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山东高三上学期人教版高中历史期末考试

1. 详细信息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 详细信息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

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  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

3. 详细信息

一位著名的绘画史学者在其著作中写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他所说的“古”与“近”,应指何时?

A.晋、唐    B.唐、宋    C.宋、元    D.元、明

4. 详细信息

某老师在一堂历史课上强调: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  开太平”四句话,就内容而言反映了宋代学者的远大抱负。请问老师判断的依据主要是

A.为天地立心,说明宋代学者以人为主体解释天理

B.为生民立命,说明宋代市民崛起,受到政府重视

C.为往圣继绝学,说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

D.为万世开太平,说明加强集权后,社会和谐太平

5.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①盐铁官营制度②早市夜市出现③商人群体形成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 详细信息

右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

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

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7. 详细信息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有一句名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以下对此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准确揭示了人的本性  ②表达了作者的民主意识  ③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政治环境  ④体现了公民政治的理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 详细信息

 “把新的内容装迸传统的外壳,使古老的形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该国国民性中最大的特点。”近代以来该国政治体制的确立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该国是

A.美国    B.法国    C.中国    D.英国

9. 详细信息

下表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钢铁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国家代号

1871

1900

煤炭

钢铁

煤炭

钢铁

117.0

6.7

225.0

13.9

37.9

1.75

149.8

15.1

41.9

1.77

240.8

24.0

A.美国、英国、德国    B.德国、美国、英国

C.英国、德国、美国    D.英国、美国、德国

10. 详细信息

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母国利益,而非照顾殖民地。根据这种观点,英国殖民印度时最先开始的可能是哪一项建设

A.交通设施    B.水利设施    C.教育制度    D.议会制度

11. 详细信息

近代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技术的创新。在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中,英国工业的技术创新如何产生?

A.科学革命发现新理论,工业家将这些理论直接应用于生产,带来技术的创新

B.在殖民地战争中,英国击败法国,控制了印度,从印度引进先进的纺织技术

C.时值启蒙运动,哲士热衷于传播科学知识,厂商将这些知识转变成生产技术

D.此时的技术创新大都是技术工人为适应现实需要,改良原有机械装置的结果

12. 详细信息

下文摘自1878年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的演讲:“我们的先驱哲学家们是真理的倡导者,让我们祈求这杰出的亡灵;让他们面对策划战争的君主王朝,公开宣布人的生命权,良心的自由权,理性的最高权威,劳动的神圣性,和平的仁慈性。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雨果所说的“先驱哲学家们”是指

A.人文主义者    B.宗教改革家    c.启蒙思想家    D.社会主义者

13. 详细信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立宪救国、革命救国等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兴起,这反映出①民族危机的加剧②救国思想的成熟③民族意识的觉醒④共和观念的普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 详细信息

晚清世界历史教育教科书《万国历史》,有意删减或修改了原著中的某些词句,如将“以固人民之自由及平等之权利”删掉、将“法兰西革命”改为“法兰西变乱”、“革命时代”改为“旧学改革时代”等。晚晴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促使更多的人了解世界     B.压制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C.宣传救亡图存爱国理念     D.探索西方国家富强奥秘

15. 详细信息

右图是刘大为、苗再新创作的巨幅绘画《井冈山会师》,图中部队高举的红旗上,五角星内有镰刀与锤头(一说斧头)的徽标设计。这一设计的寓意是

A.部队官兵的主要成份是工人和农民

B.这支部队是中共领导下的工农武装

C.革命正确道路是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D.中共进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时期

16. 详细信息

下图是一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片断,请指出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A.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C.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D.抗日战争对中图现代化的影响

17. 详细信息

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条约规定:中美两国国民相互在对方国家享有居住、旅行、经商、租赁土地、文化教育、宗教等各方面同等的权利;在进出口贸易中享有平等的税率;双方军舰可以在对方口岸、领水内自由航行。对以下该条约性质的判断,最恰当的是

A.是不平等条约,因为奉行强权政治的美国不会履行条约义务

B.是平等条约,因为条约规定了中美两国平等的权利义务关系

C.是不平等条约,因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落后于美国

D.是平等条约,因为条约反映了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8. 详细信息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19. 详细信息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该段材料可以用来探究

