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生活中的 “新”与“旧”是无处不在的,请以“新与旧”的关系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选材积极,立意健康,不少于700字。 答案:例文: 秋叶飘飘落 新芽孕育时 我站在窗前,听秋风拂过水面的声音,看老树叶从枝头洋洋洒洒飘落,落在泥土里,心中感慨万千。 老树叶从高空坠落,深深地将自己的身躯埋藏在泥土之中,化为养料,为大树提供充分的养分和能量,默默地为来年新树叶的生长奉献出自己那一份微薄的力量。秋叶飘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大行书”,是苏轼最有名的即兴创作诗词,也是他被贬黄州第三年寒食节时的人生感叹。内容伤感孤独,诗帖苍凉多情。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一场文字狱被贬黄州三年。在元丰五年(1082)三月的寒食节,他联想到了当时失意的政治和窘迫的生活,于困乏中触景生情写下了此帖: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黄庭坚曾评价苏轼书法的结字特点,戏言“公之字固不敢轻论,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石压蛤蟆”的比喻,形象地勾画出了结体扁平的特征。整体上来讲,《寒食帖》的整体结构非常有苏轼的特点。从第一个字“自”到“起”有很大的区别,并且在中间,当作者写到关于家乡的思念时,字体突然变大,以示他突发的感情。苏轼的这部诗帖在布局和章法方面,行距宽、字距紧,但整体又看起来让人舒服。一行一行读下去时,我们就能通过作者的字体布局进行简单分析。比如,通篇书写的节奏由慢到快,在开头部分还能压抑住内心的情感波动,字的大小保持得比较均匀,但当想起悲伤的事,便肆意挥洒,当时悲壮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寒食帖》整体可以从右向左分成三个部分来体现作者创作时的感情波动,第一部分只包括了两行字,因为这里的字还只是大小均匀;第二部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一段体现出了苏轼的情感变化——由压抑到放肆;而第三部分的“破灶”二字开始了整个诗帖的高峰,以示自己的悲痛之情已达到极致。《寒食帖》里的每个字眼都有自己表达的含义,而这些令它们独一无二的特点是苏轼那厚重而灵动的线条。东坡用笔靠下,和其他握笔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控制每个字的提、按、转、折,并且让线条随意而别具一格。其中,“苇”和“纸”的特点最为突出,它们都由长笔画线条组成,延展了纵向空间,互相的位置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出现了一个“V”字,从而使整部作品的节奏感加强,恰到好处。苏轼作书,喜用浓墨。《寒食帖》就是这样。如果墨太多,很容易产生难看的“墨猪”,而苏轼成功地避开了这一点,他能迅速而完美地完成笔画的转折,从而有一种刚劲有力的效果。浓墨黝黑发亮,既奇异又鲜活。在《寒食帖》中,几乎没有干枯的墨色,好像每次提笔都要蘸墨。“清四家”的刘墉和王文治被后世誉为“浓墨宰相,淡墨探花”,可能二人就是受到了苏轼《寒食帖》的影响和启发吧。 苏轼的字体被很多行书教学字帖使用,并且价值非常高,甚至一些行书的标准字体就是对苏轼原字体进行了细微修改。苏轼的书法反映了当时名士的性格特点,一撇一捺之间的潇洒就是宋代文人的才情……这也给历史学家提供了许多可研究的信息,并且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资料,如同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在元丰五年的寒食节写下了《寒食帖》,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上的窘迫,使此帖伤感孤独、苍凉多情。B.《寒食帖》的字体变化、书写节奏、整体布局和创作时的感情波动密切相关,我们能通过对这些变化的分析,感受苏轼的情感变化。C.苏轼《寒食帖》对后世书法家影响很大,“清四家”的刘墉和王文治正是受到其启发,被后世誉为“浓墨宰相,淡墨探花”。D.苏轼的书法给历史学家提供了许多可研究的信息,因其书法如同一本活生生的历史书,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才情。【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食帖》体现了苏轼书法的突出特点,黄庭坚曾将其中的字比作石压的蛤蟆,形象的表现了苏字结字扁平的特征。B.东坡的握笔方式更容易让线条随意而别具一格,《寒食帖》中的长笔画的线条、延展的纵向空间、紧密联系的互相位置,使作品节奏感加强。C.苏轼擅长用墨,在《寒食帖》中,墨色黝黑发亮,奇异鲜活,既没有产生难看的“墨猪”,又好像每次提笔都要蘸墨。D.苏轼的字体教学价值非常高,在很多行书教学字帖中被使用,细微修改后的苏轼原字体甚至成为了一些行书的标准字体。【3】结合全文,概括苏轼《寒食帖》的特点。
语文 试题推荐