

2. 详细信息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种观点:“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中国是被哪场战争“轰出中世纪”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详细信息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此理解不合理的是

A.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

B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C后一个“不公正”主要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

D西方对中国不公正的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需要.

4. 详细信息

 1792英国派出以马戛尔尼为首的访华使团借口给乾隆皇帝祝贺八十寿辰来到中国,并趁机提出如下要求:划一块地方或一个岛供英国商人居住、将几个城市开口通商、英国货物免征税或少征税。这些要求

A.乾隆皇帝当场答应以示恩宠             B.鸦片战争以后基本得到满足

C.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才得以满足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得以满足

5. 详细信息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被列强接受后,美国认为外交上从来没有比此更辉煌和更大的胜利。”“它保护了现在的利益,保护未来的利益,使美国立于一个牢不可破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

A.是美国侵华政策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B.形成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同盟,确立了美国盟主地位

C.防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既得了利益又获得中国政府的感激

D.中国市场对于美国商品自由开放,美国凭借其精美商品扩展中国市场

6. 详细信息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    ②领事裁判权    ③开设工厂   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 详细信息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曾于1972年撰写了一部专著,题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而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历史上日本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通过下列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8. 详细信息

 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主要发展趋势是

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B.从开口通商到割占土地

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            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9. 详细信息

对于中国近代史,鲁迅先生有自己的见解:“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迫使西方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略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维新变法

10. 详细信息

 以下是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聊天的一些话。张义说:我看到过慈禧太后出逃。李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家周围的炮台都拆毁了。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张义             B.李辛             C.王平             D.赵洋

11. 详细信息

 近代史上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刻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这标志着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外国势力控制了中国官员的选拔

C.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被粉碎    D.清王朝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2. 详细信息

左宗棠病逝后,有人评论说:“绝口不谈和议事,千秋唯有左文襄。”左宗棠哪些行为应受到人们如此称颂

①消灭阿古柏侵略势力                   ②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③领导台湾人民进行反割台斗争          ④建立新疆行省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13. 详细信息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4. 详细信息

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被割占有关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15. 详细信息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D.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6. 详细信息

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的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战争后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17. 详细信息

 “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其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转折点”是                             

A.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 详细信息

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禁止本国报纸派记者采访战争过程,也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日本政府则启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宣传本国的开战立场,主张战争的正当性,允许外国记者随军采访和外国武官随军观战,赢得了西方国家的好评。清政府这一做法实质上是

A.未认识到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B.出于军事保密的需要

C.专制体制加强对信息的管控             D.担心西方列强的干涉

19. 详细信息

 新中国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定位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上世纪90年代以前强调革命史观(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近些年来强调现代化史观(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以下不能同时体现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是

A.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               B.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抗日战争

20. 详细信息

 不同史观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历史,对于鸦片战争,中英两国史学界也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以下属于近代化史观看待的是:

A.中英战争         B.通商战争         C.鸦片战争         D.夷匪犯境

21. 详细信息

 旅日学者宗泽亚在《清日战争》中谈到“历史的真实不能完全用那些惯用的‘身陷绝境’、‘弹尽粮绝’、‘敌强我弱’、‘被迫撤离’等,颇有开脱战败责任的词汇。清日战争中,清军的处境恰恰与惯用语的状况完全相反…清国人…只在耻辱的呻吟中怨天怨地,最终未能从自身的弊端中找到正确的答案。”作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武器不如日本,敌强我弱

B.清军将士在战场上胆小怕死,离城而逃,主动撤离

C.北洋水师遭受重创,李鸿章避战自保

D.封建制度的腐朽,致使国民爱国意识淡泊

22. 详细信息

 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流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23. 详细信息

1895年台湾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与这一局面的出现有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4. 详细信息

 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25. 详细信息

 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该文中所说的“事件”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6. 详细信息

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①该谕旨颁布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②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③导致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④体现了坚决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7. 详细信息

 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的是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28. 详细信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湖广总督等针对汉口、镇江一线“内地奸商依托洋商,任意私售私卖”现象,与列强力争,最终促成汉口、九江、镇江开埠设关。这表明

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B.中国处理与列强外交关系的成熟

C.中国重视自身利益诉求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9. 详细信息

八国联军驻京后,顺治门外一带为德军驻守地,其界内新设各店牌号,大都士大夫为之命名,有曰“德兴”、有曰“德盛”、有曰“德昌”、有曰“德丰厚”等。这反映出当时

A.国人民族自信心丧失               B.中西文化具有相通之处

C.传统文化已失去民心               D.部分国人具有媚外心态

30. 详细信息

 晚清载泽说: “我国道光以前,财权操自户部,各省不得滥请丝毫。咸丰以后,各省用兵,大吏率多自筹,从未仰给京部!”这反映了晚清

A.民族危机加剧                      B.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C.土地兼并严重                      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31. 详细信息

 太平天国一方面宣布“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另一方面对四书、五经也只是删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把儒家思想中的基本内容如等级制、三纲五常、天命论等,都保留了下来。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仍未摆脱旧式农民起义局限         B.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C.以“拜上帝会”为理论武器         D.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

32. 详细信息

1861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书惊呼“此文颇有见识,于夷情为谙熟,以此量之,似贼中不为无人也”此书应为

A.《天朝田亩制度》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

33. 详细信息

以下两幅图片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

    

A.鸦片战争直接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B.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太平天国运动直接引发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最主要原因

34. 详细信息

 太平天国曾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同特点是: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现实,难以实现

C.反映农民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35. 详细信息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群众                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36. 详细信息

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A.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B.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C.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37. 详细信息

近代某一科举考试中曾出现这样的考题:“真神独一皇上帝”、“天父下凡事因谁?耶稣舍命待何为?”据此推测,这一考试应出现在

A.太平天国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义和团运动时期

38. 详细信息

 “十年争战后,国共合作又……抗日是中心,民主能自救…”。陈毅的这首诗反映了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的有关事实。本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西安事变                             D.北伐战争开始

39. 详细信息

有学者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大的战斗有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材料可以说明

A.在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积极组织抗战 

B.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40. 详细信息

 张学良在晚年接受采访时说:“蒋先生(蒋介石)这个人,我批评他,他要()有机会,他真能()当皇帝。他的思想非常顽固,旧的思想,不是当代的思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B.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不可完全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

C.口述历史带有浓厚的主观意识,没有可信度

D.口述历史的可信度主要依据口述者的诚信度而定

41. 详细信息

从片名上看,下列电影属于抗日战争题材的有

①《血战台儿庄》                ②《火烧圆明园》   

③《保卫卢沟桥》                ④《北洋水师》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2. 详细信息

右图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画中

情形的重要因素有: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美国向日本投

放原子弹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  共.产.党敌后战场

的有力牵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3. 详细信息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

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44. 详细信息

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主要方向。表1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8分)

1

国别

译书类别

其他

总计

百分比

哲学宗教

10

2

23

2

37

70

文学艺术

8

3

4

11

26

49

史地

8

10

90

20

128

240

社会科学

13

3

83

37

136

255

自然科学

10

9

73

20

112

210

应用科学

3

3

24

26

56

105

杂录

5

2

24

7

38

71

总计

57

32

321

123

533

百分比

107

60

602

231

1000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从译书类别、来源方面归纳),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45. 详细信息

 根据以下材料作答 (6分)

7反映了一段中华民族反抗外来斗争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段斗争的结果(含时间、事件)及意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