A.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B.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

C.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的原因    D.北约华约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

20. 详细信息

1984324,《福建日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发表了一封对中国企业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信,在福州召开工业会议期间,福建省55位国有骨干企业厂长经理向省委呼吁——《请给我们“松绑”》。这里的“松绑”是指

A.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D.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1. 详细信息

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810万吨增加为8500万吨,煤产量从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

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2. 详细信息

右图是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当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的依据是:①文革后社会政治局面稳定  ②出台重大经济决策活跃城乡 ③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世界  ④突出科技教育兴国战略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 详细信息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19611969年)美国提出同时打“两个半战争””的战略设想,一个是在欧洲抵抗苏联的进攻;另一个是抵抗中国的进攻;半个是对付别处的不测事件。尼克松执政时期(19691974年)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同时对付在欧洲或亚洲发生的一次共.产.党大规模进攻;援助盟国对付亚洲的非中国的威胁,或者应付其他地方发生的紧急事态。在这一战略调整的影响下

A.美国放弃霸权主义    B.美苏对峙局面缓和

C.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D.美欧盟友关系巩固

24. 详细信息

据入世谈判中国代表龙永图回忆,一般国家入世需要l3年时间,而我们用了16年。最初6年就在讨论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是不是市场经济”。当时我们反复讲,我们是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相结合的。最后人家说你不要讲了,你就回答我一个问题,你们搞不搞市场经济?当时谁敢讲这个话呀!这说明

A.中国需要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    B.西方国家借经济问题施压中国

C.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国发展不利    D.中国入世需要权利与义务统一

25. 详细信息

贤臣、清官、天使都是人们对于理想执政者的称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墨子认为,治国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诸葛亮在文章中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朱元璋对礼部臣僚们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才而后成,天下非一人独理,必选贤而后治。故为国得宝不如举贤”。

    一一摘自《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经验》

1)材料一中,三位历史人物之见解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政治两方面简析我国古代社会造就“贤臣”的历史条件。  2分)

材料二  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元代高官耶律楚材和杨朵儿只,明代清官况钟、海瑞,也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成绩斐然;而一旦失去皇帝支持,就遭到排斥,甚至被罢官坐狱。   

一一《清官考辩》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4分)

材料三  封建阶级的‘清官’,他们的‘清’,就‘清’在政治上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忠于封建的法律制度,在思想上遵守封建的纲常道德,在经济上于合法剥削之外不贪或少贪非分之财,如此而已。作为封建阶级专政工具的官吏,他们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是属于剥削者、压迫者的阵营,而同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相对立的。这是一条不容混淆的基本的阶级界限。

    一一摘自《<海瑞罢官>代表一种什么社会思潮》〈人民日报》19651229

3)材料三是用什么方法评价历史上“清官”现象的?2分)指出这种评价方法的缺陷。

2分)

   

材料四  美国1 787年宪法的奠基人麦迪逊曾说: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刺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对政府进行“控制”,启蒙思想家提出了什么构想?2分)

这些构想对近代中国政治变革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6. 详细信息

史观就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依据下表对四种史观的解读,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史观

解读

①革命史观

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阶级)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阶级的统治

②文明史观

人类文明演变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分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分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③全球吏观

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形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一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

④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

1)长期以来,在有关世界近代史开端的问题上,存在几种不同观点。解放后我国史学界

一般都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请问,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2分)体现了什么史观?1分)  

2)另一种观点认为,1500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因为1500年前后特别是16世纪的一

系列重大事件都表明人类历史进入了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目前,史学界大部分学者都持这一观点。请从文明演进或近代化的角度简要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4分)

3)持不同史观的学者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请你站在①②③三种史观持有者的角度,分别阐明理曲。(6分)

4)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不同史观的侧重点不同。如若运用①、④两种史观对洋务运

动作出评价,哪种史观评价较高,哪种史观评价较低?为什么?4分)

27. 详细信息

近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联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佥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1)依据材料,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3分)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4分)

问题二福利制度与欧美债务危机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2)根据材料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

要性。(6分)

问题三福利制度能走多久

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如图),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

3)依据对材料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